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啟越
【摘要】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方式逐漸由傳統的線下交易發展為網上交易。而微信支付這一功能的興起,意味著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可以說,微信成為了當下最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之一,微信支付也廣泛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關鍵詞】微信支付;法律風險;監管
一、微信的興起
微信即一種類KIK應用軟件,其由騰訊公司在2011年進行發布。所謂KIK,就是基于手機通訊錄的一種信息推送技術,一方面打破了運營商的壁壘,實現了信息發送的免費,另一方面把現實中的人際關系完全拷貝到了虛擬的網絡中,實現了虛擬現實的完美對接。雖然國內存在的類KIK應用軟件種類較多,比如米聊、開心飛豆、有你、沃聯系等,但是目前使用人數最多,最被大眾所熟知的,就只有微信這一種類KIK應用軟件。據資料統計,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月活用戶共計約有8.9億人,移動支付月活躍賬戶超6億,僅僅幾年時間,微信已經具有了國內半數以上的用戶群體,并且成為了當下最流暢的交流軟件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微信很好實現了第三方支付和即時通訊的有效結合,讓用戶的網上支付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在微信用戶如此之多的背景下,研究微信支付的法律風險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二、微信支付的法律風險分析
微信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方式,其主要是將銀行卡與微信軟件進行綁定,從商品的選擇、下單,到最后的收貨、付款,這其中的法律風險始終是存在的。我們在看到微信支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應該正確認識到其中的法律風險,這也是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相關法規不健全
從性質上看,微信支付是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一種,屬于電子商務大類。而目前國內的《電子商務法》還處于草案審議階段,雖然對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虛擬財產保護、支付等問題做出了相關規定,但是在強化經營者責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仍較為滯后。從《電子商務法》的法律位階上看,其主要還是依賴于之前頒布的其他法律法規,比如《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簽名法》等,所以《電子商務法》的法律位階較低,當用戶的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難以通過法律法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從第三方支付的法規上看,雖然《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管理辦法》和《第三方支付實施細則》的出臺對當下微信支付方式進行了約束,但是在客戶備付金管理的諸多細則上還存在盲區,比如孽息的分配和使用等。
(二)賠償條款缺失
根據現存的《微信支付服務協議》,當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中產生糾紛時,由騰訊公司根據相關服務規則來進行裁定,用戶自覺遵守和認可騰訊公司的裁定結果,并且騰訊公司和財富通公司免于任何責任,這一條款對用戶而言顯然有失公平公正。另外,雖然微信支付對資金被盜、支付風險等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賠償規定,但需由用戶自身完成舉證的相關手續,加上微信支付是即使消費,用戶難以獨立取得相關證據,即便完成了相關舉證手續,最終是否采信的決定權仍然在騰訊公司,所以一旦出現資金的損失,用戶可能對存在舉證無門的情況。
(三)信用風險
對于用戶而言,微信支付交易往往在短時間內完成,所以不少非法商家通過微信來騙取用戶的錢財,已達到自身的目的,比如發布虛假信息、身份偽裝和盜號詐騙等。不少用戶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意識,難以辨別這些信息的真假,所以讓非法商家有機可乘。而當用戶出現經濟損失或對微信支付滿意度較低時,則可能通過注銷微信、解綁銀行卡等方式來進行宣泄或自我保護,這就給微信支付造成了很大的信用風險。除了詐騙外,通過微信來進行洗錢或套現的情況越來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容易給微信支付和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三、微信支付的監管研究
(一)規范商家準入機制
在諸多微信用戶上當受騙的案例中,皆因找不到相應的責任人而無法追究責任,使得微信用戶獨自承受其中的經濟損失。因此,微信平臺可以通過規范商家準入機制來提高交易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比如實名制驗證、繳納保證金、簽署保證協議等。另外,還可以通過黑名單和舉報機制來對微信支付中的經濟犯罪進行遏制,一旦用戶或商家被舉報,后經查實的,騰訊公司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制裁,必要時可尋求司法機關的介入。
(二)建立健全賠償條款
雖然微信支付在功能上已經和銀行類似,但是微信支付平臺在法律的裁定上僅為用戶的代理商,而非商業銀行,所以商業銀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不適用于微信支付。加之《電子商務法》還不夠完善,用戶在受到非法侵害時,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基于此,騰訊公司在建立健全賠償條款的基礎上,可以對用戶做出適當的讓步,以提高用戶損失后的金額賠付。另外,可以把用戶的交易行為納入到保險范圍內,以減少用戶的后顧之憂。
(三)加強技術風險防范
在當下的交易模式中,微信支付僅僅依靠隨即驗證碼或支付密碼是無法確保用戶賬戶安全的,所以微信支付可以借鑒網銀和手機銀行的做法,推出移動k寶、移動U盾這類產品,以加強對用戶賬戶安全的保護措施,即使手機丟失,也大大降低了盜刷資金的風險。另外,當用戶出現敏感操作時,第二次驗證的方式也可以由原來的短信提醒、隨機驗證碼等進行升級,并給用戶指出其中的安全風險,以降低用戶上當受騙的可能性。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給微信支付的推廣帶來了契機,并且微信也及時推出了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車票購買、滴滴出行等功能,這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較為滯后的情況下,微信支付的廣泛性和及時性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用戶的賬戶安全。所以,相關部門需要正視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法律風險,盡快制定出相應的監管措施,以維護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