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臣
摘 要:目前國內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也促進了基礎設施系統的不斷完善,其中水利工程作為重要國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關乎民生福祉,因此需強化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以響應時代的號召。文章在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水利工程施工內容及特點,并提出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措施,以期有效指導實際水利工程的施工。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5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09-0146-0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mong which water conservancy as an important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related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times.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actu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點
1.1 水利工程概述。水利工程可實現自然環境水資源的優化調配,并防止洪澇災害,提升地下水及地表水資源的利用率。水利工程依據服務對象可分為多種類型,如農田水利工程(滿足農業生產的灌溉需求,防治旱澇災害)、水力發電工程(將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驅動電機)、港口工程(創造航道通行系統)、城鎮給排水工程(涉及污水處理、居民生活供水等工程)、環境水利工程(生態環境的維護工程)、漁業水利工程(確保漁業生產安全有序開展)以及綜合水利工程等(兼具發電、給排水及農田水利工程的特性)。水利工程具有影響面廣、興利除害等特點,是地方流域規劃的重要內容。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較大,如自然生態景觀、經濟社會發展甚至是氣候條件等,而影響的利弊性及大小均與工程規劃相關,需在施工前系統化評估各類影響因素,做到科學合理的工程施工規劃,統籌兼顧,以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水利工程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1.2 水利工程施工內容及特點。水利工程建設的系統化程度較高,如大壩建設、水電樞紐建設等,多處于偏遠交通不便的區域,施工的地理環境條件較為惡劣。同時,水利工程往往為大規模工程,工程量及施工強度均較大,施工周期較長。總體上講,水利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點:(1)水利工程涉及范圍廣。首先,水利工程施工的占地規模較大,需綜合衡量地域內的水文、氣候、降雨等環境因素、交通因素等對于施工的影響,統籌兼顧,在對于當地環境條件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開展水利工程的規劃與施工,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高效性及合理性,保證工程質量;其次,水利工程建設涉及多類學科領域,如水力學、流體力學、管理科學、氣象學等,為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社會、經濟及生態效益的有效發揮,需對所涉及到的各學科領域進行科學性地組織學習;此外,考慮到水利工程特殊的性質,與其相關的各項法律規范也較多,如《水利法》等規范性文件以及城市建設、環保等綜合性規范,相關規劃及施工建設均需以各項法律法規為基礎展開,管理者需不斷強化對于相關法律規范的學習,嚴格以其作指導,以實現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有效管理及質量控制。(2)水利工程建設區域交通較為不便。水利工程往往選址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而且額外的疏水節流工作也進一步增加了施工難度及強度。(3)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即滿足泄水、蓄水的要求,對于技術規范的依賴性較強,且為避免較大的安全隱患的發生需處理好地基的建設。(4)水利工程施工中影響因素較多,不確定性較強。在較長的施工周期內,項目往往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兩大方面,前者如地震等自然災害,而后者主要取決于施工過程質量管控的方式及成效,質量管控需抓住項目的主要矛盾,不斷優化工程質量管理系統。(5)缺乏統一化規范管理作指導。由于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指導性文件還有待完善,不利于工程的高效管理及科學建設進程。
2 水利工程質量控制影響因素與問題
2.1 人員質量意識薄弱。在工程施工中,存在部分企業過分追求水利工程的效益而不斷壓縮施工周期,忽略了對于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高效控制,甚至不惜以犧牲人力、材料成本為代價獲取工程經濟效益,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施工及管理人員的質量及安全意識較為薄弱,給水利工程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此外,水利施工中質量管理程序的缺失也對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
2.2 不能按照程序進行施工。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多項安全及質量控制相關的規范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存在部分企業缺乏對于規范的深入理解,因此難以以水利工程有效指導工程實踐,施工順序難以滿足規范性施工要求,甚至在招投標等重要的工程環節存在貪污受賄等嚴重違規行為,極大地影響到工程施工質量。在施工前期,存在缺乏對相關建設單位資質的有效審查的現象,而此類單位往往在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以及施工管控、制度建設方面存在較大的漏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效能的有效發揮。
2.3 監理市場的規范性較低。現階段,國內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監理體系尚不完善,監理市場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規范性及科學性較差,難以起到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有效監管與指導作用。同時,從事監理工作的人員缺乏統一化的培訓,專業性素養不高,對于工程質量控制的責任意識不強,綜上,監理工程難以發揮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有效指導與監管作用。
2.4 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我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起步晚于國際發達國家,相關施工與管理技術較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如技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技術創新能力較差、難以運用各類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等,因此,水利工程建設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已成為制約國內水利工程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策略
3.1 提升相關人員從業素質。首先對于工程施工中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及素質引起足夠重視,強化相關施工及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及法律法規意識的培訓,提升其對于工程安全及質量的重視程度,以督促員工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程作業;其次,強化職業技能的培訓,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并逐漸豐富其培訓形式,提升培訓效果,擴展培訓內容,以不斷增強員工的職業素養及專業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職業道德及業務技能等方面;再次,不斷完善并優化工程施工管理體系,通過規范對于施工過程進行有效控制與約束,合理分配人才資源,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養,確保水利工程有序、高效開展,確保工程質量。
3.2 構建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策略。借鑒金融中的信用體系以對于質量控制系統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通過高效化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作為評估個施工單位的信用等級及履約情況的依據,在施工過程中,詳實記錄各單位工程質量、周期、精度安排以及成本控制措施等,不斷督促各施工單位優化質量管控體系,嚴格依據安全及質量規范開展施工作業,以不斷促進水利工程施工行業的良性發展。
3.3 嚴把材料質量關,合理規劃施工進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為提升施工質量控制水平,需開展全過程動態管理,采取宏觀控制策略合理規劃施工進程,在施工前期,強化對于進場物料及機械設備的質量檢測,對于進場材料首先查看其質量合格證,并采取抽樣試驗法檢測其組分及性能是否滿足工程需要,嚴把材料質量關。同時,對于施工全過程建立合同化管理體系,嚴格以合同規范作為施工的有效依據,并關鍵點的施工質量控制予以足夠的重視,以降低其對于水利工程整體質量控制的影響。此外,定期開展施工質量安全研討會,嚴格落實安全及質量責任,以從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效果。
3.4 強化施工工序的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化工程,涵蓋了多項組織任務,因此施工組織的建設對于施工質量的控制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施工中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作為有效指導,并在實際生產施工中有效落實到位,而且強化對于施工工序的管理,避免施工工序與實際需求的矛盾,各項施工任務在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的施工作業。此外,重視隱蔽工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由于此類工程隱蔽性較強,較易被忽視,需在加強工程自檢的基礎上,促進設計與建設的有機統一,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中出現的安全質量問題。
3.5 完善監理制度。監理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內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監理體系尚不完善,監理人員缺乏統一化的培訓,責任意識不強,導致監理工程難以發揮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有效指導與監管作用。為最大限度發揮監理工作對于實際施工過程的指導及質量控制作用,需不斷完善工程質量監理制度,加強對相關建立人員的技能培訓與考核,完善相關評價標準,強化對于監理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加強監督,不斷提升監理體系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對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管理問題需嚴格記錄在案,并提出具體分析及處理意見,以便于審查及評價;此外嚴格控制工程招投標工程,通過有效的監管與整改防止濫用職權、受賄現象的發生,營造水利工程施工的良性發展環境。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效、高質量的水利工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流域規劃的重要內容,因此水利工程具有興利除害的作用,但在實際施工中也存在著對環境影響大、施工不規范以及質量控制不到位等隱患,極大地加劇了工程質量及安全隱患,需積極尋求有效的優化措施。通過系統化評估各類影響因素的影響,做到科學合理的工程施工規劃,統籌兼顧,可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水利工程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相關施工單位、政府管理部門以及監理部門需協同合作,不斷加強對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加大創新及技術研發力度,不斷推動我國水利建設的高效、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玉素甫江·買買提.基于DEM的遙感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20:149.
[2]耿加海.淺談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3:243.
[3]孫國輝.關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突出問題與技術處理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4:262.
[4]楊云彥.南水北調與湖北區域可持續發展[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