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鳳強
【摘要】肉刑,是一種由國家司法機構對某些犯人施行的肉體上的懲戒方式,是中國古代正式刑罰體系中重要的一種刑罰。西漢初年的文、景兩帝的改革“肉刑”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極大地促進了刑罰制度由野蠻殘酷向相對文明人道的過渡,當前我國一直強調法制改革。當我們在尋找法制建設的突破口時,或許關于肉刑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得到在我國現今關于人權的保護,關于死刑存廢問題的爭論,關于反酷刑的思考,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關鍵詞】肉刑;人權;酷刑;改革
一、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概述
(一)中國古代肉刑的主要內涵
肉刑,因其殘酷而聞名,既然這一刑罰中帶有“肉”字,不難聯想,必然就是與身體相關的刑罰,它在整個奴隸制時代直到封建制時代早期歷史中,一直都是刑法體系中正刑之一。肉刑的主要是指形成于奴隸制社會的墨、劓、剕、宮、大辟等五種刑罰,簡稱奴隸制五刑。幾種肉刑的共同之處,那就是不僅會讓受刑人在肉體上帶來巨大的痛苦,而且會讓其精神上也遭受巨大的摧殘,并對其以后的生活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為大辟是泛指死刑,而其余墨、劓、剕、宮四刑才是針對受刑人肉體上的刑罰,所以本文肉刑專指上述四種。
二、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廢除
(一)漢文帝、漢景帝的廢除肉刑
漢文帝下詔廢除肉刑,于是丞相張倉與御史大夫馮敬就提出了改革方案,用答刑、徒刑、死刑三種刑罰來代替了黥、劓、斬左右趾(刖)三種肉刑,分別是:判處黥刑的人,改髡鉗為城旦舂,即服五年苦役;判處劓刑的人,改為笞三百。漢文帝廢除肉刑之后,又有一些不足之處,漢景帝即位以后,針對這些問題,在漢文帝廢除肉刑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革:對答刑的數量進行了兩次修改,第一次將笞五百改為笞三百,笞三百改為笞二百:第二次又將笞三百改笞兩百,笞兩百減為一百。對實施答刑工具的規格,還有受刑的部位,以及行刑中途不得換人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二)漢文帝、漢景帝廢除肉刑的原因分析
文景兩帝在位時期,封建政權的統治已經趨于鞏固,社會逐漸穩定,生產力得到了恢復,社會矛盾相對緩和,所以,進一步改革漢朝法律中的一些嚴刑酷法,廢除殘酷的肉刑刑罰就有了政治上的訴求。也為文景兩帝的刑罰改革活動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漢文帝、漢景帝廢除肉刑的意義
文景兩帝的廢除改革肉刑之舉,是中國法制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它標志著中國古代刑罰體系有殘酷野蠻邁向了相對的文明人道,它是肉刑誕生以來第一次具體重大進步意義的變革,是奴隸制社會過渡向封建制社會過程中的進步之處的體現,是先進淘汰落后,文明淘汰野蠻的極大體現??陀^來講,漢代的這次刑罰改革受時代局限性當然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將斬右趾改為棄市,反而擴大了死刑的范圍;在行使笞刑的過程中,受刑人難以承受痛苦,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其弊端改革后造成了刑罰體系中中間刑的缺失,死刑和笞刑之間量刑的輕重程度差距過于懸殊,當一個罪犯犯有中等程度的罪行,判于死刑太重,判于笞刑的話又太輕,在定罪量刑上反而沒有以前的肉刑好用,由此造成對罪行的量刑上困難。
三、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廢除對現今法制建設的思考
(一)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廢除對于保障人權的思考
人權是一個人生而就有的,對于一個罪犯,我們可以依法處死他,但絕對不能對他進行任何虐待。毫無疑問,肉刑的廢除,減免了犯人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一種對人權的保護,這一點,在兩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得到了體現與實施。廢除肉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對于人權的尊重與保障,同樣也是現今社會發展的必然。
(二)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廢除對于死刑存廢問題的思考
我國是仍是施行死刑制度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關于我們死刑到底是保留還是廢除的爭論也是愈演愈烈。我國現今經濟飛速發展,但精神文明建設滯后,并且貧富差距過大,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高,以及人口過多,我國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仍然需要適用死刑來打擊犯罪,所以我認為我國目前并不具備漢文帝、漢景帝廢除肉刑時的立法基礎和社會基礎。雖然現今我國并不具備廢除死刑的條件,但對于死刑的適用應該更加嚴格與謹慎,通過減少死刑數目,改革死刑適用范圍,近年來我國的刑法改革正好體現了這一點,如《刑法修正案(八)》中一次性取消了十三種經濟性犯罪和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并在原則上取消了在受審時已滿75歲的老年人死刑的適用。
(三)中國古代肉刑制度的廢除對于當代反酷刑的思考
1.我國酷刑當前的狀況包括以下4種。
(1)刑事訴訟活動中的刑訊逼供與暴力取證行為;
(2)治安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酷刑行為;
(3)監獄及其他監管機構中體罰、虐待被監管人員的行為;
(4)國家工作人員的其他酷刑行為。
2.肉刑的廢除對我國當前反酷刑問題的思考
我國現今司法過程中存在的酷刑問題,酷刑問題時有發生,這些行為極易給受害人的肉體與精神上都帶來巨大的痛苦。對于反酷刑工作的推行,我們也應該從立法的角度去考慮,加大對施行酷刑行為人的懲戒力度,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反酷刑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人類走向進步的趨勢,從反對肉刑恢復的思想中,我們或要吸取其進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