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的支教生活已將近兩個月了,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體會到了支教生活的快樂和感動。
2017年8月29日,我積極響應教育局支教精神,來到翟店中心北吳小學,開始進行支教工作。作為支教老師,我深深懂得,不但要搞好我的教學,還要當好使者,加強城鄉教育文化的交流和溝通,為下費學校的孩子們盡我的一份綿薄之力。
在支教的這段日子里,我始終牢記這一神圣職責,努力創設條件,為架起這一教育交流的橋梁而用心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與北吳學校老師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更做到了與他們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一、吃苦在前,勇挑重擔
剛來下費的第一天,我被安排擔任二年級語文、寫字的教學工作,這讓我意識到自我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同時我也告誡自己: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我必須愛崗敬業,關愛每一位學生,今后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得堅持下來,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服從校領導安排,嚴守學校規章制度,牢記自己是一位支教教師,踏實做人,勤奮工作,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跟學生談心,教孩子們善于用心靈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麗和精彩,教他們明是非、辨真偽,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悟學習的重要,從而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在平常的學習中,努力給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說,讓他們在學中思、思中悟,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
二、集思廣益、共同成長
在努力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與北吳學校的老師共同鉆研業務,做到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過和老師們的接觸,老師們身上那種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感動著我。
根據我所教班級的現狀,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以便能對學生進行及時輔導,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我還積極去聽同事的課,虛心向各位優秀老師學習,以便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并及時與授課教師切磋,提出合理的建設,從而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全心投入、無愧我心
面對24位孩子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雙眼,我覺得自己唯有一條路可行。那就是牽著我的孩子們,俯下身子,走進他們幼小的心靈,做他們的燈塔,給他們照亮前行的方向;做好他們的階梯,幫他們登上知識的高峰;做好他們的慈母,時刻鼓勵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做好他們的嚴父,時刻提醒他們: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力爭做一個幸福的支教人。
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十天,可我覺得我已經贏得了24位孩子們的認可,因為他們愿向我傾訴他們所經歷的一切,而我也愿做他們唯一的聽眾,分享他們的一個個“小故事”,與他們已融為一體了。支教的生活是簡單幸福而有趣的。下課的時候總會有那么一群學生圍著你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老師,你的衣服真好看!”“老師,你的聲音真好聽!”“老師,你家是哪里的?”……可愛的孩子們也總在不經意間給你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不知何時書桌上多了一束不知名的小野花,也不知何時你會突然發現辦公室里多了一把紅通通的小野果亦或是幾個已經煮熟的玉米棒…
短短幾十天時間,24位可愛的學生們已經不僅僅把我當做老師了,更是把我當成了親人。從縣城來到農村,剛開始環境還不太熟悉,工作生活都還不太適應,生活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可愛的學生們卻給我了很大的幫助,至今我仍記憶猶新。記得有一天,天特別涼,淅淅瀝瀝下起了雨。那天恰好又是一個周日的下午,我正好要從縣城家里去支教小學。支教的村里交通不太方便,往返縣城的車也少。我已記不清自己到底等了多久才幸運地坐上了去學校的汽車。下車后還要走好長一段路才能到學校,等我到學校的時候我已被雨淋濕,鞋子已經濕透。等我打開辦公室門的時候發現屋里更是一片狼藉,由于學校地處半山腰上,因此風格外得大,肆虐的狂風吹開了本就關的不太嚴的窗戶,趁虛而入的雨水無情地打濕了床上的被褥和辦公桌上的書、作業。理智告訴我要趕緊生爐子,來不及過多的猶豫匆匆在廚房里夾來煤球,將爐子生著。一看飲水機上的水桶里一滴水沒有。正準備去打水,突然看到兩個學生跑了過來,一把奪過水桶,一溜煙地跑了,“老師,你先歇會兒,我們幫你打水!”“你倆慢點!路滑!”我話還沒有說完,他倆早已跑遠了。我在屋里開始了緊張的忙碌,等我把一切收拾完備仍舊不見他倆露面。等了許久,兩個小家伙才氣喘吁吁地抬著一桶水站在屋子門口,衣服早已被淋濕。看到兩個孩子真摯的表情,我瞬間被感動了,淚水早已縈繞在眼眶。類似這樣的感動還有很多很多。雖然已經離開了支教小學,但每每想起這些感動的瞬間,我都會覺得很幸福。再苦再累,我覺得非常值得。
這次支教經歷雖然短暫,但它必將對我今后的工作生活產生重要影響。今后,我可能還會有許多支教經歷,還要經歷很多風雨歷程,但我堅信,我會一如既往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無愧我心!
作者簡介:賈文平,1972年10月出生,山西稷山縣人,稷山縣城區中心校西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