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雅
摘 要:新常態背景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反腐敗工作,對腐敗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反腐敗斗爭形成了壓倒性態勢。同時,高校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高校腐敗案件頻發,腐敗行為涉及多個領域,并趨于形成利益圈子的態勢。針對這種問題,有必要從頂層制度設計上整合高校紀檢監察力量,成立由省級紀委領導和省級教育紀工委領導為主要負責人的聯合辦案組,通過完善監督舉報,選人用人等工作機制有效遏制腐敗心理、腐敗行為的滋生,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紀律保障。
關鍵詞:高校;腐敗;紀檢監察;結構調整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推動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高校中部分干部在科研、干部選拔任用、作風建設等方面腐敗案件時有發生,暴露出在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不足。在新常態下,高校紀檢工作應該不斷完善機構設置、舉報機制、監督機制和用人制度,通過頂層制度設計,整合高校紀檢監察力量,有效遏制高校腐敗心理、腐敗行為的滋生,推動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執紀問責的制度化、常態化。
一、高校腐敗的突出特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高校獲得了較多的辦學資金,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受一些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部分高校出現了重經濟效益輕教書育人的傾向,部分高校領導干部出現違規違紀甚至犯罪行為。近年來,高校違紀腐敗案件頻發,且呈現主體趨多、領域趨廣、性質趨重的態勢。
1、高校腐敗案件主體增加
部分高校領導、干部、教師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思想觀念上發生變化,面對各種誘惑時未能恪守廉潔這一底線,產生了違規違紀行為。尤其是在黨中央巡視組在高校巡視期間,很多違規違紀行為被舉報和揭發,通過紀檢監察機關查實,高校腐敗案件數量顯著增長,據《法制日報》記者統計,僅2016年,通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的高校領導干部違規違紀信息達27人,其中,不僅有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和地方院校,還包括本科、專科和職業院校等,高校腐敗主體顯著增加。
2、高校腐敗行為涉及領域趨廣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多,但高校未能及時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高校的快速發展與管理體系滯后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隨著高校擴招,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腐敗現象逐漸由招生、基礎建設和物資采購等重點領域向科研經費、學術誠信、校辦企業和干部選拔任用等多領域蔓延,基本涵蓋高校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形勢嚴峻。
3、高校腐敗行為呈現集體腐敗現象
部分高校在干部任用選拔時不講組織原則,而是講站隊,提拔信得過的同僚擔任學校領導,還有部分高校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在高校管理中構建利益圈子,形成利益鏈條,導致高校出現從個別腐敗現象向集體腐敗方向發展。在高校腐敗案件中,一旦這些領導掌握了某些權利和資源,社會和高校利益鏈條將通過各種方式與他們建立關系,打通行賄渠道,他們也將通過利益交換維護利益圈子,一旦領導腐敗行為被揭發,往往會牽出一系列腐敗問題,產生高校集體腐敗的現象。
4、高校一把手腐敗現象有所增加
高校一把手作為學校的負責人,在高校中位高權重,因此,極易出現腐敗問題。部分高校主要領導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等黨政一把手,在學校管理中獨攬大權,在重大事項的決策中存在利益輸送等腐敗行為,而高校上級主管部門對高校監督管理相對滯后,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與其他高校腐敗案件相比,這種腐敗案件一般涉案金額比較大、涉及項目較多,且存在較大的危害性。例如,由于高校腐敗行為,導致國家科研資金流失,形成高效“吃”科研經費的“潛規則”,帶壞高校科研和教育風氣,導致學生耳濡目染不正之風,進一步影響了社會環境,對社會主義建設造成惡劣的影響。
二、高校紀檢監察力量整合路徑探討
十八大以來,國家采取多項措施懲治腐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風,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結合高校運行模式和實際情況,應首先從頂層制度設計入手,充分發揮上位監督優勢,成立省級紀工委為主導的高校紀檢辦案工作組,整合紀檢干部和辦案經費,規范和明確工作職能,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1、建立高校聯合辦案工作組
針對目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滯后、紀檢工作開展難度大的現狀,應建立由省級紀委領導、省級紀工委領導主導的高校聯合辦案工作組,充分發揮上位監督優勢,整合高校紀檢隊伍,強化紀檢監察職能,從而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威懾力,有效預防和處理腐敗現象。在組織方面,工作組應以省級紀委領導負責,由省級紀工委組織管理高校聯合辦案工作組,構建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垂直管理體系,實現高校紀檢組織統一領導、統一職責、統一管理和統一保障,從而形成具有強大戰斗力的紀檢隊伍。從制度設計上,工作組應將分散的紀檢干部重新整合,由單打獨斗向團體作戰轉變,充分發揮紀檢職能的拳頭優勢。在接到紀檢任務后,由工作組對違紀行為進行調查核實,避免受到涉嫌違規違紀行為高校領導的干擾,從而提高對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有效遏制高校腐敗現象的滋生。
2、完善高效的信訪舉報機制
信訪舉報是高校違規違紀線索的重要來源,也是查處高校腐敗問題的關鍵因素,通過對高校信訪舉報實行歸口管理負責制,建立高效的信訪舉報機制,不斷提高信訪舉報工作水平。通過建立以省級紀委、紀工委共同領導的聯合工作組,指派專人負責舉報平臺信訪件的受理工作,對受理的信訪舉報案件,實行限時辦結制,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信訪舉報反映的情況進行核實,確保信訪舉報工作及時處理。在聯合辦案領導小組下設信訪舉報中心,統一受理高校違規違紀行為舉報,同時,安排專人在各高校受理信訪舉報;為進一步拓寬高校信訪舉報渠道,應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建立多種類型的舉報平臺,如舉報電話、郵箱、網站、開發手機應用等,并向社會公布,便于廣大高校教職員工、學生對高校腐敗問題和現象進行舉報和監督。
3、 健全第三方紀檢監督機制
為確保紀檢工作的公正性,高校紀檢監察聯合工作組應勇于接受內、外部監督。在工作組內部,應建立內部監督機制,鼓勵工作組成員對其他成員進行監督,針對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核實,一經核實及時進行處理,確保紀檢監察工作組的純潔性。在工作組外部,應構建第三方監督機制,由工作能力出色、具有較高威信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擔任監督委員會委員,對紀檢監察工作組的辦案工作進行監督,定期對紀檢結果進行審核,聯合工作組每年向上位部門匯報紀檢工作情況,通過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對高校紀檢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
4、完善紀檢干部選拔任用機制
為避免在紀檢隊伍內部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高校紀檢干部的任用和選拔應以工作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硬性指標,確保選拔的科學性和和合理性。高校聯合工作組應建立組長負責制,在高校選拔紀檢人員擔任組長,建立紀檢工作記錄,對紀檢干部的工作能力進行科學考核與評價,激發高校紀檢干部的積極性,使其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充分發揮高校紀檢監督執紀問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文沛先,吳萬友,宣萱.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基于“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視角[J]. 文教資料,2017,(18):159-160+207.
[2]高衛東. 關于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128-130.
[3]馬培孜. 關于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幾點思考[J].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5-6.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