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宇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的不斷進步,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稅務籌劃工作的良好開展能夠讓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因此本文針對企業的稅務管理和籌劃工作展開研究。在對新會計準則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從新會計準則的變化入手,分析會計準則的變化給企業稅務管理和籌劃帶來的影響,以期給企業稅務管理和籌劃工作提供參考,繼而幫助企業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納稅行為 效益最大化 賦稅壓力
現階段,國家的稅收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稅務成本的重要性,開始將稅務管理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而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和落實,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了修改,進一步完善了相關細節。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但是依然有很多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上存在問題,沒有明確理解新會計準則的內容,給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了阻礙。
一、新會計準則的變化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行,使得我國財務會計逐漸朝著市場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表明我國會計領域正進入新的階段,并且新會計準則相對較規范化和細致化,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相較于舊會計準則,其在確定標準、后續計量和核算范圍等方面作出了相應修改,主要體現在明確了相關業務的核算方法,使得計量概念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總的來講,新會計準則主要對會計要素和應實現的目標進行了調整,是對舊會計準則的補充與完善,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合理化,有利于企業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管理及籌劃的影響分析
(一)有利影響
從現階段新會計準則實行情況及效果角度出發,觀察到其對企業稅務管理以及籌劃等方面帶來的有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這一會計準則的實行,促使企業盈利能力的確定方式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統一。例如,對債務重組進行重新規定并加以確定,可起到降低企業成本評估風險的作用,同時,納稅程序的簡化處理,可避免由于過程冗長、程序復雜造成的時間花費較長的問題,并且能有效避免稅務風險,充分體現了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其次,對于新會計準則來講,其對無形資產作出的規定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創新類企業發展提供了推動作用。通常將無形資產相關的費用劃分成開發階段以及研究階段兩部分支出,研究階段的費用通常納入當期損益,當開發階段費用支出滿足相關標準時,可進行攤銷處理,但是無法精準判斷價值的無形資產將不計入攤銷,對于企業來說,一定程度降低了稅務壓力。
另外,新會計準則中針對借款費用的規定進行了完善。相較于舊會計準則,體現出可資本化處理范圍的擴大,能進行資本化處理的企業資產除了固定資產外,還包括發電設備、輪船等資產,并且可作為資本化的款項可是一般性借款,這種情況下,明顯增加了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空間,降低企業賦稅壓力,具有一定現實意義。最后,新會計準則中對存貨管理手段的規定為“先進先出”,同樣可降低企業賦稅壓力,當物價出現下降趨勢時,這種管理方式的應用能利用延緩方式來保障企業的穩定運營,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增長。
(二)不利影響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務管理和籌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還包括一些不利影響。在相關新會計準則相繼出臺及落實的背景下,促使企業稅務管理以及籌劃工作面臨著新的壓力與風險,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這一準則對部分稅務上的規定具有超前性,與企業發展實際不吻合。我國目前執行的稅法與相關制度該存在缺少一致性和統一性的缺陷,受這一情況影響,企業在納稅時間、納稅任務以及納稅法則等方面表現出不穩定性的弊端,導致企業稅務風險有所增加,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新的計量理念的引入,對部分仍采取成本計量方法來納稅的企業來講,使企業面臨較大壓力與挑戰。由于傳統的成本計量手段,不將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損益納入到成本計量中,因此公允價值等概念的添加,使得利用成本計量手段進行稅務籌劃的企業工作量有明顯增加,進而增加了企業籌劃成本,并且容易產生資金浪費情況,增加企業潛在風險。
例如,在對新會計準則的執行初期將增大企業稅務風險這一問題進行驗證時,可從計算角度出發,其中營業現金收入的稅負=納稅資金流出÷營業資金流入;主要經營業務收入承擔的稅負=(營業稅金與附加+所得稅現金)÷主要經營業務的收入;企業實際稅負=納稅資金流出÷營業資金流入×0.6+主要經營業收入承擔的稅負×0.4。通過上述計算公式,可得出企業實際承擔的稅負與企業主要經營業務收入承擔的稅負以及營業資金流入稅負有關,但是當營業資金流入呈現下降趨勢,主要經營項目收入降低時,則企業實際承擔的稅負有所增加,即是企業現金流入較少時,需要承擔的稅務較多,將勢必增加企業稅務風險及納稅壓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會計準則的頒布給企業的稅務管理和籌劃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但同時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及時的掌握住新會計準則內容。這就需要企業人員從企業實際的經營情況出發,認真研究企業的戰略目標,在合法范圍內,開展切實可行的稅收籌劃和稅務管理工作,繼而幫助企業降低賦稅壓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