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 劉釗


【摘要】我國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對國內外有極大影響。遼寧省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利用其有利地勢,出口企業不斷增加,出口貿易額迅速增長。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環境也隨之變化,低碳經濟轉型成為現階段對外貿易的必然趨勢。遼寧省作為對外貿易大省也必須加快發展綠色經濟。本文從遼寧省出口貿易現狀出發,分析出口貿易所存在的問題,探索低碳經濟所帶來的積極影響,研究遼寧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制約因素,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對于遼寧省在當前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和出口貿易結構轉型上提供參考價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字】低碳經濟;遼寧省;出口貿易
引言: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2003年在英國一篇名為《我們未來的能源一構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首次提出。之后,法國、日本和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先后開始向低碳經濟轉型。低碳經濟主要強調的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綠色經濟,是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現如今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注重綠色經濟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碳排放量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狀況對國內外影響巨大,更應該在低碳經濟模式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會議上也再次提出要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近年來,遼寧省抓住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機遇,出口企業不斷增加,出口市場不斷擴大,近而使得出口貿易額也迅速增長。但出口貿易中面臨的問題不斷凸顯,出口貿易產品結構不合理,能源加工轉換效率低,以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為主,遼寧省的出口貿易結構也隨之需要做出調整。
一、遼寧省出口貿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遼寧省出口產品結構特征
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經濟增長對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都有巨大促進作用。多年來出口產品以高能耗、高污染的資源性產品為主,對外貿易的增長主要依靠粗放型產品實現,多數屬于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重工業所占比重大,近年來,我國的服務貿易運行機制不斷完善,服務貿易的規模也不斷擴大,而遼寧省的服務貿易發展緩慢,與南方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許多問題。
據統計2016年全年遼寧省生產總值22037.88億元,比2015年相比下降2.5個百分點。各產業間增長情況如表一所示
數據來自遼寧省統計局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遼寧省第二產業增長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雖有增長趨勢但增幅較小。
2016年遼寧省進出口總額865.21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下降9.8個百分點。具體情況如表二所示。
數據來自遼寧省統計局
根據圖表顯示遼寧省出口貿易總額量大,但其中一般貿易出口所占比重過大,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量少,出口產品單一且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結構不合理。
據資料統計,在HS二十二類商品中,遼寧省對日本商品貿易多以資源性產品為主。從出口情況看,2016年遼寧省對日本商品貿易額比重超過5%的有第十六類、第十一類、第十五類、第四類和第一類,分別是29.03%,16.36%,類、第四類、第九類、13.88%,6.78%和5.47%。
(二)遼寧省出口對象單一
現階段遼寧省出口市場以亞洲地區為主,其貿易對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依存度較高,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較大。
其中以遼寧省對日貿易為例,對外貿易長期處于順差狀態,單2015年遼寧省對日進出口貿易達到原來的3.2倍,到2016年遼寧省對日本進出口總額高達129.85億美元,占東北三省對日本進出口總額比重為86.45%,其中出口總額高達78.73億美元。
(三)遼寧省出口產地單一
遼寧省主要在經濟發達、區位和政策優勢明顯的大連和沈陽生產產品,其他欠發達城市貿易規模小。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也多以沈陽、大連、營口、錦州為主。
(四)
低碳經濟面臨挑戰
低碳模式下的遼寧經濟發展面臨四大挑戰。第一個方面,處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遼寧,正在進行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與生產需求疊加,導致能源需求急速增長,造成能源供給短缺,不同程度提升了生存成本。第二個方面,遼寧省主要能源為媒,在低碳能源、低碳經濟選擇方面條件有限,能源結構不平衡。在全國清潔能源來源不足的大環境下,轉變能源模式能力不足、優勢不明顯。第三個方面,遼寧省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始終以第二產業為經濟支柱,長期依賴工業發展帶動全省經濟發展,而這些工業項目又主要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如何轉變支柱產業模式將是遼寧省低碳經濟發展的首要困難。第四個方面,近年來遼寧省在引進科技人才和科技項目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根據遼寧省現狀與全國比較,遼寧省的科技水平仍然處于落后階段,科技水平低,自主研發能力較弱,高新技術產品少。這也正是低碳經濟在遼寧省發展困難的主要因素。
二、低碳經濟對遼寧省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轉變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為新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量的高新技術產業,緩解溫室效應惡化問題,解決資源短缺及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能夠有效促進遼寧省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結構又快又好發展目標。發展綠色貿易,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提高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水平。促進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型社會形成發展。
三、遼寧省出口貿易轉型中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研發技術水平有限
多年來遼寧省經濟發展以勞動力豐富和勞動力廉價著稱,科技研發技術水平遠低于南方沿海城市,創造能力有限。
(二)遼寧省以第二產業為主
第二產業作為遼寧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減慢低碳經濟發展速度。遼寧省長期經濟發展以重工業為主,所占比例大,能源效率在短期內難以較快提高,發展低碳經濟難度較大。
(三)人口基數大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基數大且目前我國每年人口仍然快速增長。在如何解決不斷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減少碳排放量的問題上困難重重。遼寧省人口基數大,如何將經濟快速發展和低碳環保兩者平衡是遼寧省發展低碳經濟的難點。
(四)公民對于降低碳排放量意識不夠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群眾對“低碳經濟”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并不是很了解遼寧省出口貿易現狀及遼寧省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大多公民對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意識薄弱。大多數公民認為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性遠高于保護環境,購買產品時不會專門注重購買綠色環保產品,而是更多注重產品質量和產品品牌,在購買產品是不會選擇價格較高的新型低碳環保產品。群眾生活環境中缺乏良好的社會低碳消費文化氛圍,缺乏緊迫感。
四、促進遼寧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支持
由于我國對于推動低碳經濟的意識起步較晚,技術相較其他發達國家落后,而遼寧省作為一個進出口貿易大省,則更應該專門設立低碳環保經濟發展專利基金,加大對低碳經濟的財政投入,推動相關財政政策。遼寧省政府應該不斷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條例,使其貿易競爭更加規范有序,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監管體系,嚴格遵守監管要求規定,維護遼寧省自身的利益。政府應大力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低碳產業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鼓勵出口低碳產品,控制高污染產品出口量。
(二)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發展低碳產業
遼寧省應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前的產業結構現狀,政府主導,積極響應號召發展低碳經濟。將原先傳統工業不斷創新完善,提倡發展新型科學技術。依托化工、機械、汽車、能源、冶金等產業,扶持一批理念先進、有創造力、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的企業,提高工藝與裝備先進程度。遼寧省應全力推進新能源所占領的市場,發掘其內在的應用潛力和市場潛力。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是高新低碳技術成為未來主流,將經濟發展與低碳環保相結合,又快又好建立低碳產業體系。
實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是一種潮流它符合現在和環境和諧主題和經濟發展方向,它是把資源形成一個共同體,產品生資源,資源生產品。依次循環往復,其特征是低獲取,高回報,低流失。讓每一份資源都得到充分合理長時間的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又能最大需求的滿足我們對人類活動的所需要的資源,而消耗和污染我們盡可能的減少或者消失。現在二氧化碳排放使我們現在工業生產存在的最大問題。而我們怎么樣操作才能減少它,利用它,再循環它,這也是我們循環經濟在今后存在的先進性與不可代替性。對于工業方面應該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碳回收,對燃料的殘渣回收利用,減少大氣中有毒氣體排放。
(三)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眾所周知,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貿易出口多年來以一般貿易為主,簡單粗加工的初級產品較多,從而使得碳排放量久居不下。
早在2010年7月19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就已確定遼寧省為低碳省區試點省份。遼寧省更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確定把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定位為低碳經濟,積極調整經濟結構。之前的遼寧省碳排放量位列全國第六,是東北地區主要的能源消耗大省,想要提高碳能源利用率,對遼寧省經濟建設來說任重道遠。必須加快發展,現階段的重點應集中在設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九大新興產業,這也是未來遼寧省應注重地方。由于規范碳交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中之重,我們還需大力發展新能源,推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能都應是未來的主流能源,現在風力發電、水電已經大規模普及但普及力度還遠遠不夠。我們應積極推動產業規范化,運用光熱發電,使光源、熱源在我國能源中占據充分市場,為了在2020年-2030年達到全球最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們應不懈努力。
遼寧省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同時也存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作為工業基地,遼寧省可以從減排空間、減排成本、技術提升等方面同時入手。工業生產中的能源利用率及廢氣、廢水、廢渣的處理技術有極大的改善空間,管理水平與現代飛速發展的新型產業結構以及消費結構發展不相匹配,可以通過技術改革,完善管理、監督制度,以及調整結構等方式逐步實現。
(四)提倡低碳消費,倡導低碳行動
為了引導全省人民樹立低碳生活理念,政府應積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宣傳可持續消費理念。現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府機構有力引導大眾加強綠色環保意識,對廣大群眾的宣傳有利于實行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加強引導并提高公眾的綠色環保意識,結合政府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增強各級管理部門的環境保護意識,做好對普通大眾的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其自覺遵守和參與低碳行動的能力。同時,切實貫徹低碳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途徑的思想,結合遼寧實際,實現低碳經濟發展觀念上的創新,重估自然資源的價值,通過向自然資源投資來恢復和擴大自然資源存量,這將是我們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也逐漸提升,如何倡導人們注重低碳消費成為快速發展遼寧省低碳經濟出口貿易的另一關鍵。根據問卷調查顯示現階段的消費者在購買新產品時更注重產品質量和產品品牌。選擇目前消費者信任的品牌宣傳低碳消費方式,將高質量的新型產品與低碳環保相結合,在不降低消費者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向消費者普及低碳環保理念,進行低碳消費教育,強調現如今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增強人們群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環保發行動,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綠色消費,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理念,有利于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推動低碳消費,節能減排共建低碳型友好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五、結束語
在“低碳經濟”熱點話題下,本文對遼寧省出口貿易市場現狀進行深入了解,分析發現遼寧省現階段生產產地以沈陽、大連為重,出口產品結構單一,出口產地以亞洲市場為主,想要發展低碳經濟還面臨諸多挑戰。以發展工業為主的遼寧省想要快速發展綠色經濟還需不斷創新,盡可能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本文提出為發展遼寧省低碳經濟,第一,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加快轉型發展;第二,需要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第三,在實行低碳生產的同時,大力提倡低碳消費,倡導大家為保護世界氣候和全球環境作出貢獻:第四,要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發展低碳產業。最終以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環境雙贏的經濟發展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