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筱
摘要:中國特色新經濟詞匯的準確恰當的翻譯,可以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的經濟制度,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本文從目的論出發,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探討了中國特色經濟詞匯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中國特色新經濟詞匯;目的論;歸化異化;英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涌現出的新經濟詞匯蘊含中華民族的特色,這些經濟詞匯的準確恰當的翻譯,可以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的經濟制度,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作。
一、翻譯目的論
1971年,卡特琳娜·賴斯在出版的《翻譯批評的可能性和限制》一書中發表目的論相關主張。賴斯的學生弗米爾將她的思想發揚光大,擺脫了以原語為核心的等值論,而是以文本的目的為翻譯必要準則,創立了翻譯目的論。目的論認為,所有翻譯活動遵循的首要原則是“目的原則”,即翻譯應能在譯入語情境和文化中,按譯入語接受者期待的方式發生作用。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結果決定方法。 而且在翻譯的過程中,還需遵守另外兩個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性原則,連貫性原則指的是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即譯文通順,能讓讀者理解,并在譯語文化以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境中有意義。忠實性原則指原文與譯文之間應該存在語際連貫一致。
二、目的論視角下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的翻譯策略
經濟詞匯具有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具有中國特色,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以目的論為指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可以適當地采用歸化和異化的策略。
(一)歸化策略
中國特色的經濟詞匯英譯的目的是讓外國準確了解中國經濟制度,經濟詞匯的英譯要充分考慮到譯入語接受者是否明白無誤地理解譯文。因此在翻譯時,要盡可能的使這些經濟詞匯符合英語語言的文化價值觀,使接受者可以充分理解中國的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
1.意譯
有些新經濟詞匯是中國根據具體國情而制定,具有唯一性,所包含的內涵往往是英語文化所缺乏的,因此翻譯時可以直接采用意譯的方法,直接有效地傳遞文化信息。
如:“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只對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避免了重復征稅。譯為“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VAT”,如此翻譯,可以使外國讀者一目了然,準確地理解中國的稅收政策的變化。同樣,數字脫貧manipulation of numbers in poverty elimination work,海淘cross-border online shopping,經濟適用房affordable and functional houses,雙創人才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2.套譯
套譯也是一種歸化策略,在中國特色經濟詞匯英譯過程中,既不直譯,也不意譯,而是采用二者折中的方法,采用英語中早已存在的詞匯套用。套譯能夠縮小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消除外國讀者的理解障礙。如在國外有一種車的造型酷似子彈頭,車速很快。中國的“動車”的火車頭就采用“子彈頭”造型,不但造型優美流暢,而且在列車“沖進”隧道時,還能有效減少氣浪和噪音。因此英譯時可以套譯為“bullet train”,更加的形象直觀。
(二)異化策略
因此在翻譯新經濟詞匯時,需要偏離英文主流價值觀,保留中文的語言和文化,達到通過異化策略使外國讀者了解中國經濟特色的目的。
1.直譯
新經濟詞匯的英譯要以目的論為原則,遵循連貫性和忠實性,在翻譯過程中要用最恰當的對應詞來傳達語義信息,保留原詞匯的特色。如“公租房”是指由國家新建或者籌集房源、專門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直譯為“public rental housing”,一目了然。再如:新常態new normal,需求側管理demand-side regulation,單一窗口a single window,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二孩經濟Second-child economy等等。
2.音譯
中國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商標為外國讀者所熟知,涉及到這些的經濟詞匯時可以直接音譯。如:“積分落戶制度中”的“戶”直接音譯為“Points-based hukou system”,再如:雄安新區Xiongan New Area。
3.釋義
直譯或音譯后仍無法使外國讀者準確把握新經濟詞匯的含義,這種情況下,可以附加簡單的文化信息進行說明,以幫助讀者理解。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的表達一是比較簡潔,如:“放管服”,這個詞匯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翻譯時要體現出三個動詞后所接的賓語,譯為“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delegating powers,and improving regulation and services”。再如“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簡稱,應譯為“Shenzhen-Hong Kong Stock Connect”。二是數字縮略詞經常出現,如:
三去一降一補five priority tasks-cutting overcapacity,reducing excess inventory,deleveraging,lowering costs,and strengthening areas of weakness
三公經費 spending on official overseas visits,official vehicles,or official hospitality
結語
在翻譯中國的新經濟詞匯時,要準確把握詞匯的中國特色,應該以目的論為理論指導,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歸化和異化策略,忠實連貫地傳達出原詞匯的內涵,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認知偏頗。只有這樣,才能夠準確無誤地翻譯出這些詞匯,讓世界更加了解正在復興中的中國。
參考文獻:
[1]范勇.《紐約時報》涉華報道對中國特色詞匯翻譯策略之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10,12(5):51-53.
[2]劉亞軍.從目的論視角看中國特色詞匯的英譯[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10(11):119-120.
[3]龐寶坤,楊茜.目的論視角下中國特色詞匯英譯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2015,38(2):84-86.
[4]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目的論視角下漢語新詞語英譯研究
基金項目編號L15BYY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