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業剛
隨著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有針對性的高職教材開始出現,這為我國高職教學質量的保證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晚、發展時間也不夠長,在高職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就必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高職教學水平,同時也不利保證高職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從選題策劃角度針對高職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下面筆者將從高職教材的發展現狀角度入手,闡述高職教材選題策劃的問題與對策。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之初,并沒有針對高職教育設計的教材版本,因此導致我國高職教育只能選用與普通高校內容一致的教材,這不僅不利于高職教育功能的發揮,同時也不利于凸顯高職教學特色。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出現,甚至一些地區的高職院校由于其高水平的教學質量而遠近聞名,與此同時,有針對性的高職教材也開始相應出現。但是受到過去高職教材匱乏帶來的消極影響,導致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高校以及地方教育機構不斷地推出越來越多的高職教材,這使得現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材選擇經常陷入兩難的境地,而且由于高職教學的嚴謹性遠遠低于重點高校,因此教材質量也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情況,而辨別教材質量以及教材內容是否適宜需要高職院校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這使得我國高職院校的教材選擇面臨困境。
整體上來講,我國當前的高職教材選擇策劃專業性確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我國教育機構開始不斷地提出針對高職教學的規劃,并組建專門性的教材選擇策劃團隊,從而促進了高職教材質量的顯著提高。與此同時,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也開始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選擇題材,而且專業細分程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一些冷門專業、特殊專業也開始有了專業性的高職教材,教材內容上也能夠根據社會需求與學生需求進行合理策劃,這都在一定程度上為促進高職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發展明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材選擇策劃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社會的需求與學生的需求也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發生著變化,因此高職教材選題策劃也逐漸開始出現一系列新的問題。
教材內容理論性過強長期以來都是我國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存在的通病,無論是在義務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還是其他教育階段都存在這一問題。高職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高職教育教材的選擇策劃顯然并沒有過于注重這一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秉持了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特色,這使得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沒有得到明顯提升。除了歷史與教育體制的原因導致高職教材理論性國強,我國教育文化、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模式等因素也是導致這一問題的影響因素,尤其是當前我國的高職教材選擇策劃團隊一般都是由資歷較高的教師或者碩士、研究生學者等人組建的,這使得教材的選題策劃上必然會出現與實際脫節,理論性過強、深度過高的問題。
教材的滯后性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在當代社會,市場經濟與社會環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而教材編寫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的市場與社會環境的變化導致教材內容相比于實際市場行情必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我國高職教材的選擇策劃也存在滯后性,而且由于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對教材的與時俱進性要求更好,這導致高職教材的滯后性更為明顯。此外,從教材編寫角度上來看,由于我國教育機構對高職教材編寫質量的要求并不高,再加上高職教材更新頻率低、高職教育自身定位不精準等原因,導致我國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并不過分注重客觀實際,因此最終導致高職教材沒有對最新出現的新理論進行收錄,最新的技術、器材以及信息等也沒有在高職教材中得以體現。
高職教育雖然更加注重的是技術能力以及實踐方面的教學,但是無論是任何理論、技術以及實踐經驗都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而來的,因此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固然重要,如果能夠讓學生體驗知識傳承的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高職教材在選題策劃過程中卻并不注重知識的傳承,很多教材內容甚至直接略過理論與實踐發展階段,直接進入到現代知識的學習階段,這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夠連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這除了與教材策劃團隊的因素有關,同時也與我國高職教育教材的出版社有直接關系,一些大型的教材出版社往往能夠聘請更為專業的教材策劃人士,投入的資本也更多,因此教材的權威性也更高,但是一些小型出版社出版在出版教材過程中能夠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因此教材的質量相對較差,這也是導致高職教材選題策劃一系列問題的根源所在。
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實際的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而且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更加的傾向于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在實際的高職教材編寫過程中,不僅要充分考慮高職教學的特色,還要根據高職教學的特殊性來有針對性地提高教材內容的實踐性以及可行性,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高職教材選擇策劃方面顯然沒有達到這一要求。從教學內容上,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一般都是處于教育的目的,因此理論性更強,與此同時,教學內容中也沒有提出明確的實踐性教學要求,或者實踐性教學要求過于理想化,不具備可實施的條件。從教學模式上,高職教材選題策劃過程中往往都是參考的中職或者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較低。可以看出,整體我國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過程中存在教學特色不夠突出的問題。
提高我國高職教學質量,就必然需要涉及對高職教材選題策劃問題的解決,下面筆者針對我國高職教材選題策劃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對高職教育進行準確定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并且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能力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職教材在選題策劃過程中應充分地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市場行情以及市場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根據不同行業的人才需求來進行教材的選題策劃,為提高高職教學質量奠定內容基礎。另一方面,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還要有針對性地對高職學生展開調研,并且對現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現狀、問題以及建議等予以充分考慮,從而在教材選題策劃過程中能夠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率。
提高高職教材更新頻率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高職教材的滯后性,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學活動能夠與時俱進,充分凸顯時代特征。一方面,我國教育機構對于國家級、省級高職教材的更新頻率應該提出明確要求,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較強時代性的專業教材內容的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要求高職院校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從而促進高職教學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作為出版社也應該認識到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為高職院校教材的選擇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出版社應該有意識地增加教材編寫投資、提高教材更新頻率,在聘用更為專業的高職教育人才時,注重對新知識以及新技術的融會貫通,從而為促進高職教材選擇策劃水平提供有利條件。
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針對未來就業的,因此其學習的內容就不僅應該包括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包括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應用性的能力,因此高職教材的選題策劃應該從加強實踐角度入手。一方面,高職教材在選題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崗位實際來進行策劃,比如加入一些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崗位案例、依據崗位實際來把握教材難易度等,與此同時,教材的案例與實操課程也應該充分考慮高職教學現狀,從而達到既滿足學生的能力培養需求又能夠提升教師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高職教材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數字化教學器材來提升教學實踐性,比如充分地利用視頻、動畫、圖片以及聲音等方式來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同時鼓勵學生課外充分的利用網絡來搜索專業相關知識,并在教材中提供指引,比如為學生提供網絡鏈接、網頁推薦等,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奠定基礎。
教材選題策劃問題的解決首先就需要提高策劃團隊的水平,目前我國的高職教材選題策劃團隊一般都是由教師、碩士、研究生等類的學者組成的,缺少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士以及企業代表,這是導致高職教材選題策劃存在問題的根源之一。因此在選題策劃團隊的組建上不僅應該加入相關崗位的從業人士以及企業代表,同時還應該要求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以及人力資源人士的參與,從而在提高教材選題策劃合理性的同時,提高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促進高職學生實現就業。
總而言之,我國高職教材選題策劃的現狀雖然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實際情況仍然不容樂觀,作為我國的教育機構應該將高職教材的選擇策劃工作重視起來,從而為促進我國整體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除了高職院校、教育機構,作為企業、社會組織也應該積極地配合我國高職教材的選編工作,從而提高教材內容與實際崗位需求的契合度,為促進我國高職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人才的綜合素質水平做出貢獻。
[1]崔青峰.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創新[J].科技與出版,2014(2):51-53.
[2]吳曉.職業教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策略探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3(1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