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
【摘要】自加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全世界掀起了一場以跨國公司為主導、以“強強聯合”為特點的第五次并購浪潮。并購的核心問題是企業估值,而企業估值的重點則在于如何選擇和使用適當的估值方法。近日,筆者有幸邀請到月航咨詢創始人、原上海易界合伙人王歡先生,為我們介紹國內外企業并購中傳統的幾種評估方法和他自己創新的大數據估值分析系統。他表示,月航咨詢將繼續致力于優化智能化并購系統,助力海內外有并購需求的買賣雙方完成交易。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并購在全球范圍內一直是風云迭起,并購已成為企業擴大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并購的核心問題是企業估值,而企業估值的重點則在于如何選擇和使用適當的估值方法。據了解,從國外到國內,在并購投資領域中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比較成熟的有現金流折算法、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三種,那么,這三種評估方法都有哪些優缺點呢?有沒有改進的余地呢?近日,記者有幸請到月航咨詢創始人、原上海易界合伙人王歡先生,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國內外并購中幾種企業估值方法的優缺點,他創新研發的大數據估值法的特點及應用情況,以及月航咨詢的未來技術方向。
王歡介紹,估值作為并購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目前應用較廣的有現金流折算法、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三種方法。
現金流折算法被認為是最科學的估價技術,以企業內在的價值為參考,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并進行折現得到目標企業價值。這種方法要對企業現金流做出合理的預測,包括全面考慮影響企業未來獲利能力的各種因素,其次就是選擇合適的折現率,要考慮到不同國家宏觀經濟和不同行業的特點。如何客觀、公正地對企業未來現金流和折現率做出合理預測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不僅僅要依賴于資深投行人士的相關行業經驗,同時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手動的搜集數據來分析。
而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是從企業外的市場中找到估值的方法。可比公司法是指投行在活躍的市場上,選擇一個與目標企業有著相似的核心業務、財務特征、經營年限、業務驅動因素及風險等方面的公司來做可比公司,再以這些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用EBITDA倍數法、市盈率法(P/E)、市凈率法(P/B)等比率作為乘數來反推出目標公司價值。可比交易法是搜尋市場以前類似的標的在被收購時體現的各種乘數來倒推目標企業的價值。這兩種估值方式雖然比現金流折算更直觀一點,但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可比企業和可比交易本身也是個難題。因為看上去很相似的企業,由于各自商業模式的差別,或歷史交易的時點不同,所在行業自己也有波動周期,都不見得真正的可比,還是要依賴于投行專業人士多年的經驗來判斷,同時還要花錢購買各種市場軟件以找到原始數據來分析,和現金流折算法一樣,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針對這三種傳統估值方法的痛點和弊端,王歡提出了大數據智能估值的概念對目標企業進行估值分析,并創新研發了并購投資智能分析系統,可對被并購企業的整體價值做出快速、準確、客觀的評估,幫助買賣雙方最有效的完成交易流程,提高并購效率和成功率。
這套并購投資智能分析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大數據庫,在財務和新聞大數據中,利用帶估值標的關鍵字,抓取與之吻合的可比公司和可比交易的記錄,同時還可以尋找計算未來現金流的各種參數,只須兩三個小時就能自動生成各種估值方法的模板,迅速估算出資產準確合理的價格。而以上介紹的三種人工估值方法,一般需要兩三周的時間才能完成估值,同時還要耗費投行大量的人力物力。據了解,這套智能化估值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有并購需求的企業,幫助多家國內公司找到了合適的海外并購目標,實現了企業的產業升級。同時王歡還研發了與并購投資智能分析系統配套的大數據并購新聞抓取系統、并購投資買賣方配對系統等等,將投行服務上下游產業鏈完全結合起來,打造出了一條龍的數字化投行平臺。
如今王歡剛創立了新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月航咨詢。他表示,月航咨詢將繼續致力于優化數字化投行系統,助力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和投資。他目前正在致力于幫助中國上市公司客戶投資海外特別是北美的教育、科技和醫療類的公司,下一步將幫助中國公司客戶成立海外產業并購基金,尋找并收購北美的早期高成長科技類公司,同時把海外的資本帶回國內投資,促成國內金融科技、教育科技、消費科技和環境科技的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