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峻
[摘要]自從上世紀互聯網誕生以來,互聯網已經發展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經濟更成為推動我國城市發展與轉型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首先介紹互聯網經濟的內涵,然后重點分析肇慶市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現狀。本文認為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下,發展互聯網經濟對肇慶市發展與轉型具有促進作用,肇慶應該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互聯網相關產業。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 肇慶市 轉型 發展
一、引言
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經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經濟總量突破了80萬億,增速高于外界的普遍預期達到了6.9%。2017年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為關鍵的一年,國家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互聯網相關產業。互聯網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產業,互聯網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節經濟結構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產生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至于互聯網經濟的精確含義,學術界至今還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我國真正開始對互聯網經濟進行研究始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紀玉山(1998)認為互聯網經濟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它主要是指經濟主體(生產者、消費者)依據網絡信息做出經濟決策的一種行為。龐淑萍(2000)認為,互聯網經濟是利用互聯網來完成日常經濟活動的一種新型經濟。王旺(2017)認為互聯網經濟就是對基于網絡信息技術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的統稱。借鑒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認為互聯網經濟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的一種經濟活動綜合,它以信息為處理核心,注重提高科技水平,是經濟、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依靠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經濟形式。
互聯網經濟對于城市發展和轉型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從肇慶市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研究互聯網經濟對肇慶市城市空間結構、社會文化的影響。
二、肇慶市互聯網經濟
(一)現狀分析
肇慶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人口444.17萬,2016年肇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4.02億元,增長5.0%。下面我們重點分析肇慶市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現狀。肇慶距離深圳和廣州較近,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為肇慶市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截至2016年底,肇慶市年末常住總人口為408.46萬人,在廣東省內排名第5,此外2016年肇慶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0579.8元,比上年增長了8.4%,肇慶市大量的常住人口以及較高的收入水平意味著當地的消費市場非常廣闊,互聯網消費潛力巨大。
最近幾年,肇慶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電子商務企業蓬勃發展。截至2016年底,肇慶全市共有371家電子商務企業,其中肇慶網庫、一統服飾、肇慶供銷社、新安懷、德誠網絡、綠健農業科技、金雅樂電器等15家電商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千萬元;鼎湖山泉、聚優生活、廣東瑪西爾電動科技等4家電商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唯品會年銷售額過百億。我們以鼎湖山泉和瑪西爾電動科技為例,鼎湖山泉網絡銷售額從2015年的300多萬元增加至2016年的1億元,同比增加32倍,2016年廣東瑪西爾電動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實現網絡銷售額2.5億元,同比增長83.2%。肇慶市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為本地企業的拓展了廣闊的銷售市場,提升了本地經濟的發展,更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渠道以及物美價優的產品。
目前肇慶市在電子商務方面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三榕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2個省級電商示范基地、3家省級農村電商示范企業。未來肇慶市將重點打造華南智慧城、三榕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和廣東智慧物流基地等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和集聚區。強化政府在產業規劃、政策扶持、人才引育、重點工程、重點集聚區、環境優化等方面的引導作用,同時發揮企業在電子商務市場運作中的主體作用,努力營造和完善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除了積極引進唯品會、京東等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外,肇慶市也培育了一批本土的跨境電商交易平臺,比如“供銷菜籃子電商服務快線”“鮮生活”“去農場go farms”等30多家農村電子商務平臺,“趣士多O2O微商城”“幸匯智慧社區O2O“聚門庭”、廣寧“小威當家社區O2O”等社區APP平臺。肇慶市電子商務方面的迅猛發展,在推動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培育了更多的專業人才。
(二)實證檢驗
選取肇慶市1990-2016年的相關數據,分別建立肇慶市GDP總量(Y1)、第三產業產值(Y2)與互聯網經濟(X)的線性回歸方程。
從方程可以看出互聯網經濟與肇慶市GDP總量和第三產業產值之間的系數均為正數,這表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對肇慶市經濟具有非常明顯的正向作用。為了深入研究互聯網經濟與二者之間的長期動態均衡,下面引入向量自回歸模型中的脈沖函數進行分析。
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脈沖函數的圖像始終位于橫坐標軸的上方,這充分說明互聯網經濟對肇慶市GDP和第三產業產值始終具有正向推動作用,具體每一期的影響大小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在第1期肇慶市互聯網經濟對GDP和第三產業產值的脈沖函數值分別為0.027566和0.024233。隨著預測期的增加函數值也隨之增加,互聯網經濟對GDP的脈沖響應最大值出現在第3期為0.064445,隨后函數值開始逐漸下降,在第10期函數值為0.026989,略低于第1期;而互聯網經濟對第三產業產值的脈沖響應最大值為0.038266出現在第9期,此后一直穩定在0.03左右。
三、互聯網經濟對肇慶市的影響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肇慶市的互聯網經濟中,電子商務具有非常大的比重,從前文的現狀分析也不難看出電子商務在肇慶市的發展非常迅猛,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肇慶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節經濟結構具有極其深遠的作用。根據肇慶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年,肇慶市消費市場呈現高速增長,全市共實現731.98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其中互聯網銷售渠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肇慶全市通過互聯網渠道一共實現了97.62億元的商品零售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3.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36%,對于推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貢獻率6.4個百分點。
(二)優化肇慶城市空間結構
肇慶市目前擁有眾多電子商務企業以及互聯網產業園區,包括華南智慧城、三榕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和廣東智慧物流基地等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和集聚區。此外肇慶市獲批第二批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與廣東省商務廳在肇慶新區臨港物流園區共建全省首個廣東智慧物流中心。
目前,端州區擁有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家,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基地5家,以及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電商行業相關協會和組織。鼎湖區于2015年便建成了超大型電子商務綜合體,
(三)塑造肇慶城市文化
互聯網經濟對于肇慶城市的社會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2016年開始肇慶市開始舉辦互聯網動漫文化節,互聯網動漫的興起既推動了肇慶市精神文明建設,更有利于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互聯網+”已經融入肇慶市文化之中,整個城市更加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