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鵬祥
威海位于山東半島東端,三面臨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1984年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2015年成為中韓自貿區先行示范城市。作為一個依賴旅游業和對外貿易的新興城市,在威海經濟騰飛的過程中,港口物流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1港口物流的角色
根據《威海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2016年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190.53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出口786.10億元,與上年持平;進口404.43億元,增長51.1%),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額比地區生產總值)雖然自2012年的50%以上持續下跌,仍然保持著近40%的水平。作為承擔對日對韓外貿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海運及港口物流在威海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港口作為一種高度整合的產業供應鏈節點和綜合運輸樞紐,帶動了臨港產業的發展,對外提高了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
2港口物流系統現狀
2.1威海港基本情況
威海港進出口貨物構成中,進口貨物的散貨主要為煤炭、木材、鋼材、化肥等,其他為日用雜品商品;出口貨物構成中,散貨為礦建材料、鹽等,集裝箱貨物多為出口日韓的水產品、農副產品和本地工廠代工的加工電子產品等,日用工業品出口量較少。
2011年6月8日,“中國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威海港、韓國釜山港戰略聯盟聯席會議”中,中韓五個港口正式簽署了中韓“4+1”港口戰略聯盟運行章程,共同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樞紐和航運中心。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威海和仁川自由經濟區被列為地方經濟合作先行示范區。
2.2港口物流的交通基礎建設情況
(1)港口建設
新港區:
新港區位于威海灣南岸,距市中心16公里,港區最大水深一16.5米。碼頭岸線總長725米,陸域面積46.8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15萬平方米。港區現有生產泊位18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10萬噸級泊位2個;擁有2.5萬余平米保稅倉庫一座、各類大型現代化裝卸設備90余臺(套)。
老港區:
老港區是原來威海中外賓客出入的主要通道之一。2016年5月28日,威海港集團總部搬遷至新港區,老港區將充分發揮威海市得天獨厚的旅游優勢,利用港口資源,配合海濱旅游、文化、休閑地帶的規劃,重點發展商貿旅游業。
(2)路上集疏運體系建設
鐵路:
桃威鐵路是由威海市自籌資金修建的地方鐵路Ⅰ級、國家鐵路Ⅱ級標準的地方性鐵路。鐵路全長138公里,開辦了全國客貨運直通運輸和專運、集裝箱等運輸業務,市區貨運能力達到每年5000萬噸,至2020年預計可達一億噸。
公路:
威海市公路通車里程為6768.8公里,其中干線公路1326.1公里、高速公路101.5公里,農村公路5442.7公里,近期重點建設內環快速路、疏港路及各類立體交通設施。
空運:
威海機場位于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鎮,按4D級標準進行擴建改造,1996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設計客運吞吐能力為每年140萬人次,其中國際客運量為每年50萬人次,貨運能力為每年5萬噸。
2.3威海港口物流運量及吞吐量情況
2012年至2016年,港口的貨運周轉量、貨物吞吐量及集裝箱吞吐量總體上一直保持增長,但速度相對緩慢。
3港口物流存在的問題
3.1物流綜合運輸體系尚未建成,貨物集散方式亟待完善
由于威海港陸域腹地狹窄,致使公路運輸面臨很大的瓶頸限制,該物流方式大部分滿足的是威海市范圍內及周邊地區的貨物集散,在鐵路運輸方面,由于連接港區內的鐵路為地方鐵路,致使鐵路貨運能力一直不能得到滿足,嚴重影響到了港口大宗散雜貨的集散。
3.2物流基礎設施與技術裝備不適應、不配套、不完善
港區物流技術裝備以及基礎設施是港區物流發展運作所必須的工具,是港區發展的基礎。早年,威海港在基礎設施整合上不夠重視,造成基礎設施參差不齊,加之更新換代速度慢,所以設備陳舊老化,使得港區物流運作不夠順暢,而運輸工具包括汽車在內更新速度快,使得運輸裝備和基礎設施技術標準不配套。
3.3周邊港口競爭激烈,綜合實力弱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威海港西臨煙臺港、港,北有大連港、天津港等多個大型港口,在環渤海和黃海沿線的港口比較來說,都處于較小的規模。因深水碼頭不足,小碼頭分散缺乏整合、與內陸的陸路交通成本大等原因,整體實力沒能趕上周邊港口。
4港口物流發展的解決方向
4.1降低港口物流成本
威海港的未來特征應該是物流集約化、專業化和高效化。要促進威海港港口物流服務全程化成長,并通過一條產業鏈來把生產、倉儲、采購、裝卸、運輸、包裝、配送、信息等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整合本市各種運輸、倉儲等能力,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4.2加快物流企業的集聚
加快傳統港口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通過深化體制改革,調整布局,建立起適應現代港口貨物流通需要的社會化、專業化物流服務體系,造就一批具有市場競爭能力、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現代物流企業。
4.3堅持質與量的統一,保持港口物流協調發展
強化加強威海港集裝箱吞吐能力。集裝箱化運輸貨物集裝箱化是當今港口物流的發展趨勢之一。控制基礎客戶,不斷提高貨物的適箱比例,維護威海港作為國內集裝箱運輸港的地位。
4.4改善港口物流環境,提高港口物流服務水平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物流服務水平已經成為影響港口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努力改善港口物流環境,不斷提升港口物流服務水平,推進港口物流的發展。
進一步提高海關、邊檢和檢驗檢疫等部門的口岸查驗效率。以“提高進出口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為著力點,以“提前報關、實貨放行”為主要形式的快速通關新模式,縮短貨物在港的滯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