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菊
【摘要】目的 對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研究;方法 將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診斷治療MHD患者82例的化驗結果、透析時間、用藥依從性以及鈣磷代謝相關知識進行調查,并將結果進行歸納整合。結果 患者血磷的達標率為34.15%,高磷血癥患病率明顯高于DOPPS4的數據,血鈣達標率為80.48%,高于DOPPS4的數據,IPTH達標率與DOPPS4相當,IPTH達標率31.7%,且只存在4例患者三項指標都達標。高磷原因分析為51.2%的患者有進食高磷飲食的習慣,25.6%患者每周2次透析不充分,18.3%的患者口服磷結合劑依從性差,4.8%的患者認為自己能夠完全聽從醫務人員的建議合理選擇食物。結論 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發生率相對較高,造成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飲食、透析、藥物等造成的。
【關鍵詞】血液透析;鈣磷代謝;橫斷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R69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02
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就是鈣磷代謝紊亂,相關臨床實踐指南對慢性腎衰竭患者從礦物質、骨代謝異常等對其進行評定。鈣磷代謝的紊亂進行有效控制能夠改善MHD患者后期的治療效果。本文通過對鈣磷代謝紊亂的相關現狀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對其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為了更加有效的實施預防提供相關數據,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理出我醫院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診斷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的臨床資料。入選標準為自愿入選,年齡在18歲以上,透析齡在三個月以上,且每周進行2次及以上的透析,存在精神障礙、老年癡呆以及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的患者不予以參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本次研究是橫斷面研究,調查內容分為三個部位,首先是對患者身高、年齡、體重、對于患者開始透析的時間,每周透析的總時間以及透析膜的面積,以及每天所服用的藥物劑量都進行數據記錄。第二部分是對患者鈣磷代謝的相關知識進行行為調查問卷,對每個部分的知識都進行問題的設置。第三部分是對血鈣,血磷以及全段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進行化驗,觀察其結果,并與DOPPS4結果對比。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生化指標標準
血磷1.13~1.78 mmol/L,血鈣2.1~2.50 mmol/L,甲狀旁腺素150~300 ng/dl。
2 結 果
2.1 高磷原因分析
患者的高磷原因分析如表1。
2.2 鈣、磷、iPTH狀況
患者的鈣、磷、iPTH狀況,兩組數據的差異明顯(P<0.05)。如表2。
2.3 回歸分析
經院方接待患者并進行治療后,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男54例(65.9%),女28例(34.1%),年齡50.23±25.36歲,透析齡在56.36±52月,平均每周總透析時間為9.26±1.25小時。
3 討 論
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82例,患者血磷的達標率為34.15%,高磷血癥患病率明顯高于DOPPS4的數據,血鈣達標率為80.48%,高于DOPPS4的數據,IPTH達標率與DOPPS4相當,IPTH達標率31.7%,且只存在4例患者三項指標都達標。高磷原因分析為51.2%的患者有進食高磷飲食的習慣,25.6%患者每周2次透析不充分,18.3%的患者口服磷結合劑依從性差,4.8%的患者認為自己能夠完全聽從醫務人員的建議合理選擇食物。高磷主要為飲食不當所致,控制飲食中磷的攝入是控制高磷血癥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增加透析時間充分透析、增加磷結合劑治療依從性、高通量透析、定期行血液透析濾過及血液灌流等也是控制高磷血癥的措施。
綜上所述,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外,更需要注意加強飲食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掌握高磷的具體食物控制好飲食中磷的攝入,掌握關于高磷代謝的相關知識,加強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建立,從思想上讓患者重視,養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倡導患者學會自主將磷結合服藥原則合理運用,控制體內的鈣磷代謝正常循環,對血透患者身體的恢復有重要作用,是對自身健康意識的培養,是改善身體狀態的出發點,需要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子健.關于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臨床診斷方法及臨床探討[J].醫學技術,2015,(10).
[2] 周自康.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判斷鈣磷代謝是否正常化[J].中華醫學研究,2016,(11).
[3] 王志利.淺析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醫院衛生管理,2016,(1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