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芳
融媒體區別于新聞媒體之間單純的信息交互和分享組織,其特指一種通過數據整合、數據處理、數據調用等一系列數據信息的高效利用流程,來實現數據信息的自主交互的新型新聞媒體組織。由此可見,融媒體有新聞信息整合成本低、新聞數據交互平臺市場價值高以及信息利用效率高等優勢。因此,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為從傳統新聞媒體的“相加”發展階段借由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支持,逐漸演變為“相融”發展階段。
泛互聯網化信息服務是指以大數據信息技術為主要技術支持,以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平臺,借由計算機實現的計算設備、通訊設備、機器以及人之間的傳遞和交互的網絡。截至目前,泛互聯網化信息服務能夠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的數據信息交流工作中。從大數據的邏輯視角來看,泛互聯網化的信息服務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收集新聞用戶的相關數據以及發布傳統新聞資訊。同時,其還能通過調用新聞用戶相關數據以及發布新聞資訊所造成的社會價值來實現其本身的經濟價值。而從這一視角去看待融媒體發展,會發現融媒體本身就可以作為泛互聯網化的一種特定環境的新型媒體大數據產業鏈[1]。
首先,在新聞數據的采集和挖掘上更加趨向于細節化。大數據新聞媒體會利用互聯網信息采集和挖掘以及存儲優勢,對一類新聞資訊相關領域:相關個人以及相關企業、相關思想等一些重要的相關數據共同進行關聯存儲。其每一類或一則新聞資訊的相關擴展數據更加詳盡和更加豐富。其次,大數據新聞媒體的發展更加門戶化和品牌化。大數據新聞媒體的市場占比和經濟資產分量主要根據新聞用戶數量、新聞資訊數據流量以及新聞數據轉載引用次數等相關數據進行衡量判斷。這就導致了在互聯網數據庫背景下,各個大數據新聞媒體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最后,大數據新聞媒體更加趨向于免費化。大數據新聞媒體的主要盈利手段在于發布新聞資訊這一網絡行為本身。因此,大多數大數據新聞媒體在呈現新聞資訊以及用戶瀏覽新聞資訊時都免費,并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整體市場競爭力。
首先,大數據新聞數據采集不再由傳統的新聞記者來負責,而是轉由熟練操作大數據相關業務能力的數據分析師來負責。同時,大數據分析師配合相關設備或軟件實現數據的智能采集、智能挖掘以及智能存儲,既保證了數據信息的可視性,又能保證數據信息的時效性和鮮明性。其次,對于不同領域的新聞數據呈現方式更有針對性。如對于體育方面的新聞資訊會通過視頻、圖片等視覺效果更強的呈現方式來進行數據采集、存儲和呈現。最后,大數據新聞信息服務從傳統的內容核心逐漸轉變為現在的關系核心。相較于重視新聞資訊的具體內容,其更加重視各個新聞資訊或其他領域相關數據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為新聞用戶提供盡可能多的新聞瀏覽選擇,能夠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等多個方面盡可能多使用戶把新聞資訊與自身產生關聯,讓用戶切實體會到新聞瀏覽對自身的影響和改變[2]。
首先,按不同社會領域進行媒體信息的初步細分,如按照政治、經濟、體育、民生、藝術等相關領域對媒體信息進行分類存儲。其次,在相同領域中,再經由不同數據對象以及具體數據內容對其數據信息進行進一步細分。最后,根據同一數據對象中具體新聞數據呈現類型的不同進行再次細化。根據文本、音頻、視頻等類型對信息數據進行不同種類的具體存儲。由此可見,我國傳統媒體信息整合步驟煩瑣,整合耗時較長。同時,受數據整合成本限制,媒體信息收集覆蓋面積也相對較小,各個領域之間媒體信息交流困難[3]。
大數據媒體新聞信息整合主要通過構建大數據媒體案例庫來實現。首先,其能夠以人為本地對每個用戶的基礎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其次,其能夠對用戶的消費行為以及社交活動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判斷結果對相關關聯基礎數據進行及時更新,以此確保用戶基礎數據的時效性。再次,通過對每個用戶基礎數據進行準確處理,能夠進一步對用戶之間的關系變化以及用戶行為發展趨勢進行整合處理,并根據處理結果對各個領域發展趨勢以及社會整體發展趨勢進行綜合判斷。大數據媒體信息的垂直整合還能通過對相關產品的媒體案例庫進行對比分析,來實現企業的仿真預測。或者通過對大規模的經濟發展媒體案例庫進行對比分析能夠實現宏觀經濟的仿真預測。最后,大數據信息整合還能被應用到社會服務保障的各個領域,能夠為完善我國社保體系提供更加具體全面的數據支持。
大數據媒體信息整合應該在以數據邏輯關聯為整合的主要邏輯標準,通過最外圍的媒體數據提供方收集基礎媒體數據。同時,給最靠近邊緣的新聞消費端的媒體最大的發言權。正如“一點資訊”“今日頭條”一樣,采用媒體信息的垂直整合策略,實現自上而下的整合順序。相較于傳統的合并歸納同類型新聞數據的橫向整合方式,垂直整合方式更加符合大數據新聞數據收集順序。同時,鑒于新聞類數據本身的特點,由新聞數據產業鏈條中的上游對下游媒體進行收購整合,使得最為靠近用戶的媒體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獲得最高的話語權,并通過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對整個產業鏈條中,國內或國際政府的具體管理信息以及社會發展信息進行全面存儲。
大數據技術主要泛指一些能夠通過數據收集、整合、處理、儲存、分析、傳播等功能進一步提升數據信息傳播效率以及降低數據信息利用成本的信息數據處理技術平臺。其主要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存儲、傳播的高效性,通過擴大數據整合收集范圍以及進一步完善數據分類處理功能,來進一步挖掘各個數據之間的各種關聯,同時對這些數據之間的業務邏輯關系進行進一步整合和分析,并以此加強各個不同領域以及不同傳播渠道之間的數據互動,進而實現所有數據之間的邏輯聯動,降低各個領域和渠道的數據信息更新和調用成本。由此可見,大數據技術平臺的技術體現在其各類數據信息垂直整合技術以及數據管理邏輯分析技術。而要想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大數據技術平臺,首先需要對包括圖片、音頻、視頻、文本等在內的能夠被數據化的信息進行高效的初步處理和整合技術。其次,其需要構建能夠自主更新數據信息以及數據邏輯結構的智能化數據存儲技術。最后,其還應該具備人性化分析數據邏輯關聯,準確調用有效數據對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和技術處理[4]。
互聯網新聞分享平臺主要通過免費為各大傳統媒體提供互聯網新聞數據分享渠道來實現對用戶以及傳統新聞媒體之間的供需數據。然后,通過對用戶的具體瀏覽新聞的習慣以及瀏覽方向等數據進行針對性分析,能夠相對準確地對用戶興趣愛好以及用戶性別、年齡等數據進行判斷,并根據這一數據調用以及分析結果,為用戶推薦更加合適的新聞數據。由此可見,成功的大數據技術平臺都具備以下幾個特征。首先,都能夠為傳統新聞媒體的新聞數據傳播提供技術支持;其次,其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化服務;再次,其具備較為全面的新聞數據整合和呈現能力;最后,其主要通過提高媒體數據供應鏈管理技術以及完善用戶行為數據來提升市場價值。
通過一系列相關規范引導傳統媒體與大數據技術平臺之間建立互利共贏、穩定和諧的深度合作關系。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根據新聞媒體用戶數量對不同規模的大數據技術平臺數據整合以及數據調用過程進行細節性規范,保證大數據技術平臺在收集用戶群用戶行為信息時能夠區分用戶的有用和無用信息,保護用戶信息隱私。其次,促進大規模的大數據技術平臺之間的技術性合作。對相對散碎的小型大數據技術平臺進行整合,提高其整體市場競爭力,并以此引導我國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平臺市場能夠實現健康發展,避免出現壟斷現象。最后,進一步深化傳統媒體與大數據技術平臺之間的技術性合作,通過數據處理技術以及營銷技術的相互交流,實現相互之間的取長補短,能進一步強化相互之間的合作,實現我國媒體新聞行業的“相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