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萍 李美 趙子明 朱敏秋 張平平 辛偉
[摘要] 目的 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以此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資料100例,并按照不同的護理配合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配合措施;分析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出血量、護理滿意度。 結果 組間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出血量、護理滿意度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上述指標更具有優勢性,即研究組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出血量均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更高。 結論 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縮短患者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且患者易于接受該種護理模式。
[關鍵詞]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干預效果;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05-01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00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cluding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measure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in th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surgical blood los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surgical bleed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advantageous in the above data,namely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 surgical bleed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Conclusi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tient's illness. And patients are easy to accept this kind of care model.
[Key words]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Clinical analysis
結直腸癌屬于消化道腫瘤,也是臨床高發疾病,據臨床數據調查顯示,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就目前而言,治療結直腸癌的方法主要以腹腔鏡手術治療常見,該種治療方式的安全性和切口優勢性均十分顯著,且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效果遠遠高于其他治療方式,在腹腔鏡手術中加入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則可以進一步改善臨床預后情況,起到輔助性治療的目的。本文旨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以此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12月~2017年5月回顧性分析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資料,共計100例,并按照不同的護理配合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分組方式。研究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37~58歲,平均(48.36±7.36)歲;疾病類型:黏液腺癌27例、管狀腺癌19例、直腸癌4例;對照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37~56歲,平均(48.36±7.66)歲;疾病類型:黏液腺癌26例、管狀腺癌19例、直腸癌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配合措施。對照組:為患者創建一個無菌且舒適的治療環境,即保證手術室內部衛生情況;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宣傳,向患者發放疾病健康教育手冊;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研究組:術前,護理人員增加與患者交流頻率,以此增強彼此之間的熟悉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分析患者的基礎病情狀況,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手術室護理方案;依據腹腔鏡手術的具體操作要求并結合患者的個體特點,為患者進行胃腸道護理工作,如患者術前進行灌腸清潔等,抑制術中感染發生率,可以有效加快患者吻合口愈合的速度;護理人員要熟悉手術操作流程,與操作醫生進行密切配合,依據醫生的要求傳遞相關的醫療器械[1]。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出血量、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計分制,由醫院統一的護理調查小組發放調查問卷,由患者自行打分評定,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 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2.3 兩組手術出血量、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3 討論
腹腔鏡根治手術主要應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之中,該種治療方式的優勢性在于有相對較高的臨床治療安全性,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有效防止患者疾病復發等,由此可見,腹腔鏡根治手術不僅有效提高治療質量還可以提高患者術后的生存質量,而據相關的臨床文獻顯示[2-3],若在患者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加以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有效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還可以有效鞏固患者的臨床效果。直腸癌患者一般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負性心理,如恐懼、焦慮等,產生該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對手術的治療機制并不了解,心理存在較大的不信任感,因此,該類患者的負性心理較為嚴重化,極大影響了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4-5]。
據研究顯示,結直腸癌的發生率較高,由于該病所導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手術治療是結直腸癌患者的根本治療方式,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加以護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身體評估十分重要,對于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要鼓勵和引導患者選擇手術治療,術中配合醫師進行護理工作,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改善預后情況。
此外,還需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此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感,如為患者講解一系列成功治療的案例等;在手術進行前,護理人員可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告知患者手術中的具體配合要求,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理狀態,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6-7];在手術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快速且準確的傳遞醫生所需器械,同時保證手術可以有序進行,以此大大提高手術操作質量。在手術進行過程中,還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醫生報告[8-9]。
在應用手術室護理配合方式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對患者進行皮膚護理,尤其是對于毛發旺盛的患者而言,毛發會影響手術區域的暴露情況,進而影響手術進行,因此,要對該類患者修剪皮膚毛發,盡量避免使用類似于剃毛刀等尖銳的用具,防止損傷患者皮膚,降低感染發生率[10-11];使用0.5%碘伏清潔已修剪出的皮膚區域行皮膚護理[12-13];(2)在正式進行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要至少提前20 min對手術室內的醫療器械準備情況進行核查,同時檢查各種醫療器械的質量情況[14-15]。
在研究中,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出血量、護理滿意度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且研究組上述數據指標更具有優勢性,即研究組的感染發生率(2.00%)、吻合口漏發生率(2.00%)、腸道功能恢復時間(30.33±3.11)h、住院時間(8.36±2.66)d、手術出血量(65.35±10.51)m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5.06±5.56)分更高。由此可見,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吻合口漏發生率,縮短患者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病癥痛苦,且患者易于接受該種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鐘萍兒. 手術室綜合護理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干預效果探索[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31(12):1421.
[2] 李秀茹,劉勇,蘇艷. 無瘤技術護理配合在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B22):334-335.
[3] 孫葉飛. 循證護理模式在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圍術期中的應用[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45(10):936-938.
[4] 趙明明,王英南. 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會陰聯合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 實用醫學雜志,2017,33(4):648-649.
[5] 曾洋帆.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優質護理配合效果[J]. 當代醫學,2016,22(11):119-120.
[6] 李祥龍,趙莉. 整體護理模式干預對結直腸癌造口患者的影響[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B05):109-110.
[7] 包已男,姜茹鑫. 信息技術在結直腸癌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17,52(3):280-284.
[8] 莊叢,林白浪,安學芳,等. 奧馬哈系統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結直腸癌前病變出院后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2017,38(18):2889-2892.
[9] 譚翠蓮. 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B11):286-287.
[10] 朱秀華,鄧燕英,劉沛珍. 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延伸護理服務與生活質量水平相關性分析[J]. 重慶醫學,2017,46(A01):407-409.
[11] 鐘愛玲,戴紅霞. 三級質控護理管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2016,37(23):3641-3642.
[12] 喻曉芬. 醫護團隊仿真模擬配合機器人手術的方法及效果[J]. 中華護理雜志,2016,51(8):943-946.
[13] 劉菲,張啟新,劉文佳,等. 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后感染的臨床分析與預防[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5):3481-3483.
[14] 羅愛靜,毛平,楊金福. 激勵干預對腹腔鏡下直腸癌術后永久結腸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內鏡雜志,2015,21(5):465-470.
[15] 唐祖芝.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整體護理措施及效果[J]. 醫療裝備,2016,29(21):145-146.
(收稿日期: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