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社,甘肅 蘭州 730030)
結合實踐調查不難發現,在新媒體時代之中攝影記者所面臨的生存現狀十分的嚴峻。首先,新媒體的出現給予了人民群眾更多的交流機會和渠道,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新聞的傳播者,這種較為強大的社會壓力導致紙質媒體在政策的實踐過程之中面臨著許多的沖擊和挑戰,實際的生產和運作效率持續下降,各類生產和傳播資源被極大地浪費。新聞攝影儀器成為了社會經濟團體的牟利工具,實際的新聞考評體系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還會產生許多的負面效應和影響,各種社會影響因素的交織不僅導致攝影記者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生存壓力,同時也嚴重阻礙了自身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和障礙。
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和新媒體的持續發展,一方面加快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另一方面也使得專業的攝影記者面臨著較大的社會沖擊和壓力。攝影記者的數量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各種業余攝影記者的專業度有了極大的提升,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和產生熱點新聞就會出現許多的現場照片,攝影記者難以真正地發揮自身的優越性,無法及時趕到第一現場傳播出最新最熱的信息和照片。另外對于紙質媒體來說,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開始積極地加強對成本的控制,積極地利用這種新的傳播策略和手段,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這種外部發展模式導致專業的攝影記者所面臨的生存環境非常嚴峻,個人的發展空間極大受限。
其次,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傳播速度較快,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信息滯后等現象,如果站在更加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那么不難發現,傳統媒體的行政色彩比較明顯和濃厚,難以真正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進行信息的有效傳播,無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信息和新聞的實質需求,實際新聞信息的真實度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攝影記者也無法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突破重圍,難以更好地實現個人的價值和夢想,生存空間也極大地被壓縮,最終導致個人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持續下降。
在推動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之中,我國綜合實力實現了穩定的發展,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以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的的發展模式導致許多新聞攝影工作者受到了媒體的極大控制,往往將壓縮人力、物力成本作為最終的目的,只能夠以現有的媒介傳播渠道為切入點簡單地進行記錄。其中新聞信息傳播科學成為了個人牟取經濟利益的工具和手段,這種不符合新聞傳播和發展規律的運作模式嚴重削弱了新聞媒介的主體性和合理性,另外,在現有的代理環境背景之下,許多的攝影記者在新聞攝影的過程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明顯,開始傳播大量的娛樂化信息,嚴重影響到傳統媒體攝影報道的空間,導致許多的攝影記者無法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和職業的激情并以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切入點。
其次,有一部分攝影記者的職業道德嚴重滑坡,綜合素質呈現著不斷下降的趨勢,出現了隨波逐流和盲目從眾的現象,往往以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最終工作目的,無法更好地體現個人工作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推動力。
在現有的新聞傳播環境之下,新聞媒體的表達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層次的表達方式不僅能夠實現新聞傳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還直接沖擊著傳統媒體的評價體系,如果仍然以報紙的業績高低作為考核標準,那么就難以真正地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此,我國需要結合新媒體發展的數據情況,將傳統媒體的傳播機制與現有的考核體系相結合,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保障稿件的質量和水平,積極地拓寬不同的稿件渠道,更好地滿足社會群眾對新聞的實質需求。
其次,有一部分的報刊對記者采取打分制的形式進行考核,最終的成績直接影響著攝影記者的工資和績效,這種考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工作者工作積極性,但是如果過于關注這種的成績,就會導致攝影記者直接以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最終的目的,無法真正地意識到個人的工作價值和社會責任,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社會公眾失去了對攝影記者和媒體的信任。
在這樣的媒介環境之下,攝影記者個人的生存空間不斷地被擠壓,在新聞實踐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于社會各界的威脅和壓力。對此,攝影記者要牢記個人職業道德,以此為最終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支柱,還需要了解新媒體時代對個人工作轉型的發展要求,積極地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更好地應對來自于時代和人民的挑戰。
攝影記者首先需要注重觀念上的有效轉變,積極地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盡量避免傳統媒體的負面影響,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來應對新媒體的挑戰和壓力,在實踐工作的過程中及時地調整好個人的工作狀態,不斷地實踐來實現各種工作模式的創新和發展,積極地從不同的渠道搜集新聞線索和素材,充分利用不同的自媒體渠道,保證信息傳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攝影記者需要真正地意識到個人肩上的社會責任,積極地承擔不同的責任和角色,除了需要照片的拍攝之外,還應該將攝影、文字和編輯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后,攝影記者需要真正做到揚長避短,真正地意識到個人的優勢和不足,學習同行的優秀做法和經驗,保障新聞傳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實現工作的過程之中,攝影記者需要用犀利的眼光,采取靈活多樣的技巧保障作品質量的有效提升。與其他的工作相比,新聞攝影記者工作壓力相對比較大,該工作所涉及的影響比較復雜,因此在新聞報道和新聞攝影的過程之中,攝影記者需要學會做一個有心人,在生活實踐中尋找信息,保障新聞攝影與人民群眾生活之間的貼近性。
一個攝影團隊必須要以深度報道為依據,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自身的實力和質量,攝影記者需要注重系列化、專題化新聞報道的有效應用,充分發揮這些報道形式在記者報道之中的重要優勢。另外對于主流媒體來說,除了需要對網絡媒體的新聞傳播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之外,還需要注重報道的深度性,讓深度成為這份工作的方向和依據。在面臨各類社會負面影響和壓力的過程之中,攝影記者需要順勢而為,了解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挖掘新聞內容和新聞要素,從而更好地拉開自身與其他競爭者的差距,真正能做到脫穎而出,保障攝影的表現力和可操作性。除了這一點之外,攝影記者還需要注重讓內涵成為自己的風格,新聞具有必須要注重圖片編輯,記者需要積極地提高自身的文字功底,將兩者相結合,更好地實現新聞采訪與新聞編輯之間的有效轉變,不斷地打造個人的特點和優勢,形成自身的風格,只有這樣能夠有效地應對來自于新媒體的挑戰和壓力,實現自身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全民攝影記者應運而生,社會各界都可以直接參與到攝影和新聞傳播工作之中,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或者是電腦就能夠充當記者的角色。處于新媒體時代之中的攝影記者必須要意識到這一巨大的轉變,了解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現狀,結合新媒體融合時代之下所面臨的各類挑戰,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