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桂芬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過程中不斷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教學中的主要戰略問題。高中歷史課堂作為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高中歷史作業是其的一種延續方式,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老師們給予重視。老師們可以通過高中歷史作業得到相應的教學回饋,以之作為教學的依據。因此,高中歷史作業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經過恰當的方式提高歷史作業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當前,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課程、教材和教學方式的改革,但是關于高中歷史作業的改革力度尚存在欠缺,導致高中歷史作業的質量不高,對學生的作用也存在欠缺。文章將對高中歷史作業改革進行適當的探究,以期為學生的作業質量進行適當的改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作業;改革
1.重視歷史作業的設計
在高中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歷史老師也會布置一些家庭作業讓學生完成,適當量度的作業對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十分有幫助。其中一些設計的質量高的歷史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歷史水平,提高能力。在進行歷史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相關設計。
1.1內容緊扣教材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在歷史課堂結束之后,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太多,并且相關的作業不能單純的重復教材中的知識。老師設計的作業應該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定的深化和強化作用,對學生有強化訓練的作用,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
1.2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以往傳統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作業認知上,對作業的探究功能及價值功能的重視程度存在欠缺,只是單純的將作業定義為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機械的完成一些作業,通過不斷的重復,讓學生準確熟練的記憶相關的知識,以期在歷史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社的長遠發展,這種作業不僅無效,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可以將那些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設置成小論文的格式,讓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意見,內容可以多種多樣,或者抒發自己的意見或者整理相關的知識。老師利用平時的講課時間選取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討論,抒發自己的觀點。
1.3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
在進行歷史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的合理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不同深度和廣度的學習資料。相同的知識點,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給予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自己的基礎上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學習收獲。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習能力優異,學習態度認真、知識點掌握快的學生,對這類學生我們要適當的減少知識性作業的份額,增加設計探究型作業的比例。對一些自覺能力弱、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設計更加簡便的作業,比如填空和問答題的形式。
2.重視對作業的檢查和批改力度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的是歷史作業形式主要有兩種:記憶型作業和書面型作業。存在一部分老師,在布置記憶型作業以后不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一些學習自律性較強的學生會按時的完成這種作業,而學習不夠自覺、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則不會完成這種作業,因此,這種作業就是一句空話。為提高這種作業的有效性,老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對學習效率好的學生進行一定的鼓勵,而學習效率差的學生則進行相應的批評和教育。
當前,存在一定的學生完成書面型作業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題海,但是題目較為粗糙,學生重復練習,產生厭倦的情緒,甚至出現拒收的情況。當學生交作業之后,老師的回饋也很簡單,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閱”。這種簡單的反饋使學生失去興趣,甚至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越來越不認真,導致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未能實現。
此外,老師應該重視對歷史作業的批閱。只有老師在批閱的過程中端正了態度,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成果被重視了。不論努力的結果是好是壞,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老師的評語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及時性評價、多樣性評價、科學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在作業的評語中,老師應當主要以激勵性評語為主。適當的稱贊和表揚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因此,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采用較為可觀的評價方式進行作業批改。對作業質量好的,老師要予以表揚,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作業質量低的學生,老師要進行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的疑惑得到恰當的解決,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對于獨立學習并且態度好的學生,要進行較高的表揚,給予他們信心,讓他們找到堅持的動力;對于在學習上有困難,但仍堅持自主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應該進行表揚,讓他們找到學習自信,并將這種學習態度保持下去。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作業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彰顯,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進一步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將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老師的評語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及時性評價、多樣性評價、科學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在作業的評語中,老師應當主要以激勵性評語為主。
3.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作業作為歷史課堂延伸的一種形式,作業的有效性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老師要重視歷史作業的有效性,按照教程的安排,對課堂的內容和相應的問題進行恰當的安排其,提高課堂作業的靈活性。以此方式,獲取良好的高中歷史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燕.高中生厭倦歷史作業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梅文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有效作業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3]劉景林.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的普適性與特殊性[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薛昭力.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