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芳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帶領我們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當前,面對形式多樣的傳播媒介的出現,信息的傳播速率空前加快,這也就對我們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新聞采集和編輯過程中,要善于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助力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新聞事業“繁榮興盛”。
一、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素質的幾點分析
(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聞戰線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所以,電視新聞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一項工作。 “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是我們新聞編輯工作者的最終目標,基于此,我們需要具有靈活的政治敏銳性,能夠及時察覺黨和人民的發展動向,對于不正確的輿論能夠及時的引導糾正。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才能夠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風格的新聞作品,把新聞輿論工作提升到新水平。
(二)高水平的審美素養
我們的觀眾在觀看電視新聞節目過程中,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新聞信息,也是為了獲得一定的美學感受,這是新時代電視新聞接收者的特點。具體表現在新聞工作者身上,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的高低也決定了新聞節目質量的高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觀看電視新聞節目是對聲音與畫面綜合的感受,這是遠遠超于紙質媒介的感受的,綜合感受更能激發觀眾的觀看欲望。電視新聞編輯會涉及到平面設計、視覺傳達、信息傳播多方面的專業性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以審美素養為中心的,綜上所述,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具備高水平的審美素養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促進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一定的知識素養
我們現在正步入網絡信息時代,信息傳播和文化知識的更新速度空前加快,這就要求我們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具備符合時代要求的知識素養。電視新聞編輯會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經濟、社會、科技、娛樂等,學科滲透性極高。電視新聞工作者在掌握淵博的知識和較高的素養之后,就能夠從容的應對各種意外情況,然后對新聞信息進行合理的編排、整合,使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我們要始終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短板。
二、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能力的探討
(一)采編能力
眾所周知,電視新聞編輯就是通過對新聞信息的采集加以升華的一項工作。那么,采編能力是我們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我認為采編能力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合理的轉變我們的信息采集方式,使用符合大眾需要的采集方法,進而報道能夠反映社會大眾真實生活的新聞,飽含人情味和溫馨感,使我們的新聞作品呈現出平民化的視角。另一方面是我們需要提高觀眾的新聞接收興趣,站在觀眾的視角來考慮問題,我們可以學習當下的娛樂節目的形式,將其亮點運用到新聞節目中,比如《舌尖上的中國》、《朗讀者》等,這些既有文化底蘊,有形式鮮明,可以極大地吸引觀眾的觀看興趣。
(二)組織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會跟各個層面的人發生關聯,也會跟這些人發生利益之間的往來,基于此,組織協調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會電視臺比作一支樂隊,新聞部充當的是指揮,對整個樂隊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編輯部充當的是吹大號者,既接受指揮的指令,又會將指令傳遞給別的部門,我們需要保證完美無誤的完成信息傳遞的任務。我們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的組織好新聞報道,對具有報道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層次的解讀,對國家和人民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進而促進新聞報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