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孟達
【摘要】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2月,國務院在常務會議上特別提到要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一時間各地方高校紛紛開始探索。本文通過對轉型背景下基礎日語教學現狀及其原因的分析,旨在與各位同仁探討轉型背景下基礎日語課程教學模式。
【關鍵詞】轉型背景 基礎日語 教學現狀 原因分析
當今時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外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徑。在學科轉型的背景要求下,是否使用多媒體教學便成了衡量一門課程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當然基礎日語教學也不能例外。在日語專業所有課程中基礎日語作為其他課程的先行環節,可以說是日語專業教學的重中之重,其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其他課程的開展。于是如何科學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成了每個日語教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基礎日語是日語專業的一門主干基礎課程,旨在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本課程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據學校的要求,基礎日語課程的教學也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使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目前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基礎日語課程的教學現狀基本是相同的。
一、基礎日語教學現狀
1、重視基礎知識而忽略發音的準確性和書寫的規范性。任課教師把教授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卻忽略了學生最基本的標準發音和規范書寫。導致很多一部分學生到了大二大三的時候發音不準確額和假名書寫根本不規范的結果,這與基礎日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有著直接關系。更有甚者有的教師連最基本的假名書寫過程都沒有了,都由已經完成的多媒體代替了。
2、強調語法解釋而忽略單詞用法解說和使用訓練。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語法,而不重視單詞的講解和使用,這是外語教師的一個很大誤區。正是這樣的導向導致大部分學生學到最后都不會準確地使用單詞完成規范的日語句子。放眼望去整篇的內容都是語法的解說和例句。而對詞匯的發音特征和構詞特征等很多知識方面的解說和練習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3、重視讀寫譯能力的培養而忽略聽說能力的訓練。基礎日語課程為每周8學時,聽力和會話課程一般分別為每周2學時或4學時,課時的差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這一點也為以后學生聽不懂日語和不會說日語埋下了隱患。
4、重視自我講授而忽略學生實踐和思考能力的培養。目前,多數地方高校日語專業授課都采用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為輔的教學模式。雖然課程內容上加入了形式豐富的多媒體手段,但由于大部分教授一味自我講授,并不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收狀況。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失去自學能力。
5、重視了教學形式上的盲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現狀的分析。根據對歷屆學生進行的調查可知,我校學生對選擇日語專業的動機這一問題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非自愿、被調劑或對日本文化(動漫)相關內容感興趣等。真正因為有興趣而選擇日語專業的學生所占比例非常低。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學習日語的動機是相對模糊且并不積極的。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在基礎日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加入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將有利于吸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眾所周知,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文字、聲音、圖表、動畫等既可以統一使用又可以個別使用,它的靈活性是傳統的主要以文字和語法的單調的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它可以喚起初學者極大的學習興趣,可以說是大一學生提高其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校是去年開始在大一基礎日語課程中加入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大多數教師的課件還是內容清晰簡介,形象生動,便于理解和記憶的。而有的則是過多的圖面展示,視覺效果大過了知識需求,這樣長此以往勢必會帶來令學生眼花繚亂和重點不夠突出的后果,甚至帶來了偏離課堂教學內容實質需要等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原因分析
1、教師方面。轉型背景下的部分日語教師還缺乏創新和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和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教學的理念。同時缺少積極提高自身能力以滿足學生興趣和學習需求的信心和主動陛。正因為學生大部分都是零起點,所以基礎日語課程更不應該按照教師自己的理念來設定課程和教學環節,而應該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多關注學生到底想學習什么,想得到什么。教師一方面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日語知識儲備,多為學生講解與日本語言文化有關的新事物、新現象和新的學習用法。另一方面也要將書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其學習日語的積極性,為今后的日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學生方面。由于任課教師相對機械的教授方式,導致大部分學生仍然只會使用念幾十遍或寫幾十遍的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單詞和句型,不懂得建立體系,發現規律,不僅花費了大量時間,還無法進行活用,學習效果很差。同時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當代大學生在學習方法中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價值觀。即:精準學習法。也就是考什么就學什么,用什么就學什么,只要和考試無關的,只要不是將來在職場中能夠用到的,都可以不學。不讀、不背、不說甚至不聽,是常見的現象。由基礎日語學習階段埋下的這些隱患在高級日語學習階段已經清晰地表現出來。無法順利通過大型考試、不具備能力撰寫畢業論文及不能順利面試就業等現象層出不窮。
當代社會競爭激烈,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為了培養出獨當一面的應用型日語人才,必須首先從基礎日語課程的教學模式以及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開始改革。傳統不可丟,現代手段不可少,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現代化手段輔助日語教學是每個日語教者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