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茹霞
[摘要]近幾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對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文化企業專注于無形資產的積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文化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識別.是文化企業無形資產價值發現和實現的基礎。文本對文化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資源——無形資產的計量、評估和管理方面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文化企業 無形資產 資產評估
一、無形資產是文化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資源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價值來源于其所擁有的資產。通常企業經營的資產主要有兩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形資產相當于硬件,如廠房、設備等;無形資產相當于軟件,如著作權、專利、商標、品牌等。對于文化企業而言,其主要職能是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其最基礎的核心資源就是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從這種意義上說,決定文化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不是廠房、機器,而是依附于作品之上的著作權、專利及企業整體上的品牌價值。由著作權、專利、品牌等構成的無形資產為文化企業所創造的價值遠遠高于其他類型的企業。
二、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類別
關于無形資產的分類,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規范,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2009)指出:“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專有技術、銷售網絡、客戶關系、特許經營權、合同權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是指文化企業所擁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能夠持續發揮作用并且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專用權、銷售網絡客戶關系、特許經營權、合同權益、域名和商譽等。文化企業進行文化產品的生產,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獲得一定的特許經營權,在銷售過程中企業商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我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與管理現狀
(一)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規模較小
有數據顯示,圖書出版企業與整體規模小的文化企業,其無形資產占比較小,廣播電視企業無形資產占比相對較大,基本在30%80%之間。廣播電視企業由于主營業務多為廣告或影視著作權交易等業務,故無形資產比例高于其他類型的企業。
(二)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計量與披露不充分
在分析文化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時發現,部分公司的財務報告中,存在未批露無形資產的情況。而在財務報表中,資產項業沒有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從行業上看,經營范圍較廣的文化企業,其無形資產類別較多,從企業規模上看,規模越大的文化企業,其計量的無形資產類別越多。
(三)文化企業無形資產使用方式比較被動,評估目的上缺乏積極性
文化企業在無形資產使用上主要是自用和轉讓,而轉讓大多是為了抵押、清算、兼并等相對被動的目的。這兩種處置方式并不涉及主動進行無形資產的經營、投資管理問題。而出于對無形資產的經營、管理的積極目的相對少。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約無形資產的評估
(四)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管理手段欠缺
多數文化企業把無形資產管理交與財務管理機構負責,目的多為會計計量便利之用,而不是設置專門的資產評估團隊進行無形資產的研發、維護與運營。再者進行無形資產管理績效考評的文化企業較少。由此可見,文化企業對于無形資產的管理體系尚未建立,發展模式不夠健全。
四、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函待升級更新,處理好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及管理的相關問題,將對文化企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1)文化企業要加強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信息網建設,完善對應的常用數據庫信息,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這將利于專業人員從事無形資產研究,而且對于推進資產評估工作的順利進性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提升評估人員的自身專業素質。大力推進無形資產評估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文化企業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具有極大幫助。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處理具體評估問題的能力。企業管理者應該在企業實踐中應逐步構建和完善一套科學系統的評估體系。
(3)加強文化企業無形資產運營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制度與組織結構,通過制度的設立,從根本上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保護與運用,讓企業在運轉的同時做到有規可依,提高效率。其次,要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的流程。此流程主要包括無形資產的獲取、保護、價值評估、運用等環節。若無形資產一旦形成,比須加強保護,從而確保企業對無形資產的絕對擁有權或控制權。再次,要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績效考核,以強化企業經營者對無形資產管理的意識,提高其效率,防止無形資產外流,為文化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培育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管理服務市場。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管理效率的提高,需要比較完善的市場服務體系。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無形資產評估服務。無形資產管理的核心對象是其價值。由于無形資產自身具有收益不確定性特點,其評估方法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加強無形資產評估理論研究及相應人才培育。二是無形資產交易服務。無形資產可以通過交易方式獲取或轉讓,但其交易具有一定的市場規律和特殊性,要求交易服務機構具有很強的專業服務能力,同時要求國家加強對交易機構的政策扶持和業務監管,以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交易。三是無形資產投融資服務。文化產業保持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投融資機構紛紛將目光投向優質的文化企業,并因此進行了投融資服務體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