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摘要:藝術考古學與藝術學科和考古學科相關,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卻不是簡單地相加。藝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簡單地說主要是古代藝術品。中國畫也即是古代藝術品的一種,藝術考古學的研究與發展對中國畫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中國畫的研究方法也可融入藝術考古學的研究方法中,兩者相互影響,相互發展。
關鍵詞:藝術考古學;美術考古學;藝術繪畫;中國畫
一、藝術學與考古學的關系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的是:藝術學的研究對象是各門藝術的普遍規律;而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實物遺存。
考古物學學的考古發掘工作不斷為人類提供更多的歷史文物,可以幫助人類更為直觀地研究歷史,并為各種歷史假說提供必要的證據,幫助人類越來越準確完整地復原歷史的面貌。利用考古學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準確地鑒定出歷史文物的來源和年代,這在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的界定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考古物學的研究對象雖然是抽象的藝術規律,但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理論不是先驗于實踐而存在的,就是說,藝術的規律是從藝術品的歷史實存中總結出來的,因為所有的藝術品文物都是藝術學研究的客觀物質基礎。藝術的規律要從歷史實存中總結出來。而考古學所做的工作正是不斷地提供有價值的歷史證據。人們所掌握的證據越多,才能越準確而理性地總結出規律性的理論。
二、藝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及其范疇
藝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古代藝術品。古代藝術品的來源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歷代流傳下來的傳世品;另一類是經過科學的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得到的藝術品。傳世藝術品往往是中國古代藝術發展史研究的主要材料。然而,傳世藝術品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是其確切的時代難以認證,給研究工作增加了難度;另一個更突出的問題是,對古代藝術品出于各種不同目的的仿制甚至作偽。許多前代的青銅器、玉器、書畫等藝術品都或多或少地被后人所仿制。因此,傳世藝術品不能成為藝術考古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藝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植根于考古學,是運用科學的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手段得來的。它只是數量、品種眾多的考古學研究對象的一小部分。以此為前提,我們可以通過對已有定論的考古學研究對象的分析,逐漸剝離出非藝術性的物質產品,較為合理地勾畫出藝術考古學研究對象的面貌。
三、藝術考古學與中國畫的關系
中國畫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繪畫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制陶人畫在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紋繪是最古老的繪畫創造。中國繪畫的萌芽、發展到成熟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代。起初表現的僅是原始樸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為上層社會政教服務,同時也反映各時代跌宕的社會風貌與世俗的生活圖景。在這漫長的歷程中,直到人類在勞動過程中創造了實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裝飾布置的時候,才注意到對于畫面的利用,人們在上面所繪制的裝飾圖象,便開創了最初具有畫面構圖意識的先河。這種以創造美為基本特征和主要使命的藝術,它與人類的產生、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是同步的。
藝術考古學研究對象的范圍僅限于古代,在古代繪畫、雕塑和傳統工藝品中,留下了昔日藝術輝煌的痕跡。藝術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個特殊分支,是一門在藝術學和考古學蓬勃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交叉科學,其研究對象既是考古學研究對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藝術學科研究古代藝術產生、發展、演變規律的重要資料,其研究對象是經過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得到的藝術遺跡和遺物,史前彩陶和玉器、商周青銅器、楚漢漆器、秦漢兵馬俑、漢代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六朝青瓷、唐墓壁畫、宋元瓷器,以及綿延千余年的石窟寺藝術等等,都是中國藝術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因此,對藝術考古學研究對象的分類,要以考古學的分類方法為主線,同時參照藝術分類法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
隨著藝術考古的介入大量的實物見證,及西方藝術觀的涌入所帶來的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中國畫的眾多課題,被納入到學者們的研究視野。從而涌現了眾多畫學研究者們,在研究中國畫的同事時,有意識地將藝術考古所得來的成果運用中國畫學的框架中去認識。藝術考古的形成,為我們研究中國畫的起源,提供了許多材料及論證基礎。
藝術考古學的研究與發展,通過刻在料上、青銅器上及繪在陶器上、巖石上的壁畫了解到中國繪畫歷史源遠流長,見于史料上記載的以伏羲氏畫八卦、黃帝畫制服、舜妹螺氏繪影像為最早。早期的繪畫經匠人的再造,直至漢代紙張發明后,畫家用毛筆在紙上繪畫,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中國畫。
藝術考古學中的中國畫的研究與創作方法,形與象通,意與形合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要求。形,指外形、輪廓,是中國畫傳神達意的主要要素。象,指自然客觀存在的萬物形象或作畫者在繪畫作品中創造的藝術形象,即作畫者追求神似而不追求形似,是概括化、藝術化的形。形、輪廓是中國畫造型不可缺少的主要依據,師法自然中的形,經過作畫者思想的提煉和加工,創造“似與不似”之藝術的“形象”,形與象;意,指繪畫作品的思想內容、作畫者的構思設想和創作意圖。中國畫這種通過象形推出作者繪畫作品的內容與想法來融入到藝術考古學中,有助于藝術考古學推斷與研究。就是這樣的沿傳相續,嬗變演進,形成了它的傳統。這種傳統風格和民族的審美需求,又在時代的前進中不斷地得到充實、突破和創新,并又孕育和造就著新的風格的出現,成為華夏藝苑中的瑰寶。
世界級的繪畫大師畢加索說“ 真正的藝術在東方”。中國畫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不僅形成了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而且流派紛呈,高手林立,古老卓越、博大精深的中國繪畫成為世界藝術之林的一面旗幟,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