劉鴻 安徽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趨勢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是不可否認亦不可扭轉的,對于電視行業更是如此,特別是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在這樣的趨勢下,也要向著高效真實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確保新聞的專業性更高,促進電視產業的發展,讓電視新聞受到社會大眾更加廣泛的認可。因此文中將進行深入的討論,作為工作改革的借鑒。
新媒體的大環境下,隨著智能終端(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的使用不斷普及,信息傳遞的效率借助智能終端這一媒介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新媒體語境下,智能化重點設備與技術的運用,以及升級,是必要的。就以往的發展情況來看,信息技術全面普及之前我國電視新聞報道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信息傳遞效率與范圍拓展。這使得許多至關重要的新聞信息無法第一時間傳達給社會,導致信息傳達產生一定的時間差。但是在當前的新媒體、信息化背景下,許多的實時性信息傳播技術已經產生,并且開始迅速發展,這自然給新聞行業帶來了新的契機,能夠使新聞的傳播效率更高。這一特點是需要得到新聞行業充分重視的,懂得合理利用實時性的媒體技術去完成新聞信息的采集與傳播,才能夠讓新聞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社會各界更多大眾的生活當中,確保信息獲取的實時性。
媒體審核工作,對于媒體信息的思想傳播導向有著很大影響,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信息來源與報道渠道較為單一,所以如果產生了信息偏差或者在采訪過程中遭遇信息的阻隔,可以更快追根溯源進行修正。但是在新媒體的環境下,電視新聞的信息來源越來越廣,傳播范圍越來越大,受到網絡環境影響,信息自然會愈發復雜,負面思潮很可能混淆新聞事實,而且在特殊情況下新聞事件的發展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甚至是反轉,進而促成不同的結果,而電視媒體則很可能來無法及時作出修正與補充。因此會導致信息的精準性與針對性不足。所以只有更加注重信息的審核,才能確保新聞的公正性與真實性。
社會各個領域,都時時在發生不同的新聞事件,影響著民眾的生活,甚至是社會整體的發展,在傳統的新聞媒體運作模式下,鑒于許多新聞平臺存在地域限制,所以許多來自各地的新聞信息是無法及時傳播開來的,而且即便群眾目睹了新聞事件,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也很難第一時間留存當前現場的決定性影像證據,這會讓新聞信息無法體現出真實性、可靠性。在新媒體發展趨勢下,這樣的問題卻顯然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智能手機當前幾乎成為了民眾生活必備的基礎設備,除去基本的照相與攝像功能之外,在連接網絡的前提下也可以隨時借助網絡直播平臺,捕捉新聞事件的重要瞬間,這是十分重要的新聞信息來源,新聞企業也需要借助這樣的優勢,去拓寬信息來源渠道,讓信息的收集范圍更廣,傳播更及時[1]。
新媒體社會環境下,信息技術的發展,顯然給電視新聞領域帶來了更大的沖擊。隨著信息設備的普及,電視已經不再是民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新聞媒體也開始以網絡平臺為主要的傳播路徑,這是無法否認的發展趨勢,這與電視媒體平臺的信息局限有一定的關系,也是電視新聞行業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真實、精準、專業是新聞行業的基本工作訴求,特別是電視新聞,多數是氛圍嚴肅、用詞嚴謹的。但是這樣的新聞報道形式,在當前的趨勢下,卻面臨著社會影響力不足,受眾年齡層過度受限的瓶頸,導致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群體放棄電視新聞平臺,轉投網絡平臺,收視率不足也是必然的結果。這是不利的發展趨勢,對于電視新聞行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為此必須要直視這一問題,思考如何在確保體現電視新聞客觀性、嚴謹性的前提下去改善新聞播報的方式。
新聞信息是新聞播報的依據,雖然我國許多的電視新聞媒體企業,在規劃新聞節目時,本身便包含了新聞事件現場的記者播報環節,但是畢竟是針對十分有限的部分事件,實際上許多事件需要從多個側面去了解,電視新聞媒體能夠收集的信息畢竟有限,特別是對于存在地域局限的電視臺,更是無法及時獲取與傳播的,而且對于信息來源的審核,而且當前多數電視企業雖然有廣開言路的規劃,但并沒有考慮到應當怎樣去根據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進行進一步改革,這是工作思想缺乏進步的體現[2]。
新媒體發展趨勢與傳統媒體發展趨勢的最大區別之一,便是在于播報的效率,特別是地方臺,對于新聞信息的采集與播報顯然是有著更大局限的。但實際上在當前的新媒體趨勢下,各地的民眾在見證或是親身經歷新聞事件時,都完全具備將新聞記錄下來的能力,畢竟智能手機這類信息化設備已經在大眾生活當中有了進一步普及,甚至成為了必需品,而其功能則能夠支持民眾第一時間將新聞現場記錄下來。也正是因此,當前的網絡平臺上,才誕生了越來越多的新聞自媒體,開始收集來自社會各界的新聞資源。這對電視新聞行業是一個契機,同時也是一個挑戰。首先在這樣的趨勢下,電視新聞行業的相關企業與人員,都要具備前瞻性的思想,要意識到民眾的信息收集能力,廣開言路,不可為權威性而堅持閉塞的思想,止步不前。例如上海的東方衛視、北京衛視以及湖南的金鷹衛視,先后播報了一則關于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深度報道。在討論“遼寧艦”甲板中心線的兩側黑色印跡成因時。網絡上便有熱心的軍迷網友,憑借“遼寧艦”的一張高清照片,展開了進一步的分析,給予了相應的意見,為后續的報道提供了有利的依據,自然會讓新聞播報效率更高。除此以外,還有許多的社會事件,發生在新聞媒體難以捕捉的陰暗角落,但嚴重程度卻絲毫不低于電視新聞播報的新聞事件,事后媒體無從尋找事件始末與相關證據,正是因為當時的現場信息不足,或不夠客觀,為此電視企業必須要打開信息反饋的渠道,例如開展新聞投稿專欄,視情況給予信息獎勵,讓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事件的民眾能第一時間將社會事件記錄下來,并且及時反饋給電視新聞企業的官方網站,并且進一步展開篩選,這樣才能保證最大程度縮短信息延遲并且逐漸打消因地域帶來的信息壁壘,擺脫時間與空間限制,讓各地的新聞信息更快呈現在大眾面前。
新聞是一種信息傳播形式,目的是為了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所以如果得不到理想的收視率,便失去了基本的存在意義,也正是因此,我國電視新聞行業中的企業與人員更要對以往電視新聞播報方式的弊端以及新趨勢下的新聞深度播報需求給予重視,在傳統的新聞播報模式下,新聞的傳播是單一性的,并不考慮民眾對于新聞節目的需求喜好,以及對于互動的需求。但是在當前的新媒體趨勢下,網絡平臺給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如此大的沖擊,為了應對這樣的挑戰,電視新聞領域的企業與人員便必須要考慮到對于新聞播報形式的革新。首先從播報的語境來分析,傳統新聞的播報方式雖然能夠體現出新聞的嚴肅性、嚴謹性與專業性,但顯然無法得到如同脫口秀節目一樣的關注度,雖然新聞節目的內核不可撼動,不可過度娛樂化失去實際意義,但同時也不應忽視群眾的需求,固守成規進而失去受眾群體,所以適當合理的形式革新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可以讓節目的播報適度接近脫口秀,在涉及專業詞匯的前提下,主持人可以用白話去進行一定的解釋,在不破壞原本要傳達的理念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活躍氣氛,并且可以加入網絡互動環節,激勵民眾參與進討論當中,這樣會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對電視新聞產生興趣。
對于新聞行業,特別是電視新聞行業來說,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是最為重要的,是新聞播報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在新媒體的趨勢下,廣開言路是許多電視新聞企業的追求,也正是因此,網絡平臺上的自媒體才開始興起。但是就網絡信息平臺的現狀來分析,新聞信息愈發紛繁復雜,惡意營造的虛假新聞信息以及斷章取義截取性的新聞報道比比皆是,顯然會給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如果新聞企業要廣開言路,獲取更多的新聞信息,首先必須要建立起更完善的審核機制,對于外界提供的新聞信息進行嚴格審核。媒體企業承擔著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所以自然也具有澄清事實真相的責任,所以必須要認真對待,讓真實可靠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成為粉碎謠言的利器。而且近年來我國制定的新的刑法修正案當中,已經規定編造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是其他媒體上進行傳播擴散,或是明知是虛假信息卻有意在信息網絡或是其他媒體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后果嚴重的可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這也無疑體現出國家政府對于新聞信息審核的重視。因此新聞企業應當更加重視新聞資源的排查,建立起專業的審核部門,無論新聞信息來自于內部記者,還是來自外界民眾,都不可忽視,有必要進行后續調查的,不可拖延,而且可以建立起專門的新聞信息答疑板塊,對于斷章取義的新聞報道進行澄清。雖然網絡空間并不具有一個明確的局限,但是通過全面的收集,自然能夠找到虛假新聞信息的漏洞,避免負面新聞的影響不斷擴散,這是新聞企業的職責所在[3]。四、結語
新媒體一詞代表著當前的時代趨勢,也代表著現代社會對各個領域的發展要求,電視新聞企業也要遵循新媒體趨勢革新自身的新聞工作思想、優化采編報道的技術,才能確保新聞深度報道的可靠性更強,傳播更快,得到民眾更廣泛的認可。
[1]郭靜.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探究[J].科技傳播,2018,10(09):26-27.
[2]高璇.試論新媒體語境下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措施[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6):234.
[3]趙京梅.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探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0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