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瓊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逐漸提升,也越發注重食品安全問題,人們開始逐漸關注糧油當中農殘檢測技術。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液相色譜法檢測方式逐漸被應用在糧油農殘檢測方面,該項檢測技術具有較短的操作時間,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樣品,在靈敏度方面表現良好,有效作用于農藥殘留檢測當中。文章主要探討分析液相色譜法檢測糧油農殘的研究進展,希望能夠對我國糧油農殘檢測技術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液相色譜法;檢測技術;糧油農殘;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TS20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09-0179-02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nd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residues in grain and o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liquid chromatography has been gradually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grain and oil residues,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a relatively short operating time, for which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I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erformance of good, it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etection of grain and oil resid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grain and oil farmers' residues in China.
Keywords: liquid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 technology; grain and oil residue; research progress
在我國農業生產領域當中,農藥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在雜草和病蟲害去除方面,然而農藥殘留問題對人類健康產生較大的影響。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關注的重要問題,均采取有效措施監督和管理農藥殘留問題,也逐漸出現了較多農藥殘留檢測方式以及各項規范標準等。液相色譜法憑借各項技術優勢廣泛應用在農藥殘留檢測當中。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已經離不開糧油食品,因此需要全面控制和管理該類食品當中農藥殘留問題。
1 農藥殘留研究概況
我國糧油產業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據重要位置,然而在農藥使用量方面排列世界第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農藥殘留限量規定,因此在各項檢測技術方面都處于落后階段。我國糧油使用的農藥主要是除草劑、滅菌劑、防腐劑以及殺蟲劑等。由于在施加農藥時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因此在實際應用期間隨意增加藥物濃度,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現象。
1.1 油料當中農藥殘留的來源
在油料當中農藥殘留的來源主要包括環境,種植,運輸,存儲等方面。在開花前期主要應用除草劑,這樣會增加油料種子的農藥殘留,在油料植物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多次應用除草劑,按照農業規范的相關標準,在收獲油料前兩周需要停止使用農藥,在油脂當中存在的大量農藥殘留主要是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應用的殺蟲劑。環境微生物,時間,溫度等能夠決定油料存儲期間農藥的降解程度。
1.2 油脂農藥殘留檢測
我國在檢測油脂當中農藥殘留時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檢測種類無法全面涵蓋發達國家對糧油當中農藥殘留的限制要求;第二,有部分糧油檢測方法在檢測底限方面不能滿足各項要求;第三: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在檢測技術和樣品前處理技術方面還比較落后。
在未來對農藥殘留研究分析當中,需要針對具體油脂進行分析,全面探討研究農藥殘留降低技術與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還需要從糧油源頭進行控制,全面檢測和跟蹤新品種。在研究油脂加工農藥殘留時不能局限于油脂本身以及加工處理過程,還需要加強管理原料以及副產物等,注重其他毒性污染物的殘留情況。
2 糧油產品農藥殘留的前處理技術
2.1 常規前處理技術
前處理技術主要是針對產品當中的農藥檢測問題的真實性進行檢測,加強注重糧油前處理環節。按照不同的原料需要采用相應的前處理技術對農藥的性質等進行檢測,科學選擇檢測試劑和方法。
農藥殘留的前處理技術主要表現在凈化和提取方面,按照農藥不同的樣品和性質,能夠通過超聲波提取法,索氏抽提法以及振蕩法等進行檢測。由于樣品存在復雜的成分,在提取之后需要進行凈化處理,這樣能夠將樣品當中的干擾雜質去除,在實際去除期間可以采用吸附柱層析法等,通常將硅土,活性炭等作為填充材料。
利用溶劑轉換步驟,這樣能夠化解凈化和提取之間的沖突問題,在提取農藥殘留物當中的油脂時可以將丙酮,正己烷以及乙酸乙酯等溶液混合在一起制作溶劑,之后需要借助于氮氣將提取液進行吹干處理,在使用乙腈轉溶,通過超聲波幫助溶解,這樣能夠分離農藥殘留物當中的油脂,防止提取液當中具有較高含量的油脂影響凈化步驟。
常規樣品前處理方式需要進行多次操作,具有較長的實驗時間,并且在實際操作期間應用有機溶液會危害人體健康并且污染環境,在回收率方面也不理想,出現不準確的檢測結果。所以需要全面改進和創新常規前處理技術,這樣能夠加強農藥殘留回收效率,并且確保得出準確的檢測結果。
液相色譜法和固相萃取法都具有各自的優勢,相比于液相萃取法來說,液相色譜法和固相萃取法聯合方式具有較高的組分回收率,能夠將樣品當中的干擾物質全面去除,便于操作,液相萃取法的柱效顯著低于液相色譜法,所以可以將該項檢測技術應用在具有較大分離處理差異性的化合物檢測當中,給予待測樣品前處理。
2.2 前處理技術的發展
固相微萃取技術的檢測原理主要是通過待測樣品在基體間和萃取相處于不平衡狀態,待測樣品在吸收石英纖維表層的固相涂層。如果有機物質難以發揮,可以結合液相色譜法和固相微萃取技術,這樣能夠對其進行分離檢測。有部分學者將磁性材料物質納入到石英纖維表面,該種檢測方式對氨基甲酸脂 藥物的富集率能夠達到110倍左右,將農藥殘留回收率提升至110%以上,這樣能夠顯著加強分離效果,磁性材料能夠將樣品當中殘留的各類出采集進行富集和萃取,等待完成萃取之后,能夠借助磁鐵迅速分離殘留農藥與吸附材料,從根本上加強前處理效果。
3 液相色譜法檢測糧油農藥殘留
由于液相色譜法檢測技術在操作方面較為簡便,并且能夠實現高效檢測,因此廣泛應用在農藥殘留檢測當中。有部分學者將液相色譜法與固相萃取法結合在儀器對植物油當中的甲萘威等農藥殘留進行檢測,使用正己烷對樣品進行溶解,之后通過乙腈萃取,旋轉蒸發濃縮為干,將甲醇溶液上層樣品到SPE-C18小柱,在洗脫時需要應用90%甲醇溶液,之后需要收集洗脫液并進行過濾處理。提取20L上層樣品進行色譜柱分析,流動樣乙腈與水的比例為17:8,波長檢測結果為280nm。之后應用該種方法提取菜籽油當中的甲萘威,回收率能夠達到88.65%,存在2.8%的標準偏差,大豆油當中甲萘威的回收率達到97.8%,存在3.7%的標準偏差。按照以上檢測數據能夠看出,該種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農藥殘留回收率,在試驗間存在較高的密度。
4 液質聯用技術檢測農藥殘留
盡管在糧油農藥殘留檢測已經廣泛應用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然而卻無法明確未知農藥殘留物質的主要成分。如果在實際檢測期間只應用液相色譜法將無法滿足各項要求,因此在檢測未知農藥殘留時需要采用液質聯用檢測技術,該項技術便于操作,并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有機氯農藥已經被國家列為禁用農藥,大多數昆蟲已經對有機磷農藥產生一定的抗性,所以逐漸增加了氨基甲脂類農藥。世界上各個國家也逐漸提升了對該類農藥殘留檢測要求,因此在對該類農藥殘留物檢測時需要應用適宜的檢測技術。如果在高溫條件下氨基甲脂類農藥容易分解,所以使用氣相色譜法檢測無法得到預期效果,因此在實際檢測期間需要應用液質聯用方式。
有部分學者分析了糧食當中甲硫威等農藥殘留檢測的前處理方法以及液質聯用方式,在實驗之前,碾碎糧食谷粒,之后添加乙腈進行提取,在旋轉蒸發濃縮之后需要應用乙醚和丙酮進行溶解處理,之后需要將其置于氯化鋁固相萃取小柱當中進行凈化處理。在樣品溶解之后需要將上層樣品添加到XDB-C8柱當中,將流速控制在每分鐘0.3ml,之后需要提升甲醇比例并進行洗脫處理,采用正離子掃描方式,碰撞氣流為每分鐘5L,電噴霧電壓為5125V,按照實驗結果顯示,以上分析的農藥在0.1-100g/L當中具有良好的線性形式。
由于橄欖油具有多種功效,因此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需要針對橄欖油建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能夠從根本上確保安全質量。外國學者在提取橄欖油當中農藥殘留物時主要是通過石油醚和乙腈,并且使用硅土小柱凈化,在實際處理期間農藥殘留回收率能夠達到97%以上,將凈化之后的上層樣品置于XDB-C8柱當中,之后應用乙腈進行洗脫處理,質譜溫度在300℃,毛細管電壓為4kV,碰撞電壓為190V,使用該檢測技術得到的線性濃度在0.25mg/kg,檢測限為0.2g/kg。按照以上檢測數據能夠看出,該種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農藥殘留回收精度和靈敏度以及準確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逐漸提升了農藥殘留檢測標準。由于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糧油占據重要地位,因此需要對該類食品建立高效便捷的檢測方法。隨著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出現了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等檢測技術,為了全面提升農藥殘留檢測效果,需要有效結合以上兩種檢測方法,這樣能夠及時高效檢測出糧油當中的農藥殘留物,隨著各項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全面展現出液相色譜法在糧油農藥殘留檢測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蕾.糧油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的檢測[J].現代食品,2017,22(17):26-27.
[2]朱建國.糧油中真菌毒素和農藥殘留多組分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
[3]張寶華,何樹丹.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的檢測技術與方法[J].江西農業,2016,13(05):88.
[4]何少微.液相色譜、液質聯用檢測糧油農殘的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2016,22(01):102-103.
[5]高林,王姣姣,高文惠.多梯度-高效液相色譜-DAD法檢測糧油作物中多種農藥殘留[J].糧食與油脂,2015,28(09):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