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溶霖
[摘要]現在,我國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從穩健到從緊的變化,在這樣的變動下我國的股票市場對此也作出了相應的對策來回應。主要從對貨幣供應量進行調控,對市場業務進行利率公開化。從貨幣市場來看,資金的可得性以及資金的相對收益率能夠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辯證的角度來分析穩健的貨幣政策能夠給股票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關鍵詞]貨幣政策 資本市場 股票市場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現在證券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姿態,整個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我國的股票發展起始于1991年,從當時的14只股,到2007年瀘深兩市的市場總值就達到了21.1466萬億元,自此,我國的股票市場總值超過了全國的GDP,成績雖然是喜人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調控的手段也逐步趨向于市場化。此外,隨著股指的不斷增加,對于貨幣政策的研究能夠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到其與股票市場之間的關系,以及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然后結合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確定科學的投資決策。
一、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
(一)公開市場業務對股票市場影響
當下,銀行如果覺得貨幣供應量需要有所增加的時候,就會通過金融市場購買大量的政府證券,相反,如果貨幣供應量降低,銀行就會將有價證券拋售出去。也就是說,如果政策對于證券市場相對比較寬松,銀行就會對有價證券進行大量購買,通過這種方式讓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這種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利率的下調,降低資金成本的使用,有利于企業擴大自身的規模建設,同時對于個人投資理財和消費也會有很大的提高,而這種利益也會帶來股票市場的增加,則又會導致股票價格下降,以此形成循環。
(二)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影響
現在中央銀行能夠借助于規定的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再貼現政策對貨幣的供應情況進行調控,通過這種方式對市場上的貨幣資金的需求產生影響。假如中央銀行將法定的存貨準備金率進行提高,就會大幅度的削減了銀行對于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且能夠依靠貨幣乘數將貨幣供應量大大降低,從而影響股市下跌。如果中央銀行對于再貼現率繼續提高,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就會大大增加,從而導致整個證券市場中的資金供應量降低,股票行情也會呈現下降趨勢,相反,如果貨幣準備金率能夠有所降低,股票行情就會有所回升。
(三)選擇性貨幣工具對股票市場影響
為了不斷的完善我國的產業政策和經濟發展政策,我國銀行利用貨幣政策將貸款的總額度進行控制,然后結合不同行業的市場行業分別進行不同的政策方法,通常來說,該政策會影響到整個證券市場的運行,甚至對于市場結構也會有所影響。如果采用直接或者間接的信用指導來對貸款額度進行限制,對于信貸規模進行縮減,按照緊的貨幣政策會導致證券市場的行情有所下降。從總的來講,股票市場的價格調控或者結構改變主要是收到了貸款流向的影響。
二、貨幣政策實施對資本市場影響
(一)貨幣政策走勢對資本市場資金可得性的影響
對于穩健的貨幣采用動態的調整方式,有利于資本市場提高對于可吸納資金的穩定性。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同時會導致證券市場的資金使用變得更緊,因此也會使得商業銀行增加更多的不可利用資金,然后通過購買銀行對于國債的購買合同業拆借的方式邁入資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銀行對于資本市場不斷增加利息會給資本市場負擔,同時也影響增量的介入。
(二)貨幣政策走勢對資本市場相對收益率的影響
對于貨幣政策的實行,能夠借用利率對資本投資的相對收益率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證券市場中資金的轉換的方向和數量。相對收益了會受到銀行儲蓄存款的影響,國債、股票等的較低會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資本市場對于儲蓄存款的影響。反之,就會降低資本市場的資金投入。現在資本市場整體資金量如果已經固定,而利率結構又會對股票、國債、企業債券收益起決定性的作用,最終會導致國債、股票以及企業債券收益率的再次分配。
(三)貨幣政策對資本市場的資金存量和流量的調控作用
這些年來,在市場資金存量和結構合理化方面,貨幣政策起著非常重要的調控作用。其中,其中最關鍵作用的還是利率政策,利率政策能夠控制整個社會資金流動性情況,同時也會對社會資金在各個行業的分配情況以及變現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有利于資金在證券市場和不同領域之間的流動。
三、總結
現在貨幣政策的當局需要對我國的資本市場的特點有所考慮,將已經存在的政策框架結構做出進一步的整頓,首先是對于利率市場的改革進一步的深化,能夠將利率轉化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關鍵溝通工具,這樣就能夠方便央行對于兩個市場的資金配置,并制定相關準則。其次是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運作中的金融結構,有利于提高企業在證券市場中應對融資比率和其他相關比率變化后做出快速的反應。最后對于股票市場的完善和規范能夠有效加強上市公司對資金投向的監督和約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