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股市“藍籌為王”的現象令人驚嘆,尤其是貴州茅臺,年度股價翻倍,市值破萬億人民幣,成為A股第一個市值破萬億的消費股,且超越LVMH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奢侈品集團,一躍躋身“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品牌。
市值飆漲的基礎,是貴州茅臺狂飆的業績。茅臺2017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18億元,平均下來相當于每天凈賺7230萬元。
在茅臺酒業績、股價雙漲的同時,一些白酒業績卻一般,甚至負增長,比如皇臺酒業,還有青青稞酒、金種子酒等?;逝_酒業2017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在2017年虧損在1.2~1.4億元,青青稞酒預計虧損0.85~1.1億元。

一邊是高歌猛進,一邊是墮入深淵,白酒行業真的進入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爭霸時代。而在這個贏者通吃之時,白酒行業是否會進入新的并購戰呢?
在2015年之前,白酒行業曾經陷入一段低谷,一直到2015年才開始復蘇。這一輪復蘇表現出非常強大的分化趨勢,也就是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行業競爭常態。
不但茅臺酒增長迅速,五糧液也是闊步前進。
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五糧液營業收入216.59億元,凈利潤61.76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245.44億元,凈利潤67.85億元。2017年第三季度,五糧液完成銷售收入219.78億元,同比增長24.17%;實現利潤總額69.65億元,同比增長36.53%。
在高端白酒發展迅速的時候,以互聯網為工具、以文化為概念,江小白在低端白酒中突兀崛起,風風火火闖九州,幾年時間就迅速從零開始到年營收超過3億元,可謂來勢兇猛。
幾家歡樂幾家愁,在部分白酒企業唱響市場之際,也有很多白酒企業困在網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4年我國白酒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498家,當中117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虧損金額為13.37億元。
據權威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白酒行業大中型企業占1.49%,中型企業占8.90%,小型企業占89.61%;銷售收入大型企業占45.24%,中型企業占19.99%,小型企業占34.77%;利潤大型企業占71.86%,中型企業占10.86%,小型企業占17.2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白酒生產企業規模發展很不均衡。
在行業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白酒行業會有更多的聯營、甚至并購發生。高端白酒將繼續引領市場,并壟斷利潤空間;中低端白酒也將會向一些具有更高質量、更好營銷手段、更貼近消費者的品牌集中。
在這樣情況下,白酒行業新一輪洗牌之戰,可能會在不久的未來通過資本并購、品牌聯營等模式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