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佳 曹曉惠 劉雅玲 王冰冰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社會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致使部分大學生政治意識淡薄,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心理狀態。以至于會消極的面對社會產生的問題。本文就后悔通過探討青年大學生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新載體這一問題,來研究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最終增強學生的社會認同感,提高工作效率和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新模式 新載體
引言
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適應新社會的發展,并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將是我們持續關注的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且順應新形式,為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載體出謀劃策。
1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社會各種思想觀念存在于社會環境中,致使很多學生政治意識淡薄,缺乏一定的社會認同感,不去關注一定的社會現實,不能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心里問題突出,價值觀錯亂,不能以健康的觀念來面對自己的人生,更有一部分學生,功利觀念至上,可以為了利益放棄自身的道德素養,這與一定的社會環境有一定的關系,也因為學生處于成長階段,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衡量自身,因此需要學校以及學生以一定正確的態度糾正錯誤的價值觀念。這就需要學校不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根本上糾正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2構建新的教育新模式
2.1轉變教育方法
在大學生教育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位,把學生放在突出的位置,尊重學生,把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此外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道德的重要性,自覺把道德理念融入到社會環境中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學生平等對話語交流,并且將道德與科研和實踐活動結合。最后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社會全體參與素質教育,把學生放在優先位置,最終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形成協調一致的教學環境,教師在引導中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做表率作用。
2.2創新教育形式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在新型的社會形式下引進一定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的應用,網絡技術的引進,用新型的課堂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要進行多角度的多方位的知識積累,參加新型的科研科論壇討論,提升自己的素養。最終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比如開展主題演講,辯論賽,參觀社會實踐,學校也要定期舉行素質教育大賽,和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表彰大會,在多層次、多渠道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3以打造“四個”平臺為重點,拓展教育載體
2.3積極進行社會實踐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種不能忽視的社會力量,簡單的政治教育理論明顯是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這就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檢驗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這就要進行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進行國防教育和軍事技能訓練,“動員三下鄉”、“四進社區”,可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實習實訓基地,構建實踐教育平臺,實現學生和社會雙向受益。建立實踐學分制和考核機制,積極探索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
2.4構建社團文化平臺
社團工作是一個學校校園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征,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日常行為,這就要學校對校園社團進行約束,比如加強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社團的主旨,對社團成員進行約束,制定社團規章制度,進行積極的引導,強化學生的思想教育,建立獎勵機制,定期對學生行為進行評估,以正確的價值理念衡量社團的意義,對于不合適的社團行為進行制止,最終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建立健康的社團文化。
2.5建立健康的宿舍文化
宿舍作為學生起居的場所,也是對學生教育的一個關鍵場所,建立宿舍管理委員會,對宿舍長進行定期教育,并且傳達學校的思想觀念,可以開展宿舍文化節,提高宿舍整體的人文環境,比如可以使學生自主布置宿舍文化環境,如雅室設計、公益廣告設計、趣味接力等競賽活動,豐富學生宿舍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3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教育效能
3.1建立完善助學體系
學校只有以新的姿態去關注學生才能從根本上引起學生的認同感,學校可以建立貧困檔案,對一些貧困學生進行救濟,可以適度設立勤工助學崗位,衣襟困難學生的助學金,此外對于一些貧困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在積極樂觀的基礎上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和群體的幫助。也可以提供多種獎助學金,激勵學生積極健康的面對自身問題,比圖國家勵志獎學金、省獎學金、以及企業和個人捐助的獎學金。
3.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設立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協會,各班級、學生社團設立心理委員,建立健全“五項制度”和“五級防護網”,實施“五早”預警機制和“五個一”工作機制。開展講座、現場心理測量、心理影片賞析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編印宣傳資料,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增強保健意識,提高心理素質。對新生進行心理普查,為重點對象建立了心理檔案,開展經常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提供指導與服務。
3.3關注學生的就業問題
就業壓力日益嚴峻,需要學校的積極引導,這就需要學校、社會全體的一起努力,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可以開設一些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就業理念,也可以引進優秀的講座幫助學生確立就業目標。切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并且可以開展校企合作,學校和企業共同努力,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
4結語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社會持續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學校也對學生的教育富有主要的責任,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全方位立體化的溝通和合作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局限,需要學校和教師的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誠信意識,團結意識,責任意識,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