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評價指標有凈利潤、每股收益、資產收益率、股東回報率等等,由于其可直接從公司財務報告中獲得,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營績效,因此被廣泛使用。但是這些傳統指標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權益資本成本的存在或未包括資本成本在內,使銀行價值創造的計量有所扭曲[1]。1982年思騰思特公司(Stern & Stewart)提出經濟增加值(economic added value,簡稱EVA)概念并持有EVA商標;1991年斯特恩首次系統地闡述了EVA的框架。EVA是在考慮企業資本的機會成本的基礎上經過多項會計指標調整后計算而得,其矯正了扭曲的財務報表指標,能夠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價值創造。因此引起了全球會計理論界和企業實務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測算實證檢驗我國主要上市商業銀行EVA及其影響因素。
EVA作為一種新興的評價商業銀行績效的方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們的重視,由此也產生了大量關于EVA績效評價優勢及其驅動因素的理論與實證研究。Zheng(2014)選取了中國12家上市銀行2006-2011年的年度數據,采用CAMEL分析法與面板回歸分析法,研究了中國上市銀行EVA績效評價以及影響EVA績效評價指標的因素[2]。Opoku等(2014)等運用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了加納上市銀行中資本結構與銀行EVA績效之間的相互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銀行的資本規模與銀行EVA績效呈現負向相關關聯[3]。
陳瑩(2008)運用EVA指標對我國11家商業銀行2001-2007年的經營績效進行比較分析,結論表明銀行創值的EVA主要來自于資產規模擴張和貸款規模的增長[4]。馬妍(2009)認為構建EVA財務分析體系應當從這些財務指標入手層層分解,找出影響這些財務指標的價值驅動因素,形成完整的價值體系結構[5]。賀湘和張子躍(2013)通過計算16家上市商業銀行2011年的EVA與REVA值,研究了EVA每股價值與實際股價的相關關系[6]。郭代和劉呂科(2014)通過建立EVA銀行績效指標體系,深入研究了EVA績效指標對于商業銀行市場價值波動的影響,認為基于經濟資本視角計算的EVA比基于傳統賬面資本視角計算的EVA與商業銀行的市場價值波動具有更高的相關性[7]。
根據EVA的定義即稅后經營業利潤與經濟資本成本的差額,計算公式為EVA=NOPAT-CAP×WACC,其中NOPAT代表稅后凈營業利潤,CAP代表資本總額,WACC代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因此衡量EVA的關鍵在于對NOPAT、CAP、WACC三個指標的界定與計算。
EVA為絕對指標,它能夠衡量不同企業不同部門的績效,但是不能反映規模影響,因此有必要將EVA轉化為相對指標,在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指標EVA回報率(REVA):
REVA=EVA/CAP
本文研究EVA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銀行內部因素,包括流動性的指標、資產質量指標、運營效率指標等等。
(1)不良貸款率(BLR),即不良貸款額度占總貸款的比重,若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越低,則盈利性資產就越多,那么商業銀行能夠盈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應的其EVA表現也會越好。因此該指標通過反映銀行資產質量的高低,來反映銀行EVA的表現好壞。
(2)流動資產/流動負債(LR)代表流動性管理指標。為避免無力償還(破產)問題,銀行會經常持有一定的流動資產,可以容易的轉變為現金。該比例越高則流動性越強,抵御流動性風險的能力也越強,但是流動資產生息能力較差,因此會降低銀行收益。
(3)權益資本/總資產(LEV)衡量銀行資本充足度。EVA是一個既考慮收益又考慮了風險的綜合性績效指標,權益資本顯然構成銀行經濟資本的主要部分,資本越充足,資本成本也越高。因此,資本充足度對銀行EVA起到雙向影響。
(4)成本收入比率(CBR)表示銀行各項費用及管理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可用來反映銀行在經營支出中的效率,可以預期成本增加會導致利潤下降,從而使EVA值降低。
(5)銀行規模(SIZE)用總資產的對數形式表示。根據陳瑩(2008)的實證研究結果,銀行規模對銀行EVA起正向的作用,且影響非常顯著。
本文數據均來源于2008-2016年各商業銀行的年報,樣本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11家主要上市銀行。
為研究我國商業銀行EVA與銀行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杠桿、經營效率及規模等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及影響程度,選擇了以下變量,并提出因變量與各自變量之間關系的假設,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影響因素的代表指標及影響預期
表2是11家樣本銀行2008-2016年年報中相關數據進行的描述性統計。具體分析如下:

表2 我國商業銀行EVA影響因素的描述性統計
(1)績效指標。本文用EVA衡量銀行經營績效,EVA值越大說明銀行創造的額外收益越多,經營績效越好,這是一個絕對績效指標。全部銀行的EVA回報率均值為10.14%,國有銀行均值為12.64%,高于股份制銀行8.71%的資本創值水平,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國EVA回報率與銀行規模正相關。
(2)資產質量指標。不良貸款額度/貸款總額均值為1.13%,其中國有銀行均值為1.33%,明顯高于中小股份制銀行均值(1.02%)。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國有行的不良資產高于股份制銀行。
(3)資本充足度指標。樣本銀行的資本與總資產的均值為11.99%,對于國有銀行而言,其資本充足率已達到13.87%。而股份制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均值為11.20%。
(4)流動性比率指標。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比率較高,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指標的均值為43.91%,其中股份制銀行的流動性指標均值44.75%,高于國有銀行42.43%。
(5)經營效率指標。各項費用及管理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均值為31.64%,較為適中,其中股份制銀行均值比國有銀行均值高出約3個百分點。
基于前文分析,設EVA回報率是這些預期影響因素的函數,則有:REVA=f(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資本充足率,經營效率,銀行資本規模)
基于上式以REVA為因變量,違約風險指標(NCO)、流動性風險指標(LR)、資本充足指標(LEV)、經營效率指標(CBR)、規模(SIZE)為自變量,對面板數據的一般模型進行估計。
REVAit=β1it+β2it*NCOit+β3it*LRit+β4it*LEVit+β5it*CBRit+β6it*SIZEit+εit
其中t代表時期,t=2008,2009,…,2016;i代表銀行,i=1,2,…,1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銀行自身的幾個因素如何影響其績效,所以選用以EVA回報率為被解釋變量,CBR、LEV、NCO、LR、SIZE為解釋變量的多元回歸方法。本節內容首先是對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程度進行檢驗,同時檢驗自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考察多重共線性和異方差是否存在。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回歸模型。
(1)相關性檢驗及分析

表3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
表3給出了所有變量之間的兩兩相關系數,可以看出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自變量與自變量之間有部分系數較高,我們判斷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由表2對各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特征分析可看出,數據可能存在異方差。因此在做回歸時應考慮消除這些存在的問題。
(2)回歸結果及分析
回歸前,先進行假設檢驗,一般而言,面板數據可用固定效應(fixed effect) 和隨機效應(random effect) 估計方法,即如果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則利用虛擬變量最小二乘法(LSDV) 進行估計;如果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則利用可行的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 進行估計。本部分將用用eviews8.0進行回歸,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并且使用廣義最小二乘法模型修正異方差和自相關問題,檢驗我國商業銀行EVA的影響因素,尋找REVA與各影響因素的關系。

表4 我國商業銀行EVA決定因素回歸結果
注:*,**,***分別表示在10%,5%,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
所有回歸結果及相關檢驗見表4。可以看出該模型的D.W值較高,表明存在自相關性的可能性較小。回歸結果基本令人滿意。
銀行資產質量與REVA關系顯著為負,且影響系數較大。NCO比值越小,證明資產質量較好,對銀行資產的損毀也越少,從而對銀行創造價值產生正的影響。這一實證結果驗證了前文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銀行流動性指標(LR)為正,與研究假設相反,這可能與EVA指標本身性質有關,EVA是考慮了風險的綜合性指標,流動性比例越高,則流動性風險越小,風險減少對銀行而言意味著預期損失也會減少。
但是資本充足度(LEV:股權與總資產的比值)與REVA成反向關系,與預期相反,陳瑩的研究結果為正向影響。事實上,在進行逐步回歸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過程中,LEV的系數均為負值,這可以從EVA的計算公式或者定義進行解釋,銀行權益資本越多則其資本成本也越大,顯然會使EVA減少。
銀行的經營效率或者說成本管理與REVA關系顯著為負,符合預期。銀行規模與REVA在10%水平上統計顯著為正,與先前的預期一致,規模取對數后其影響系數為1.62%左右,因此從這個結果來看規模的變動對銀行的績效影響是較大的。我國銀行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利差,一般而言貸款規模越大,生息資產也就越多,其利息收入也越多,在這種情況下資產規模大的銀行其貸款規模也相應較大,從而對利潤收入產生影響。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討我國商業銀行EVA的影響因素,通過運用11家商業銀行2008-2016年的有關數據檢驗EVA與影響因素的關系。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結論。
(1)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對EVA創造有正面影響,且在10%水平下統計顯著;流動性比例可能對EVA也產生正的影響。(2)資本充足度和資產質量對EVA影響顯著為負。(3)銀行的經營效率或者說成本管理與REVA關系顯著為負,規模的變動對銀行的績效影響是較大的。
但應注意的是本文所估計模型的擬合優度為60%左右,并不是很高,這可能是忽略掉了某些對EVA有解釋能力的因素,如公司治理結構、銀行創新業務對銀行收入影響逐漸增強等等,以及一些銀行自身之外的因素,如所占市場份額、宏觀經濟形勢等。就政策含義而言,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監管當局對銀行風險管理要求逐漸加強,商業銀行有必要建立適當的績效評價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與EVA相適應。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湖南 長沙 410005)
[1] 周行健.基于價值創的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研究. 湖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2] Zheng X.,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Value Added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isted Banks In China [J].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Economics,2014,6(1):103-118.
[3] Opoku E. F.,Adu J. K.,Anarfi B. O.,The Impact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Banks on the Ghana Stock Exchange[J].Social and Basic Sciences Research Review,2014,1(2):74-91.
[4] 陳瑩.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比較與驅動因素分析.金融論壇.2008,(10):47-51.
[5] 馬妍.基于EVA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會計之友.2009(02):97-98.
[6] 賀湘,張子躍.基于EVA的中國上市銀行投資價值分析[J].南昌:金融與經濟,2013(10):59-62.
[7] 郭代,劉呂科.經濟資本視角的EVA與銀行市場價值的相關性[J].北京:金融論壇,2014(1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