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影悅
摘 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在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發揮著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原理”課教學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以教員學習為主導,以教學內容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推手,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切實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十九大精神;三進入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成為全黨全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中央軍委《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見》中明確要求軍隊院校要認真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題主課。作為軍隊院校五門政治理論必修課中的一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肩負著十九大精神進課堂的重要職責,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以教員學習為主導,在融會貫通中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
“原理”課教員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主導力量,必須充分認識在軍隊院校學員中開展十九大精神宣傳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培育“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教學育人實踐中積極探索,努力踐行“原理”課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
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體現在習近平同志所作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中。首先,“原理”課教員要深刻領會十九大的重要歷史地位,準確把握其內涵和實質。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大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回顧和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原理”課教員要認真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其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只有自己做到了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說服力。同時,還需要結合現有的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及時調整和增補反映十九大精神的最新內容,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教案、教學課件和課堂中去,為十九大精神進頭腦奠定基礎。
二、以教學內容為根本,及時補充十九大精神的最新成果
現行教材是2016年版,已經新增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的理論成果,但是這樣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不能滿足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的根本要求。這就需要“原理”課教員在吃透十九大精神的基礎上,先行一步,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和增補,主要體現在對教學大綱、教案和教學課件的修改和增補上,把十九大精神及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
在緒論“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部分,根據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中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論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要補充完整,結合“八個明確”和“十四條堅持”,闡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的回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在“意識的能動性”部分,結合十九大報告中 “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增加有關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和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相關內容,進一步論述戰斗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在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方面,要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法論解析,增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內涵;在對立統一規律部分,結合矛盾特性,增加現階段主要矛盾已經變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樣一個重要論斷,重點是要厘清論斷發生變化的方法論意蘊。在“五種思維能力”部分,要從整體上闡明十九大報告體現出來的思維方法。
第二章“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在第一節“認識與實踐”部分,應當增加十九大報告中關于理論創新的部分論述。對“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要進行透徹的理論分析,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而加深學員對“新時代”內涵的理解。在第二節“真理與價值”部分,增加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第三節中的“軍事認識與軍事實踐”部分,要增加習近平強軍思想和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相關內容,激發學員投身到強軍興軍的征程中。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部分,增加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內容,尤其是要從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方面論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意義。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部分,要從矛盾運動規律作為切入口,闡明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的基本原理;在“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部分,增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新論述,對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進行理論闡釋。在第二節“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部分,增加十九大報告“十四條堅持”的相關內容,重點論述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結合軍隊院校的軍事特色,增加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內容,闡明科技興軍的理論內涵。在第三節“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部分,從唯物史觀出發,結合“十四條堅持”,重點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方略。使學員深刻領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在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第五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部分,在講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增加十九大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相關內容,重點論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通過對中西方市場經濟的比較,加深學員對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解。
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在第一節、第二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部分,增加我國十八大以來五年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進一步論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強化學員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科學態度;在“社會主義民主”部分,增加十九大報告中“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相關內容,從理論上回答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第三節“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部分,增加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中關于黨的建設相關論述,重點包括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加強從嚴治黨。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部分,增加“四個自信”相關論述,從而堅定學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由之路的信心;增加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的相關論述,為學員勾畫未來一個時期強軍事業發展藍圖,從而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通過對上述教材內容的增補,將十九大精神的最新成果貫徹到“原理”課教學中,進一步加深學員對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理解,使得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
三、以課堂教學為推手,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
“原理”課教員要重視課堂這個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切實增強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首先,利用問題中心教學法激發學員主動思考的熱情。十九大精神中蘊含有豐富而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如果采取簡單的教員為主導的講授法,勢必影響學員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也容易陷入沉悶。而“問題中心式”教學法是指教員通過向學員提出問題、講述社會熱點事件來引導學員自主觀察、思考、研究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更適合當代“90”后、“00”后大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他們自我意識強,有強烈的表達意愿,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充分體現學員的課堂主體地位,又能保證教員教學目的的實現,在課堂上產生良好的師生互動氣氛,強化教學效果。
其次,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使教學設計智能化。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很多教學軟件或者教學app開始投入課堂使用。這些軟件可以幫助教員在教學過程中實時掌握學員的思想動態,及時調整和修正教學過程,有針對性地釋疑解惑。“原理”課教員要對相關軟件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模擬演練,在條件成熟時引進課堂。通過智能手機app的聯結,學員在十九大精神的教學過程中產生出來的理論困惑可以及時反饋到教員手機端,方便教員調整自己的授課策略,針對學員不懂、不理解的地方進行重點闡述,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在課堂之外,教員和學員還可以通過軟件進行交流和溝通,真正做到全天候的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豐富實踐教學模式,引導學員踐行十九大精神。實踐教學除了傳統的參觀教學之外,還可以不斷拓展,充分發揮學員學習的自主性。比如針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可以組織學員分組進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并做匯報。針對當前的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可結合學員專業,擬定相關辯論議題,深化學員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還可從基本原理出發,讓學員分組進行話劇扮演,從故事中講述觀點,啟發人生。結合軍隊院校的軍事特色,還可組織學員深入到基層部隊感受轟轟烈烈的強軍實踐,自覺踐行強軍目標,從而實現學員對十九大精神的內化。
(作者單位:海軍軍醫大學人文社科部, 上海 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