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雅
[摘要]籌措資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籌資活動是企業持續經營發展的先決條件。在現代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只有正確評估內外部環境,選擇適合自身的籌資方式來籌集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資金,才能保證整個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主要通過二手數據對我國企業籌資現狀以及偏好進行分析,找出影響企業籌資偏好的影響因素,從而找尋到適合企業的籌資組合方式。
[關鍵詞]企業 籌資偏好 籌資方式 影響因素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也在不斷向前發展,而企業發展所需要面臨的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籌集資金,而許多企業由于自身發展規模以及外部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使得自身的籌資渠道并不廣泛,從而使某一種籌資方式成為企業的主導籌資方式,即籌資偏好。而本文主要通過本文主要是通過結合前人的分析以及查找資料來分析我國企業籌資偏好的現狀,分析籌資偏好產生的原因以及具體的影響因素,使企業明確適合自身發展的籌資方式,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加平穩健康的發展,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和社會價值。
二、企業籌資方式
企業籌資,是指企業的籌資主體根據其生產經營狀況、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等需要,通過籌資渠道和金融市場,運用籌資方式,經濟有效地籌措和集中資本的活動。籌資方式是指可供企業在籌措資金時選用的具體籌資形式。我國企業目前主要的籌資方式主要包括權益性籌資和負債性籌資。權益性籌資包括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等;負債性籌資包括銀行借款、利用商業信譽、發行債券、融資租賃、杠桿收購等。企業籌資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利弊,企業自身應該通過謹慎的內外部分析,找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最佳籌資組合。
三、我國企業籌資偏好現狀
籌資偏好一般被定義為籌資方式在籌資活動中所占比重的先后順序,即籌資主體一般傾向的投資方式或組合。科學合理的籌資方式組合不僅會使企業擁有一個良好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是極為有益的。本文主要從成熟企業、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三個方面展開對我國企業的籌資偏好現狀進行分析。
(一)成熟企業籌資偏好分析
根據對以前的主板企業市場的二手數據進行分析,我們發現股票籌資占籌資總額的13.59%,債券籌資占籌資總額的54.39%,而內部留存收益籌資額為32.0270。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債券籌資是我國成熟企業的首要選擇,其次是留存收益,最后是股票籌資方式。
(二)中小企業籌資偏好分析
通過對2015年度中小企業第一季度的數據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通過股票籌資方式所籌集到的資金占籌資總額的59.9%,債券籌資占比30.8470,內部留存收益籌資占9.2670。可以看出,股票籌資方式所籌資金額遠遠高于債券籌資和內部留存收益的籌資額。所以,中小企業可能更偏向于使用股票籌資方式。
(三)新興企業籌資偏好分析
通過對一些新興企業籌資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我們發現,股票籌資在所有籌資方式中占比高達86.6270,而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進行籌資僅僅占到13.3870,債券籌資基本為零。這清楚的說明,新興企業更偏好于股票方式,而債券市場在新興企業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四、企業籌資偏好的影響因素
(一)外部環境因素
(1)籌資渠道受阻,導致企業呈現出明顯的籌資偏好。通過對不同規模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進行調查分析,我國絕大部分成熟企業都與國際上的企業一致,都表現出強烈的債券籌資偏好,其次才是股票籌資偏好;而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則都表現出明顯的股權籌資偏好。很多資料都顯示,齊國企業的籌資渠道并不廣泛,籌集資金的方式受到了限制,企業只能選擇適合自身標準的籌資方式。
(2)信息溝通不暢。由于籌資需要受到各方面條件的影響,信息的傳遞與使用有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對籌資方式的選擇。有時由于各方面條件的不完善,可能使企業在信息流通的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并沒有及時的完整的接收到正確的信息,這就使得企業很容易被接收到的信息所誤導,導致企業失去了有利的籌資機會,從而使籌資成本上升,籌資效率下降。信息在流通過程中受到阻礙,就有可能導致企業錯過有利的籌資方式,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籌資偏好。
(3)資本市場的缺失。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完善,導致出現信息失真的現象,信息不能最大限度的進行流通,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也不是很穩定,致使很多籌資者對債券籌資失去了信心,企業的籌資越來越困難,從而表現出明顯的股權籌資偏好。
(二)企業自身因素
(1)企業的發展規模及其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一般來講,企業的規模越大,進行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廣;而且由于企業的規模不一,國家的許多稅收政策也會有所偏向。一部分國家為了帶動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會把稅收政策向中小企業傾斜,給予中小企業相當一部分的稅收優惠。另一方面,企業規模與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也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規模可能會相對來說較大。因此,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也同樣影響著企業對籌資方式的選擇,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可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初創期,企業的成長規模較小,不能完全發揮企業的規模效應,使得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較高,利潤較低。企業在此階段進行籌資應著重關注資金的可獲得性,最適宜的籌資方式應該使用權益資本,即內部融資或選擇風險投資。內部融資是指企業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來進行籌資以滿足對資金的需求;而風險投資是因為企業在初創階段所面臨的風險較大,但利潤空間也比較大,有些風險投資人正好看中了企業的這一優勢,把資金提供給企業。在成長期,企業往往把重點放在了擴大市場占有率上,有些企業利用降低價格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在此階段,企業雖然在逐步發展,但企業的發展資金仍然比較緊張,而企業取得債務資金則相對容易。因此,企業應該把籌資重點放在籌資成本上,提高籌資效率。在成長期,企業可以采用內部籌資、債務籌資和股權籌資相結合的籌資方式。
在成熟期,企業各方面的體制機制都比較完善,企業的利潤不斷上升,成本不斷下降,企業擁有強大的剩余生產能力和利潤空間,產品市場相對穩定。這時,企業有足夠的實力抵御財務風險,股東也要求更高的收益回報。在此階段,企業適宜采用內部籌資、外部債券和外部股權籌資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在衰退期,由于新產品及替代品的出現,企業市場占有率逐漸下降,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企業開始最大限度的變賣固定資產或者進行轉型升級,這一時期,企業進行籌資決策的主要依據是資金償還風險的大小,偏好于內部籌資方式。
(2)企業籌資收益的最大化。企業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潤是衡量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最重要的標準。企業進行籌資主要就是想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正常運行的基礎上不斷增加企業的利潤。所以,企業籌資主體在進行籌資方式選擇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就是該次籌資活動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即籌資的成本必須要小于收益,否則這次籌資活動就沒有其存在的意義。只有當一次籌資活動能夠為企業帶來明顯的利益,這次活動才可以說是成功的。
(3)企業籌資風險的最小化。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企業的籌資活動當然也不例外。收益與風險必然相伴而生。企業的籌資也必然需要承受一定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來說,收益越大,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同時,企業選擇不同的籌資方式,籌資風險也會有所區別。
企業進行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的選擇是,在保證企業收益最大化的情況下,還要考慮籌資的風險性,力求把企業的籌資風險減到最低。企業的籌資風險一般包括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這兩種風險都有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危機。所以當企業在進行籌資方式的選擇時需要謹慎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對比情況,找出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籌資方式,力求把風險降到最低。一般情況下來說發行股票的風險可能要比發行債券的風險要小,所以企業一般選擇權益性籌資,而不是債券性籌資。另一方面,當企業選擇利用向銀行借款等債務性籌資方式進行籌資時,企業的資信狀況和企業的償付能力也會影響企業的籌資風險。企業在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借款時,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一般都會評估企業的經營運行能力、資產情況以及信用記錄等,通過評估確定借款的額度和期限。同事,如果企業的資信狀況良好,籌資的手續也會簡化,籌資成本隨之降低,風險也會減小。
(4)企業籌資規模大小。籌資規模就是企業需要籌措資金量的大小,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規模以及需要資金量的多少進行合理評估,從而對籌資方式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企業所籌集的資金量與籌資成本以及財務風險都密切相關。企業所籌的資金量越大,隨之而來的籌資成本就越大,同時也將使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隨之上升。但如果僅僅顧及風險而不去籌資,則會使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面臨挫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必然不斷削弱。所以說,應該從企業戰略的郊區去考慮企業的籌資規模,盡量做到“量力而行,綜合決策”。
(5)企業使用資金時間的長短。企業使用資金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企業的籌資偏好。企業需要進行資金籌集的原因多種多樣,一般有所籌資金的用途來決定。而資金使用時間一般取決去企業資金的用途。如果企業是為了開拓市場、擴大經營范圍而進行資金的籌集,那么資金的使用期限可能就比較長,需要的資金量也比較大,這時企業應主要考慮籌資成本的高低,盡量選擇籌資成本比較低的籌資方式,以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如果企業籌集資金只是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或暫時的應急,則主要應該考慮資金的及時性,盡量避免時間的拖延。企業的籌資方式選擇應該要兼顧各個方面,既要考慮成本的高低,又要兼顧合理性以及時效性。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投資方式。
(6)企業的資本結構。我們把企業權益性資本與債務性資本之間的比例稱之為企業資本結構,科學合理的資本結構不僅能降低企業資金的成本,而且能保證企業最大限度的利用擁有的資源,同時還能夠有效地規避籌資風險。當前財務理論認為,過高的負債率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而過低的負債率則使企業不能充分發揮非自有資金的作用,浪費資源。而當前的會計學理論認為,企業的資本結構指的是使企業資產市場價值達到最大時的資產負產率。鑒于以上兩種理論,資本結構一定要盡量科學合理,一方面降低風險,兩一方面提高資金的使用率。
(7)外界投資者的影響。企業所屬行業的其他投資者也會對企業的籌資活動產生影響。外界投資者普遍傾向于投資那些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和好的口碑的企業。而一般成熟企業由于不斷的發展,企業的資信狀況,財務狀況以及持續經營的能力展比較完善,投資者可能會有所青睞。這種情況可能就會使這些企業的籌資渠道以及籌資方式越來越廣泛。而我國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由于起步時間晚,發展不如成熟企業那樣完善,可能就沒有能力吸引外界投資者的目光,以致使這些企業表現出與成熟企業不一樣的狀況,即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資金的來源渠道并不廣泛,從而這些企業沒有其他籌資方式,只能偏好于股權籌資方式。
五、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結果,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影響企業籌資偏好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外部環境因素和企業自身條件因素。隨著現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不斷發生變化,企業必須努力保證財務狀況的穩定與發展。企業在籌資的過程中,要根據市場環境和企業自身條件作出合理的選擇,找出最適合企業的籌資方式,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力,使企業勇立潮頭,從容面對新經濟環境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