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亮
[摘要]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項,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與整體質量,對于建筑工程項目順利完成施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中施工管理的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提出加強施工管理的措施,促進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施工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工業建筑 民用建筑 施工管理 發展
一、前言
就目前來看,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建筑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是我國建筑事業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狀況,直接影響著建筑事業的整體發展;因此,建筑企業在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工程建設中,要重視施工環節的管理。目前,我國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與整體質量,如何解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建筑節能必要性
節能源于全球性的能源危機,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動力,但是它又是有限的,存在枯竭、用完的時間。我國當前能源形勢十分嚴峻,能源高速生產,煤、電、油、運持續緊張。我國建筑規模巨大,發展迅速。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積大于各發達國家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積之和,我國正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建造高耗能建筑。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了人們對建筑熱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采暖和空調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也促使了居民家庭家用電器品種數量日益增多,家用熱水明顯增加。這些都造成了建筑能耗的快速增加,帶來了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等許多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發展是硬道理,建設要繼續,環境要改善,生活質量要提高,出路就在全面推進建筑節能。
三、建筑節能技術原理
(一)影響建筑節能的幾個建筑因素
(1)建筑物體形系數:建筑物體形系數愈大,其傳熱量也就愈大。從建筑節能的觀點出發,毫無疑問應盡力減小建筑物體形系數。
(2)窗墻面積比開窗面積增大,會增加傳熱耗熱量和空氣滲透耗熱量,對建筑節能不利,理論上應盡可能降低窗墻面積比。然而,窗墻面積比還受建筑立面、室內采光、通風因素控制。因此,建筑節能設計中,應針對不同地區的環境和習慣區別對待,不宜過分縮小窗墻面積比。
(3)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為了降低冬季采暖能耗,還是為了降低夏季空調制冷負荷,建筑物朝向均宜采用南北向或者接近南北向,盡量避免東西向。
(二)民用建筑節能技術措施
(1)墻體節能:墻體節能,關鍵要降低墻體傳熱系數值。目前墻體節能措施主要有:單一材料外墻,指采用保溫、隔熱性能較好的材料所做的外墻;保溫夾心復合墻,指把保溫材料放在墻體中間,形成夾心墻;外墻內保溫,指在外墻內側增加保溫措施。有貼保溫板做法、粉刷石膏做法和聚苯顆粒膠粉做法等;外墻外保溫,指在外墻外側粘結保溫層,并在保溫層的外側抹聚合物砂漿、加網格布和做飾面層。
(2)門窗節能:門窗能量損失方式主要是輻射、對流、傳導和空氣滲透,輻射是門窗能量損失的主要方式。提高門窗節能效果的技術措施主要有:重視門窗的節能設計,尤其要綜合考慮好門窗朝向和窗墻面積比;合理選用原片玻璃,控制通過門窗的輻射傳熱;改進中空玻璃間隔層氣體性能;優化節能窗框材料,進一步改善窗框密封性能。
四、建筑節能經濟原理
政府:節能、環保,利于國家今后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政府要自上而下地推動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
房地產商:房地產商開發節能建筑是否有成熟的節能技術支持和有利可圖是至關重要的。一般而言,房地產商可以從以下幾點獲得良好的效益:節能建筑圍護結構重量輕,減輕了荷載,在地基和基礎上節省了費用;節能建筑室內熱環境好,相應減少了鍋爐、空調等設備和場地的投資;試點先行可以得到國家經濟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優惠。
業主:在現行體制下,由于各方面的政策法規和相應的技術沒有跟上,節能建筑的吸引力并不高,業主只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只有將業主的經濟利益和建筑能耗切實的聯系起來,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推動節能建筑的發展。節能建筑能使業主獲得如下好處:舒適健康的居住工作環境;日后維持費用低;節能建筑墻體薄,在建筑面積相同的情況下擴大了使用面積。
對我國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的建議:繼續加強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充分發揮專項基金的調控作用,促進墻體革新工作的快速健康發展;對于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房地產商可以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對于達到節能標準的建筑適當減免市政配套設施費;經過認證合格的節能門窗、保溫隔熱材料減半征收增值稅;制定可行的鼓勵太陽能、地熱、風能和生物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應用的經濟激勵政策。
五、建筑節能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節能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立法是推進建筑節能的根本。
(2)深化供熱體制改革,理順熱價。只有堅持供熱的商品化、市場化,才能徹底改變寧可欠熱費、降低供熱質量。也不愿建設節能建筑的情況。為此,我國應加快推行小區采暖系統分室調控室溫和熱量按戶計量收費的技術和管理政策。
(3)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與新建筑相比,既有建筑總是占絕大多數,能耗要高得多,只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取得成效,全國建筑能耗才能大幅度降下來。
(4)推動建筑節能技術進步。不少開展建筑節能的地區,反映建筑節能技術選擇困難,為此,要盡快開發并形成不同地區不同建筑適用的多種建筑節能配套技術。同時,大力推進太陽能、地熱、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5)不斷建造節能示范建筑。真正好的節能建筑示范效應很大。要求各地年年建造節能示范建筑、示范小區。示范建筑不能只是房地產商的賣點,而要在該地區真正起到引領建筑節能技術潮流的作用。
(6)規范建筑拆除。延長使用年限。
(7)建立節能產品認證和節能建筑認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