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
【摘要】本文主要是從對行政主體的把握、行政主體必須負有某種法定履行義務、行政不作為是否一定要行政相對人的申請、對“不作為”的理解這幾個方面來對行政不作為的概念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對于行政不作為的概念的理解中我們看到了很多關于行政不作為詬病頻發問題的原因例如行政不作為救濟方式的不完善、行政不作為判決的執行難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在理論界也有很多的討論筆者認為對于這些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的得到解決加大行政不作為訴訟法院的審理范圍、法院對行政不作為審查的不全面的完善、加大司法執行的力度、實行對行政主體的負責人的懲罰制度等完善的方式。
【關鍵詞】行政不作為;行政主體
一、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狹窄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行政相對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關于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訴訟時人民法院不是對于所有類型的行政不作為都有權利進行審查和判決,而是通過行政訴訟法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政不作為訴訟的受案范圍包括:依法申請頒發許可證和執照,拒絕頒發或不答復;拒絕依法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未依法發放撫恤金等。上述針對的只是具體的行政不作為,對于抽象的行政不作為我國沒有把其歸納到訴訟范圍。根據我國最新的行政訴訟法對于法律規范的審查進行了新的規范,行政相對人在向人民法院提出具體行政行為訴訟時可以把其認為違法的法律規范一并向法院提出法院可以對法律規范進行審查但是人民法院只能對其進行審查而沒有權力對該法律規范進行處置而是通過建議的方式向有權機關進行建議,而有權機關可以采納也可以不采納,但這只是對于法律規范的審查而不是對于抽象不作為行政行為的審查方式。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不作為也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由法院管轄,因而法院也無法進行審查。總之,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對侵害公民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外部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進行司法審查,然而依據《行政訴訟法》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把除人身權和財產權外的其他權利排除在司法審查的范圍之外了,對于憲法賦予公民的受教育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權力都排除在外了。可見,對行政不作為案件的受理范圍很狹窄。當司法救濟中法院受理的范圍很狹窄時很多的行政不作為是不能通過司法救濟來得到解決,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就得不到保障,這對于行政不作為的懲治、抑制和人民權利的保障是很不利的。
二、司法救濟中法院的不全面審查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行政相對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關于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訴訟時人民法院對于行政訴訟的審查不是全面的審查而是只審查行政不作為中法律適用的合法性,而對于行政不作為中的事實問題人民法院是無權進行審查和裁判的,只有當行政不作為明顯有失公平是才對行政不作為進行全面的審查。假如在一個是否授予畢業證書的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只能對學校適用的法律是否正確和適當進行司法審查而對于為什么不授予畢業證書的事實問題的審查就只能有行政機構來進行審查和判斷。在這樣的一個條件下我們想一想如果法院對于這個行政不作為的法律審查結果是合法的那么如果行政相對人是對于不發畢業證的理由不服那么她只能找行政機關進行生產而人民法院在不是明顯有失公平的情況下是不能對這樣的事實問題進行審查,而一個做出這樣行政不作為決定的行政機關對于事實問題的重新審查的機率為幾這是值得考慮的。法院的不全面審查對于一些行政不作為是無法進行懲治的。這就會使得行政相對人的很多權利的不到保障。
三、在行政不作為判決中執行難的問題
在實踐中我們很多的判決都遇到了一個統一的問題那就是執行難。而在我們我們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中,司法救濟遇到的執行難的問題最多。在行政不作為中我們只有三種判決的方式。
一是宣告違法,是指經有權國家機關的審查,確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不作為已經存在并且宣告它是一種違法行政行為的救濟方式。
二是限期履行,是指經有權國家機關審查,認定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履行其作為的義務而該義務還有履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時,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該義務的救濟方式。
三是責令賠償,是指經有權國家機關審查,確認行政不作為已成立,且給行政相對人造成了現實的、確定的損失,從而責令行政主體予以賠償的救濟方式。在這三種判決中第一種宣告違法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因為其不需要行政機關的配合只要人民法院自己的判決就能做到。那么執行難的問題就出在第二種和第三種之上。在第二種中限期履行是一種很好的救濟方式但是其履行的可控性不高,但人民法院做出限期履行這樣的判決時,人民法院不能控制行政機關是否能完成限期履行,因為人民法院不能強制行政機關履行而我們的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上對于行政機關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判決的后果沒有規定,這樣人民法院就沒有應對措施,從而達到判決執行難的問題。在實踐中這樣的問題也十分的常見但是由于沒有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也沒有太好的措施來執行自己的判決。而在第三種判決中責令賠償,雖然我們的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對于責令賠償賠償額的計算,但是在現實中很多都得不到實踐,那么這樣法律的規定就成了擺設了。法院不獨立,法官不獨立而且對于行政機關不履行判決的后果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那么當真的遇到行政機關不履行判決時人民法院也不能強制行政機關履行。
但是在行政救濟中這三種決定一般是能得到履行的,因為在行政復議中行政復議機關一般都是行政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當行政復議機關做出一個復議決定時行政機關大部分都會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