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要]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與瑞格列奈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進入該院內分泌科治療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實行瑞格列奈治療,觀察組患者實行西格列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靜脈血指標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經治療,對照組與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各項指標變化幅度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00%及1.67%,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行西格列汀治療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各項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并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 西格列汀;瑞格列奈;老年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08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sitagliptin and Repaglinid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120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paglini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tagliptin, and the intravenous blood indicators and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 range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fasting glucose serum C peptide, and postprandial 2 h serum C pepti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5.00%, 1.6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itaglipti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s go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various indicators into the normal rang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therefore,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itagliptin; Repaglinide; Type 2 diabetes
由于現代化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促使糖尿病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而2性糖尿病(又稱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占總體發病率的90%[1-2]。深受2型糖尿病自身病程綿長的影響,實行單一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瑞格列奈作為新型短效口服促胰島素分泌藥物,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指標,但是存在引發低血糖并發癥的可能性[3-4]。鑒于此,該文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重點探究西格列汀與瑞格列奈治療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內分泌科治療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及女性24例(男女比例為36:24),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51歲、中位數年齡為(69.3±2.5)歲;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及女性25例(男女比例為35:25),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52歲、中位數年齡為(69.4±2.6)歲。結合上述資料發現,2組患者各項資料中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實驗同意書已提前了解實驗流程及實驗內容,該實驗得到該地倫理協會同意。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且各項臨床癥狀確切。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予以運動指導及膳食干預,對照組患者實行瑞格列奈治療,即:3次/d,口服瑞格列奈(其批準文號H20130023)。觀察組患者實行西格列汀治療,即:100 mg/次,1次/d口服西格列汀(國藥準字號為J20140095)。同時,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2周對比其治療效果。
1.3 判定標準
以葡萄糖氧化酶測定法為參照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脈血指標變化幅度,尤其是餐后2 h靜脈血糖及靜脈空腹血糖等,再使用由BIO-RAD公司所生產的Variant測定儀及時機測定護理前后C肽指標。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是否出現低血糖等用藥不良反應。
1.4 統計方法
該次數據處理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x±s)為計量資料,兩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兩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脈血指標對比
經治療,對照組與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各項指標變化幅度相比明顯,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惡心嘔吐2例、頭暈3例、低血糖4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觀察組僅發生低血糖1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7%。經治療,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00%及1.67%,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自身胰島B細胞功能被削弱,治療期間側重于發揮藥物對胰島素細胞的作用,避免出現低血糖反應,尤其是初次診斷時必須制定安全性高且效果強的藥物治療方案。瑞格列奈作為臨床治療糖尿病的常見降糖藥物之一,存在造成血糖過低及體重上升的可能性。西格列汀屬于二肽激酶-4抑制劑,主要通過抑制胰高血糖素樣肽-1分解促使機體內胰高血糖素樣肽-1水平上升,實現調節血糖指標的目標,并且胰高血糖素樣肽-1具有一定的降低體重作用[5-6]。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西格列汀治療能大大降低體重上升的發生率。
經該次研究發現,納入兩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予以瑞格列奈治療及西格列汀治療,其結果顯示:經積極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血糖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觀察組僅為1.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0%;研究數據說明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內,具有較強的安全性。此外,國內還有學者發現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可快速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偏低,僅在1%~3%之間;這與該次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行西格列汀治療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各項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并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樊彬,王真真,李津軍,等.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33(21):82.
[2] 楊建立.西格列汀聯合格列喹酮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22(22):188.
[3] 葉儒佳,王光耀,王興華,等.維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6,12(20):188.
[4] 黃家慶,徐衡,黃家曄,等.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3,14(4):199.
[5] 龔健,胡欣,張峰.西格列汀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3,3(2):119.
[6] 張磊.老年2型糖尿病應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33(12):133.
(收稿日期: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