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屬二分局, 四川 南充 637100)
(1)單側拼接。這種形式主要是對已有道路的路基橫坡展開調節,作業的難度較大,要求對已有的道路中心展開科學的排布與設計,工程總量相對較大,很難與舊路基的強度保持一致。(2)單側平面分離法。在這種形式使用的過程當中,要求把已有的道路當作是半幅路基,把作業區間和運行區間分離開來,或將道路中心作為分割線,依照現行的作業規程,要求對新建路基的縱面開展調節與處理,種類主要時可分為單側平面分離拓寬與單側、縱向分離拓寬。借助單側分離作業能有效降低單側拼接方案的缺陷。一般情況下,選取單側分離處理形式時,就不必再對已有道路的斷面展開調節了。(3)兩側拼接。以已有的作業工藝為基礎,在道路擴建無法調整的條件下,就可以選取兩側拼接的形式進行道路的拓寬工作了,該種手段整合了單側拼接與單側平面分離法的優勢,并且其作業的成本相對較低,可以實現對于資源的節約,也能確保交通的正常運作。
(1)要求使用科學的挖掘形式,不得出現有隨意或盲目挖掘的情況;(2)要去準確配置路基的軸線與挖掘的邊線,并開展好施工場地的資源管理工作;再者就是,土方挖掘作業要求逐層開展,并配置對應的堆放區域,在上級批準后對其展開集中處理;(3)邊坡調修,假若挖掘的環節當中出現有土質變化的情況,則要求及時的與相關部門單位溝通協商,調整其修改方案[1]。
(1)要求開展好相關的地面處理工作。一般情況下地表清理層的厚度控制在30~50cm之間,清除之后的土方要求集中堆放,并針對其高程與軸線展開循環往復的檢測,地表清潔工作符合相關標準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整平工作,地基承載力與設計承載力相符之后開始碾壓作業;(2)路基石方填筑。該項目使用碎石開展填筑,以此來提升地基的水穩性,并優化項目的總體安全質量。為確保地基填料的密實度與承載力符合相關的要求與標準,借助重型振動壓路設備展開對應的壓實工作,并將壓實厚度控制在30~50cm的水平。(3)運輸規劃。在地基填筑工作完成后,要求對石料的運輸線路展開合理的規劃與分配,并由專業的人員展開檢測與引導。為了防止路基填料間的空隙過大,要求通過粒徑上的差異以及其石料展開填充,但要求根據填料特征上的差異展開填筑的技術工藝。
在作業過程中,現場的排水工作會對路基拼接的安全質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與作用,但排水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其路基附件之內的自然降水排除。承建機構沿著已有路面硬路肩配置臨時的攔水埂,作業檢測符合標準后就可以拆掉了。針對已有的路基,假若坡面急流槽或地面受到損壞較為嚴重時,則要求使用事先制備的砂漿貨小石子混凝土依照防護工作的有關需求展開對應的復原工作。臨時攔水梗的開口區域應當與老路急流槽連接起來,之后才可將攔截到的雨水排除到新路堤上。
依照路基填土的切實高程配置土工格柵,加入路基填筑高程<1.5m時,就要求在路基底層配置3層;假若路基填筑的高度在1.5~8m的范圍之內,則要求在路基底層與頂層的局部的區域分別配置3層;當路基填筑高度>8m時,則要求在路基底層、中部與頂部區域分別配置 3層。在作業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能借助鋼筋開展對應的錨固工作,并及時地開展注漿工作。假若鋼筋需從新舊路基土質當中穿過時,則具備一定的抗剪效用。一般要求選取鋼塑雙向土工格柵,但伸長率要求<4%,對應的抗拉強度也應當>45kN/m,錨固間隔與搭接寬度與一般的作業數據相同[2]。
為了提升地基形變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減弱其對于作業質量的不良作用,當填方的高程>8m時,地面填筑的對應高程大致為 1m,則要求對橫剖管變化展開追蹤調查。橫剖儀檢測的環節中要求穿越橫剖管中的橫剖儀,這樣一來,才可以確保其不會遭受外界環境的作用與影響,并且能配置多個觀測點,確保觀測的準確度達到0.01mm。橫坡裝置主要是由水平探頭、電纜線與讀數裝置一同構建而成。要求將探頭配置在間距為50cm的兩個車輪上移動。探頭的一段和電纜線、讀數設備連結起來,在觀測前、后檢測連線之間傾角轉變的情況,移動過程的位置和傾角一直在不斷的出現轉變,但裝配相關的處理軟件就可將測量所得的傾角數據轉變成為測輪前、后兩個接觸點的高度差,將該數據傳輸到電腦當中,之后連續觀測的高度差和水準點相連結、計算得到各個點的高度和沉降總量。
由沉降量觀測結果可看出路基填筑高程在不斷地增多,地基的下稱總量也在不斷地增多。從管口所在區域向路基的中心地基延伸,不難發現,沉降總量不斷增多。依照沉降極限點的沉降變化規律不難看出,地基沉降逐漸趨于一個穩定的狀態。依照埋設的20個下稱檢測點的實測的數據可以得出,除1個檢測點的下稱總量較大之外,其余斷面的累計下稱與日沉降速度都符合相關的要求與標準。
一般條件之下,原路基邊坡坡度比應該是 1:1.5,要求將原邊坡挖掘成為臺階的形狀,臺階讓新舊路基符合有效交錯的需求,作為連結的主要構成成分,在作業的過程中,要求引起足夠的注重,臺階寬度要求和鋪設與壓實裝置操作的要求與標準相符合。假如受到環境的制約,可以適度地展開放窄工作,但其寬度應當達到>lm的標準。
在自重、道面車輛等荷載的作用之下,老路基基本維持在一個壓實狀態,但新路基的填筑材料雖說經過嚴格的壓實,但依舊會出現由后期出現變形的情況。所以,填筑材質的選取對路基的有效沉降產生一定的作用,并要求與舊路堤保持一致,有關的作業機構對工程造價與作業開展的問題展開綜合研究之后,應盡可能地對碎石土或石渣等下沉量相對較小的材質展開使用,展開相關的填筑作業。
填筑路基工作開始前,要求和作業的規程相結合,開展好對試驗區段的實驗工作,必須讓項目的各項指標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進一步的將密實度符合規劃需求。在對漸變區域開展拓寬工作時,要求對碾壓寬度進行嚴苛的管理控制。作業時要求對重型壓路設備展開使用,進行雙驅雙振作業時,要求將虛方的碾壓厚度控制在30cm內,壓實度要求和新標準的壓實度需求相符合,并且重點放在新老路基的結合區域,每完成一次碾壓就要求開展平整工作。
綜上所述,雖說我國公路橋梁項目在路基拼接擴寬等層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還是要在切實作業的環節中做更進一步的研究,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只有這樣才可符合預期的作業效果,即在符合經濟、穩定、美觀與實用前提下,開展好道路的改建與擴建工作。
[1]傅珍.高速公路拓寬工程路基差異沉降及控制技術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7.
[2]張文利.公路改擴建工程中拼接加寬路基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8(Z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