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闌尾切除術治療中應用小切口操作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與該校有合作關系的山東省菏澤市單縣中心醫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間收治的15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在所有患者中76例采取了傳統切除術治療設為對照組,另76例患者采取了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設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在手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長、術后初次下床活動時間節點、以及術后并發癥等情況,進而評估兩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切除術方式后康復情況,以便鑒證小切口切除術在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手術時長為(48.25±5.95)min,略短于觀察組患者的(50.17±6.25)min,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較低,僅為(31.27±6.02)m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8.27±6.55)mL。此外,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平均值為(31.27±6.02)mL,創口切開長度為(2.69±0.39)cm,患者術后初次下床活動時間為(9.16±1.98)h,其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顯著,創口較小、出血量少、初次下床活動時間較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手術治療,其本身的手術創口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而且具備術后恢復時間較快的特點。同時治療費用較低,具備較高的臨床治療效果,適合臨床推廣。
[關鍵詞] 闌尾炎;小切口;切除術;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1(b)-00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incision appendectomy in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1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in the Heze Shanxian Central Hospital cooperated with our schoo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resec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mall-incision appendectomy, and the size of operative incisio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first time of getting out bed,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us evaluating the recovery situ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48.25±5.95)min vs (50.17±625)mi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milar(P>0.05),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1.27±6.02)mL vs (48.27±6.55)mL], besides, 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wound incision length and postoperative first time of getting out b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31.27±6.02)mL, (2.69±0.39)cm and (9.16±1.98)h,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small wound, less bleeding amount and early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P<0.05.) Conclusion The mall-incision appendectomy in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has a higher clinical effect with small operative woun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and rapid recovery time after surgery and low treatment cost, and it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Appendicitis; Small-incision; Resection;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手術治療中最為常見的病癥之一,其臨床特征主要為轉移性腹痛,并以闌尾點壓痛為主,但是急性闌尾炎在發病期間的病情變化情況較多,因此臨床診治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多種診斷方案予以判斷。急性闌尾炎發病時,患者將持續右下腹痛,并同時伴有嘔吐和惡心等癥狀,尤其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量集聚增高,并且患者也會出現右下腹闌尾區壓痛[1]。為避免病情反復發作或累積其他病癥出現,臨床治療中首先考慮切除手術治療。因此,早期切除術治療也是規避急性闌尾炎惡化的最佳方案[2]。但是由于傳統闌尾炎手術切口較大,且患者術后康復時間較長,尤其術后瘢痕極為明顯,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康復。因此選擇手術安全性較高,且創口較小利于恢復的切除術治療方案,也是當前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研究重點[3]。基于小切口急性闌尾炎切除術具備術后恢復較快、手術創口較小、手術安全性較高等特點,極大的滿足了患者需求。因此該研究回顧分析了山東省菏澤市單縣中心醫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間收治的15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患者在采取不同手術方案后康復效果,從而鑒證小切口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在收治的152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在所有患者中76例采取了傳統切除術治療設為對照組,另76例患者采取了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設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39例男性,37例女性,患者年齡區間為19~62歲,平均年齡為(36.15±12.29)歲,急性闌尾炎發病時間為10~36 h,平均時長為(19.7±9.8)h。其中,疾病類型分別為,39例單純性,19例穿孔性,10例化膿性,8例壞疽。另76例患者采取了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觀察組中,37例男性,39例女性,患者年齡區間為20~61歲,平均年齡為(35.92±11.88)歲,急性闌尾炎發病時間為11~37 h,平均時長為(20.0±11.8)h。患者疾病類型分別為,37例單純性,20例穿孔性,12例化膿性,7例壞疽。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長、臨床病癥等一般資料相近,具備可比性。該次研究選取資料均為患者資源且知情后開展,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檢查中發現急性闌尾炎臨床癥狀,包括右下腹麥氏點疼痛,惡心嘔吐或厭食,在經過生化檢查之后發現血象升高,其液氣平面與盲腸擴張在腹部平片中清晰可見。在經過臨床檢查確診之后,安排患者在72 h內行切除術治療,術前伴有較為嚴重的腹脹患采取了腹部減壓輔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抗生素干預治療[4]。術前告知所有患者手術流程以及相應費用與程序,由患者自行選擇手術方式。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闌尾炎切除術進行治療,術前給予患者連續硬膜外麻醉,輔助患者患者取仰臥位,針對切口處進行常規消毒并鋪巾,以5~7 cm的麥氏切口為直徑標準,對患者皮下組織實施肌肉分離[5]。并在打開腹膜以及肌層后,吸干患者腹中依然存留的部分滲液,然后沿結腸帶尋找盲腸末端闌尾。在發現闌尾后,將其剝離出患者腹腔,以4-0線結扎系膜與動脈,并在0.5 cm遠端處去除闌尾[6]。在切除闌尾之后以石碳酸涂擦患者盲腸末端,并利用4-0絲線進行創口處理結扎創口,在確定并未產生活動性出血時以進行縫合。針對觀察組患者的小切口切除術治療,采取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以患者闌尾處壓痛點為中點,順皮紋切開長3 cm以內的切口,剪開腹外斜肌4 cm,在腹腔內探查后行切除術進行治療,檢查出血與異常情況后,依次縫合。
1.3 評價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切口中的大小均值,手術時長、以及術中出血量,從而評估切除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程度[7]。以患者術后初次下床活動時間為基礎,評估患者康復時長。以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評估切除術的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檢查指標主要為5個方面,分別為:切口感染記錄、粘連性腸梗阻統計、術中出血量記錄、闌尾殘株炎并發癥發生幾率統計、以及糞瘺并發癥記錄。
1.4 統計方法
將以上收集到的患者在術中和術后等臨床資料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理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切除術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平均時長為(48.25±5.95)min,觀察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平均時長為(50.17±6.25)min。對照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手術時長方面略短于觀察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平均值為(31.27±6.02)mL,創口切開長度為(2.69±0.39)cm,患者術后初次下床活動時間為(9.16±1.98)h,其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顯著,創口較小、出血量少、初次下床活動時間較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經切除術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為1.32%,僅出現一例切口感染。臨床癥狀表現為切口局部紅腫伴有壓痛,同時體溫持續升高不降。可以初步判斷患者出現手術切口感染情況,在拆除縫線后,以引流管進行引流,排出了患者腹腔內膿液,并在后期給予患者藥物配合治療。從整體并發癥發生幾率分析,對照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平均發生率為5.26%,其中共發現切口感染者2例,粘連性腸梗阻和出血各1例,經對癥處理后康復。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由于闌尾位于人體右髂窩部位,其外形似蚯蚓狀管狀,內徑極為狹窄,如闌尾內出現糞石阻塞或腸蠕動不良,以及細菌入侵或淋巴增生,便會引發闌尾炎癥狀。因此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尤為重要,故而臨床治療中主要采取切除術方案。但傳統闌尾炎手術治療中,切口較大,患者出血量較高,并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尤其創口較大時術后瘢痕明顯,影響美觀[8]。而在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以小切口行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方案可行性大幅提高,其切口可控制在2~3 cm之間,由于切口面較小術后并不容易出現極為明顯的瘢痕,尤其術后康復較快,進而提高了相應的臨床治療效果。在該次研究中發現,對照組手術時長略短于觀察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此前山西省交城縣人民醫院的王曉健[5]醫師研究結果中,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4.35%與13.04%較為相近。從中可以明確,采取小切口手術治療方案,在術后并發癥與發病率防控方面并不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選取小切口手術方案同樣具備較高的臨床治療安全性。
而且在該次研究中發現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較中,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較低,僅為(31.27±6.02)m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1.27±1.83)mL。由此可見小切口手術對于患者的臨床手術安全性反而高于傳統手術的治療方案。尤其觀察組患者術后初次下床時間為(9.16±1.98)h,比對照組患者提前3 h以上,可見小切口手術在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后康復方面具備了較高優勢[9]。而且基于小切口手術自身的手術創傷較低,更加符合當前患者對于身體美觀度個人需求,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多數患者也會在酌情考量之后,選擇小切口手術方案[10]。由此可見,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手術治療,其本身的手術創口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而且具備術后恢復時間較快的特點。同時治療費用較低,具備較高的臨床治療效果,適合臨床推廣,尤其適合在基層醫院推行。
[參考文獻]
[1] 袁文華.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對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7):103,105.
[2] 謝存印.傳統開腹切除術與小切口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8):1508-1509.
[3] 徐信亮.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5):59-60.
[4] 張俊.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0):156-158.
[5] 王曉健.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8):122-123.
[6] 趙嶸.微創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47例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2):75-76.
[7] 周宗賢.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探折[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5):196-197.
[8] 谷以虎.應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6):238-240.
[9] 葛俊輝.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6):125-126.
[10] 尹英斌,鄧青華.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1):36-37.
(收稿日期: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