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人口的增加,全球被一股綠色的浪潮包圍,其中綠色信貸它從環境保護的角度重新審視金融行業,引導資金流入促進環保的企業及機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又被稱為可持續金融,是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政策手段,有效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針對當前綠色信貸在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介紹了綠色信貸的涵義,具體分析了綠色信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探討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促進綠色信貸在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綠色信貸 商業銀行 發展 研究
目前,綠色信貸理念得到我國商業銀行的普遍重視,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推行的綠色信貸在戰略、政策、實踐層面等還存一定的差異。從綠色信貸專責機構的設置情況來看,我國的商業銀行發展步伐比較慢。綠色信貸風險規避機制不健全,環保信息溝通機制不健全,沒有積極開發新產品新業務的動機等,因此必須提高重視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綠色信貸在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問題,并提出對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有效發展的建議措施。
一、綠色信貸的涵義
在早期,西方發達國家將考慮環境因素的放貸叫做“道德投資”,如今稱之為“綠色投資”。綠色金融是由是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等三部分構成的,綠色信貸是將環保意識納入金融核心,屬于可持續金融的范疇之內。一般情況下,信貸資金只流向有主動意識承擔環保責任的項目或企業,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重視這種投資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準則也應運而生,其中“赤道原則”的影響力最大。主要是在項目融資中能夠辨別、管理、分析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和社會風險。本文討論的綠色信貸是在提供貸款過程中,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綠色生產的企業,并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同時也要通過有效的手段甄別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產業政策的因素,并及時的實行資金控制,避免出現盲目擴張的問題。
二、綠色信貸在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少可操作綠色信貸的標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綠色信貸的發展處在起步的階段,雖然國際上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赤道原則》,但是在我國有關綠色信貸的政策只是綜合性的行動規則,所出臺的相關制度規定,缺乏一個統一的操作規則。內容比較廣泛,缺乏具體的綠色信貸指導目錄,放貸指引、管理標準不完善。由于關鍵的概念是不一致的,缺乏具體綠色信貸政策,使商業銀行缺乏剛性約束,環境風險評價與管理標準不完善,影響了制度的執行速度和效果。
(2)政府的獎懲力度不夠,缺少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由于政府相關獎懲制度的缺失,使商業銀行更多地考慮商業利益,忽視了環境保護,綠色信貸在商業銀行內難以貫徹。由于缺乏監督和約束機制,很容易導致環保執法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速度緩慢,對一些界限不清。隨著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獎勵或懲治機制對綠色信貸相關利益體很難產生威懾作用,另外,短期內難以暴露環保問題的企業,很難及時得到信貸支持,挫傷銀行遵紀守法的積極性,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3)綠色信貸專業人才不足,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和有效的溝通。隨著綠色信貸的應用,我國各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了其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相比國外信貸專員的配合,我國大部分環境管理還停留在傳統信貸業務部門操作中。同時,我國的綠色信貸相關的工作人員缺少相關的專業背景,實踐應用比較欠缺,建立雙方溝通的渠道很困難,直接影響了綠色信貸政策的效果。另外,由于我國的綠色信貸發展時間太短,缺乏完善的風險評級標準,盲目地引進國外的標準是不行的。
三、促進綠色信貸在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有效對策
(1)建立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完善發展綠色信貸的宏觀體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行政監督機制,完善綠色信貸發展的法制體系是非常必要的,促進其更好的控制和監督商業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的工作重點,我們應該建立環境風險謹慎的操作規則,從環境監管角度強化信貸安全。建立環境風險謹慎的操作規則,明確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與環境保護部門的協作聯動機制,建立綠色信貸法律制度的法律法規,確保銀行能真正實施綠色信貸。
(2)提升綠色信貸標準的可操作性,完善環保信息庫,建立綠色信貸激勵與約束機制。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政策涉及一些操作標準問題,國家環保總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必須進一步完善細節問題。借鑒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環保信貸準則,結合其它經濟部門、國際組織、國內行業協會等,制定出適合中國的綠色信貸標準,確保綠色信貸的可操作性。環保部門應建立一個動態的數據庫,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方便及真實可靠的依據,加強企業環保信息的管理,建立有效商業銀行實現綠色信貸政策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3)構建并完善環境風險管理體系,實施綠色信貸的人才培養戰略,大力研發綠色信貸產品。在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過程中,貫徹落實綠色信貸的發展,將社會環境因素融入風險管理過程中,打造綠色金融。建立一條完善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重視環境風險考察判斷,加強整個環境風險的管理中每個環節的管理。加強對內部職員的培訓,引進相關專家,滿足當前資金運用及風險管理的高要求。從中國實際出發增強環保意識,創造更多信貸產品或金融工具,兼顧強化信貸管理,進一步加快綠色信貸的發展步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問題的研究中,發現一些因素造成了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政府應該運用法律、政治等有效的手段對市場失靈進行調節。與此同時我國推動綠色信貸的政策環境還有待改善,要提高對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強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的產品創新,提高環境風險管理能力。金融行業將環保意識貫穿其整個經營活動,從金融學的角度出發,合理配置社會資金,以制度經濟學為視角出發進一步完善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制度設計的構想。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要增強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研究各種金融工具對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影響,實現資金的綠色配置,使社會資源資金進行合理的引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