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我國的醫學技術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進而促進了我國醫學水平的進步,對我國醫學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醫學水平的提高一定離不開相關高科技設備的引進,所以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的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于高職院校影像技術的實訓教學進行研究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就是對口的技術型人才,其需要培養學生具有極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進而更好地創造應用型的人才。本文就高職醫學影像技術的專業實訓教學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實訓教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7.213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影像技術在醫學方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關領域的工作范圍也不斷地擴大,如今醫學影像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分別是X線、CT、MRI、超聲和核磁掃描等多種成像技術。所以,相關的高職院校應該適當的進行這方面人才的培養,保證相關專業人才能夠正確的進行相關設備的操作。這也是目前高職院校中的一個一直有待解決的問題。醫學影像技術這個學科對于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學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實訓課程的培養。
1 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設置和內容
如今,在很多高職院校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設置都存在這很多問題,一些必修課程所分配的課時比較多,而選修課的課時比較少,這就會導致學生只關注自身專業的知識,同時知識還會受到限制,導致學生的知識面無法得到有效的開拓,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還有一些課程之間的銜接不合適,甚至出現一些專業課設置在基礎課程前面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很難理解一些專業性的知識,進而阻礙學生的學習。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內容沒有及時的更新,很難讓學生了解到如今醫學技術的發展現狀。
1.2 師資力量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在高職院校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很多教室僅僅是兼職,缺乏最基本的教學素養以及能力,同時很多教師還受到環境的影響,沒有受到更好地教育培訓。所以在一些課題上進行深入的研究,進而能夠進行一些學習內容的教授。
1.3 教學資源
在高職院校的醫學影像專業中,一些醫學影像設備以及教學設備是必不可少的資源。但是由于很多高職院校的資金儲備存在問題,相關部門的補助也不能很好地彌補這一個缺口,所以在教學的時候僅僅能夠觀看一些教學樣片,不能親自的進行實踐。另外有些院校即使擁有很多教學設備,但是出于安全問題以及儀器的昂貴,不敢讓學生進行親自的操作學習,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到限制,不能進行主動地學習。
1.4 教學方式
在高職院校的醫學影像專業的教學中,主要有兩種教學方式。第一種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采用板書進行知識的講解以及教學,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死板,很難適應目前的教學環境,學生的學習就會受到嚴重的阻礙,學生很難更深入的了解醫學影像技術。第二種就是多媒體教學模式,如今很多院校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相對于板書教學模式來說比較好,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一些細節知識的理解,但是長時間下去學生還是會產生厭倦的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
1.5 實驗、見習、實習
對于醫學影像技術這門學科來說,其是一門相對來說需要很高的實踐性的學科。但是目前的很多高職院校中都缺乏這方面的條件。很多學校的實驗室都不能符合相關的教學標準,設備不全或者是老舊,不能滿足基本的要求。同時一些和學校有合作關系的醫院也受到條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支持學生進行學習,所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成長。
2 解決方法
2.1 科學設置課程結構,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之下,我國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也就是說,學生不僅應該具備自身專業素養,同時還要涉獵到其他方面。因此,學生在進行醫學影像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學校相關部門應該適當的減少必修課的課時,增加選修課的課時,同時保證課程之間能夠更好地銜接,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以及喜好,更好地選擇教學的內容,進而進行學習。
2.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兼職教師,這就導致教師不能很好地進行教學研究,所以學校應該及時的更改這種問題的現狀,學校應該向社會上招聘專業的教師,同時還應該增加專職教師的整體數量,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2.3 優化教學資源建設,更改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實訓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學校要適當的進行一些儀器設備的引進,同時還要與當地的一些醫院進行合作,保證學生能夠有合適的實訓場地,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教學成本的降低,同時還能很好地增加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另外,教師應該更改目前的教學模式,保證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合理的設置學生的實訓時間,進而保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
3 總結
綜上而言,目前高職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應該加強實訓教學,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及時的對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做出調整,同時還要對教學內容以及實訓內容進行良好的管理以及規范,此外還要進行研究設備的引進,保證學生的學習和實訓能夠很好地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波,羅雪蓮,金雯等.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課程實訓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9):109-110.
[2]穆劍玲,王嬌,馬怡群等.院校合作高職影像技術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訓教學模式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6,37(07):139-143.
[3]穆劍玲,劉振棟,程金閣等.程控X線機模擬控制臺的研制與實訓教學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05):47-49.
作者簡介:鄧曉旭(1988-),女,湖南雙牌人,本科,初級,研究方向:409醫學、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