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鵬程 楊濟維

目的:本文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與承德基層黨建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根據當前形勢,以脫貧攻堅為指引,運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承德貧困農村地區黨建工作基本現狀,分析影響基層組織建設的相關因素,從理論上提出農村貧困地區基層組織的改進方案和建議。
1.研究意義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階層結構變化、城鄉結構變化、收入分配結構變化、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念變化,這些新型矛盾的出現表明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協調,社會管理滯后,這些情況對貧困農村地區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而目前在文獻中所反映的農村貧困地區黨建問題基本如:黨建主題責任意識不強、干部隊伍需整體優化、黨建制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不能準確映射現實農村基層黨建情況,這表明我們有必要對農村貧困地區這一特殊位置的黨建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并獲得可靠數據,真實掌握貧困農村地區黨建的基本概況。
2.訪談對象選取標準
我們于2017年7月15日~8月1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豐寧縣、隆化縣30個行政村,進行了為期31天的“貧困農村地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半結構式訪談調查研究。樣本數40例,參照問卷調查抽樣,按照各縣平均經濟總量及人均收入水平好、中、低的灤平縣、豐寧縣、隆化縣各10個行政村,單個縣域內訪談13人,人員選取為鄉鎮干部、村黨政干部、普通黨員及群眾。在訪談調查中為了擬補調查問卷中可能存在的水分,我們將調查問卷干部與基層的1:2的發放比例調整為1:3,使受訪者中普通黨員群眾的份額加大,重點聽取基層的聲音,以獲得更為真實有效的信息。
通過目的抽樣,我們選取了來自3各縣的40名受訪者,為了擬補調查問卷信息真實性不足,我們將訪談對象選取類別比例相對調查問卷進行對調,除增加了普通黨員群眾的受訪比例為1:3外,還將性別、年齡、民族等信息受訪比例調整為3:1、2:3、4:6、3:7,以獲得更為全面的信息,被訪者基本情況見表1
3.訪談提綱的制定
(1)你如何評價村里脫貧產業和黨政工作,有哪些優缺點,具體存在哪些問題,你認為當前形勢下該如何解決?
(2)在扶貧工作及其它黨務村務工作中,你對村干部和基層黨組織如何評價,好的方面有哪些,不足的又是什么,該如何改進?
(3)在未來幾年中你及家庭的發展規劃和方向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規劃你理想中的基層黨組織和村干部形象是怎樣的,你又希望國家、市縣、鄉村各級組織以及駐村工作組為你做些什么?
4.取得真實訪談信息
農村基層組織調查的訪談中真實信息的取得至關重要,訪談人員經過培訓和預訪談的鍛造取得了有價值的信息,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當對方回答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時,比如當問及“村兩委班子對扶貧信息公示情況”時大多數普通群眾表現不流暢。我們就給予啟迪與暗示,反復告訴課題組的目的及保密性,正確引導,排除對方的干擾和障礙,鼓勵對方談下去。
(2)部分受訪者提問滔滔不絕,漫無邊際,題太遠時,比如“為了盡快脫貧,自己想做什么”等開放式問題時,受訪者就天馬行空,不受制約,我們選擇恰當的時機與方式,有禮貌的把話題引向正軌,以降低時間成本,提高效率。
(3)有受訪者答問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或者明顯說謊,不肯吐露真情;或者回答含混不清,模棱兩可。我們應采取多種方式的追詢方法,包括正面追詢、側面追詢、系統追詢、補充追詢、重復追詢等,甚至使用“激將法”追詢,并觀察對方的反應以保證信息真實性。例如:“收入”這一敏感問題,受訪者總會前后矛盾,我們就坐在院里和他一筆筆算收入、算支出,算到最后老鄉難以自圓其說也就“坦白交代”了。
5.訪談結果
(1)基層黨建的優勢在于,多數普通黨員群眾對村兩委班子在的工作基本滿意,村兩委班子在產業發展方面做出了較好的表率,基本能夠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
(2)基層黨建劣勢在于基層黨員老齡化嚴重,有能力的黨員和“能人”大多不在農村,年輕等壯勞力人口外流嚴重,導致村內黨員流動}生大,申請和新發展黨員數量偏少;
(3)基層黨員干部自律意識不足,普通黨員群眾等、靠、要思想仍舊存在。扶貧信息存在不透明、財務信息不透明,親友、家族勢力現象凸顯,基層干部對群眾的訴求不夠敏感不夠熱心。
(4)在脫貧致富方面基層黨員群眾更喜歡較為直接的資金扶持和農業技術培訓,群眾對于致富有著強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