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智
[摘要]新結構經濟學是現階段林毅夫教授對經濟學發展情況的創新。文章闡釋了新結構經濟學的定義及其主要思想,新結構經濟學的意義,以及新結構經濟學有待商榷的問題。
[關鍵詞]新結構經濟學 分析
一、新結構經濟學的定義及其主要思想
為了有效的幫助發展中國家尋找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效的降低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林毅夫教授指出新結構經濟學的定義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結構變遷的理論框架。
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體的經濟結構主要是在此時間點的要素稟賦以及結構直接決定的,主要展現在自然資源、資本以及勞動力等要素的足夠程度上。因此,經濟體的要素稟賦價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經濟體的優勢情況產生著決定性的作用。根據這個核心可以把新結構經濟學的主要思想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經濟體的要素稟賦以及結構在時間點方面的體現是給定的,并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而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從而生產要素的價格會對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相應的變化,經濟體的優勢和產業結構也會產生相應的改變。基礎性的設置主要分成基礎性設施、文化以及制度等,而這些基礎性的設置能夠對經濟體的邊際回報以及交易的成本產生有效的影響。
第二,經濟發展并不是只有二元時期,也不應該被畫成剛性以及特定性的時期,而應該從低收入時期逐漸轉變為高收入的時期,這樣連續的不斷變化過程,主要是處在發展時期的經濟體,并且在基礎性設置改進以及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不應該照抄與高時期的基礎性設置以及產業。
第三,為了有效的發揮經濟體的優勢條件,并且對要素稟賦的結構變化情況進行快速的反應,應該根據生產要素的價格對經濟體要素情況進行真實以及準確的反應,這就要求市場在競爭性的條件下,在經濟體不斷發展的各個時期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形式。與此同時,在市場體制之外,政府還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協調性作用,對基礎性的設置進行有效的改進,從而有效的推進產業多樣化,促進經濟的發展。
二、新結構經濟學的意義
新結構經濟學的意義主要是充分的解釋了新自由主義以及結構主義所獲得的成功,而韓國以及日本等經濟體的改革可以獲得成功,為許多處于發展中的經濟體發展情況開創了一條道路。
結構主義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讓政府進行資源的直接性配置,快速的建立現代化的工業機制。但是,這種結構主義之下的戰略成效卻不明顯。因此,在對其進行反思的過程中出現了新自由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眾多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崩潰,使經濟學在很大的程度上否定了政府的干預作用,從而推動經濟的私有性質以及自由性質,但是其發展依然不盡人意。
就新結構經濟學而言,結構主義在很大的程度上違背了產業最優結構應該與經濟體相符的定律。替代策略鼓勵現代化產業的發展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投入,然而這些卻是發展中國家缺少的,因為這些產業需要的生產要素價格比較高,并且競爭力匱乏,市場便會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這些領域中。簡單的說,結構主義想要扭轉市場的現象,但是卻導致了市場的扭曲。新自由主義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是否認了政府的協調作用以及引導作用,而市場機制缺少對產業升級的推動,對基礎性設置的改善也已經超過了能力范圍,在很大的程度上導致了產業升級較為緩慢的現象出現。一些國家在進行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使用的私有化以及自由化導致了社會經濟的動蕩性。
不管是市場規律被無視、政府權力扭曲了市場,還是片面性的追求市場否定政府的干預,都是錯誤的發展形式。只有堅持市場資源配置的形式,才可以有效的找出經濟體的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站穩腳步,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資本的不斷激烈,才可以有效的轉變要素稟賦的結構,最終達到產業升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進行激勵,從而改善基礎性設置,用政策推動產業的升級。新結構經濟學把基礎設置引進了經濟體要素稟賦討論的過程中,基礎設置的覆蓋面比較廣,因此,其在經濟體優勢發揮的程度方面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三、新結構經濟學有待商榷的問題
首先,就經濟體優勢方面而言,現階段的新結構經濟學主要是從要素生產的成本方面進行衡量,認為這個成本是競爭力優勢比較的產業,這種標準的衡量主要是把經濟體自身的生產成本情況作為全部,雖然生產成本在競爭優勢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它并不是競爭優勢比較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檢測經濟體競爭優勢的過程中,應該把眼光放全面,與此同時,也應該重視一個經濟體和其他經濟體的關聯等。
其次,新結構經濟學覺得發展中國家產業的發展情況應該和生產要素稟賦以及結構決定等相符合。但是,這樣的產業多數是資源密集以及勞動密集的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以及污染,從而對資源進行低效率的使用。例如,日本經濟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就出現過環境嚴重污染的情況。就發展中國家而言,在平衡環境問題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充分的考慮產業升級的鏈條,進而全面的利用自身的優勢,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新結構經濟學中最應該被商榷的就是企業與政府的理性化。雖然新結構經濟學和結構主義具備著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是新結構經濟學依然賦予了政府重要性的角色,例如,基礎性設置的改善,對企業轉型提供保護等。因此,新結構經濟學提倡人員應該進行良好的設計,從而在有效保障政府決策性的同時不影響決策的效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經濟學的發展給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帶了希望,并且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在戰略改革的推動下達到了經濟的騰飛,在對這種情況進行全面的研究與分析之后,林毅夫教授提出了新結構經濟學,這是經濟學不斷發展的重要創新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