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旭
【摘要】近些年我國不斷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針對校園暴力現象,明確校園暴力的特點,并且分析產生校園暴力問題的原因,并且在法律層面上提出預防校園暴力發生的措施,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校園暴力 法律思考 社會問題
在當今信息高度發展的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校園暴力事件,在校園當中時有發生群毆、侮辱等事件。當今社會最關注的教育問題就是校園安全。我們需要明確校園暴力頻發的原因,這樣才能控制校園暴力的再次發生。
1.概述校園暴力發生的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6上半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就已經達到了20多起,在這些校園暴力當中,主流形式仍舊是暴力形式,包括群毆械斗、勒索搶劫,還有性侵害、語言暴力等。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占比較重的就是日常摩擦,此外還因為財產糾紛和情感糾紛以及偏激心理等。
此外校園暴力還體現出新的特點,其中愈演愈烈的就是女生暴力,其沖突原因主要因為語言不和、嫉妒對方,甚至毫無理由。女生暴力具有群體性特點,大多是群毆、侮辱身體還有冷暴力,侵害人將對方衣服脫光拍攝裸照,或者通過煙頭燙,孤立的方式折磨對方。
而網絡暴力也是近些年涌現的新特點,在論壇、微博、微信上散發謠言和攻擊性語言,導致受害者因為受到困擾無法學習。此外侵害人在毒打和侮辱對方的過程中,會進行拍攝,并且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導致受害人遭受二次侵害,傷害到受害人的身體和心理。網絡暴力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僅會影響到受害人的心理,還會影響到觀看者,導致很多青年人認為這種行為很正常,甚至還會主動模仿。因為錯誤思想的引導,很多旁觀者碰到校園暴力的時候,都會選擇逃避,甚至加入其中,有的孩子還拿手機拍攝并且傳播,因為旁觀者的圍觀和縱容導致受害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校園暴力如此頻發,主要是因為校園管理機制滯后,缺乏家庭教育,或者因為暴力文化的侵蝕。這些方面都是校園暴力頻發的主要原因。
2.預防校園暴力發生的措施
2.1加強此類法律的專項立法
當前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當中,包括《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等。需要在法律體系方面出發,完善校園暴力防治體系,緊跟社會變化,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并且結合校園暴力,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例如《校園安全法》等。
2.2普及全民法律
學校需要實施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以當代青少年生長特點為基礎,編制各種類型的法律教材,教材形式要新穎,還要做到通俗易懂,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具備法律常識,如果遭到校園暴力,可以立即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受侵害。此外可以利用各種形式的法律教育形式,可以開設法律講座,組織法律知識競賽,還可以開展模擬法庭,帶領學生參觀少管所。家庭需要加強自身的教育職能,為青少年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境。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需要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加強自身利益保護意識和修養培養,同時父母還要加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學生一起學習法律知識,如果學生遇到的校園暴力,要及時引導學生利用法律保護自己。青少年自己要主動學法、守法、用法,積極利用法律武器積極面對校園暴力。
2.3政府部門需要落手執法防范
政府部門需要不斷作為,落實執法防范措施,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學校周圍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加強校園周圍的巡邏,并且定期開展有關掃黃和禁毒的相關活動。凈化校園環境,定期清查網吧、歌舞廳、游戲室等場所,嚴懲那些未成年人進入的娛樂場所。監管各種影視作品和圖書等,嚴禁宣傳暴力和色情的文化產品在市場當中盛行。此外教育部門需要完善自身的安保體系,使校園的安保力量不斷得到充實,將校園安全隱患及時排查干凈。
2.4司法機關需要加大懲罰力度
司法機關需要針對校園暴力案件,不斷加大其懲罰力度,充分發揮出司法震懾作用,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頻率。如果社會閑雜人員參與了校園暴力案件,就要加重對其的處罰力度,這樣可以震懾其他想要參與的人員。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要采取寬嚴相濟的方式,要給予未成年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始終堅持法治原則,嚴懲未成年人的慣犯、累犯等。以保護被害人合法利益為前提,完善監察控制制度,獲得被告人和法定代理人的許可,可以利用辯訴交易制度解決校園暴力犯罪事件。
結束語:
預防校園暴力需要獲得政府、社會、家庭等方面的配合,我國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境,從而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發展的校園暴力防控體系,切實減少我國校園暴力發生的頻率,為我國青少年提供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