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春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方法 共入選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該院治療的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以國際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劃分成觀察組(n=54)和對照組(n=54)。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優質護理干預。結果 在切口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方面的比較,觀察組都明顯比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明顯更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FBG、2 hPG和HbAlc值均與之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BG、2 hPG和HbAlc值,都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27.78%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以12.96%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能夠保證患者血糖合理穩定,從而促進患者術后獲得良好的恢復,并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結直腸癌;2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a)-0087-02
結直腸癌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消化系統腫瘤疾病,患者主要以消化道癥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癥狀為主,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2型糖尿病則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以中老年人群為高發[1]。近年來,這兩種疾病單位發生率均有明顯上升,這導致了二者疾病合并發生的概率也明顯上升。對于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由于其兩種疾病同時發生,導致患者的病情較重,且病情復雜,對患者的健康危害嚴重[2]。目前,臨床上對于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能夠將結直腸癌病灶進行完整的切除,從而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但是對于同時合并2型糖尿病的結直腸癌患者來說,由于2型糖尿病的影響,導致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增加了手術治療的風險[3]。因此,加強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于改善患者手術療效,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治療的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以國際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劃分成觀察組(n=54)和對照組(n=54)。觀察組54例患者,包括男29例,女25例;其年齡為42~78歲,平均年齡(57.8±5.9)歲;糖尿病患者的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1.2)年。對照組54例患者,包括男28例,女26例;其年齡為40~79歲,平均年齡(58.5±6.4)歲;糖尿病患者的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1.1)年。不同組別之間研究對象的社會學資料和病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相對照研究。且該次研究是在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條件下進行的。
1.1.1 納入標準 ①經臨床診斷、腸鏡檢查、病理學檢查均確診為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符合手術指征且同意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③所有患者均未經放化療治療;④患者均能夠理解并同意該次研究內容的患者,簽署了入組同意書。
1.1.2 排除標準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低血壓、酮癥酸中毒等較為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患者;③合并重癥感染、外傷、心肺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④臨床研究依從性較差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心理障礙、聽力障礙或由于其他病理、客觀因素影響而無法進行正常溝通的患者。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圍手術期輔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如下:①加強病情觀察:在患者完成手術治療之后,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其術后情況進行觀察,特別是要重點關注那些術前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以及年齡較大的患者。在患者手術治療后的當晚即刻開始實施血糖監測,根據檢測結果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幫助患者進行血糖控制,使其血糖值保持在較為合理的范圍內。并注意術后靜脈輸液不可使用含糖注射液。在術后禁食期間,要靜脈滴注胰島素,并控制輸糖量,使血糖控制在9 mmol/L以下;②手術切口護理:由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在受到高糖狀態的影響,導致其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風險要顯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必須要加強患者的手術切口護理工作,首先做好切口的換藥和清潔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無菌操作原則;其次要做好血常規檢測,積極預防切口感染不僅如此,要按時檢測血糖,積極調整降糖治療方案,保持血糖水平合理,消除切口感染誘因;③營養干預:在保證患者血糖水平得到合理控制的前提下,術后早期合理給予外源性熱量,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靜脈營養支持或者是堅實流食、半流食來補充營養;④疼痛護理:做好術后疼痛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產生疼痛的原因。然后根據疼痛程度,給予合理的鎮痛方式進行干預,鎮痛方式包括分散注意力法、鎮痛泵、鎮痛藥物等。
1.3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實施統計學處理,其中的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n(%)]和(x±s)表示,分別采取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和疼痛程度比較
在切口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方面的比較,觀察組都明顯比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明顯更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FBG、2 hPG和HbAlc值均與之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BG、2 hPG和HbAlc值,都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27.78%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以12.96%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手術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結直腸癌的首選治療方式,但是對于合并糖尿病的結直腸癌患者來說,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大,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處在高血糖狀態,會引起術中血糖不穩定,增加感染風險,易引發諸多并發癥,術后恢復緩慢等。因此,對于行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獲得良好的手術治療效果,不僅要加強圍術期的基礎護理,同時還需在整個圍術期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合理而穩定的狀態[4]。
優質護理是一種人性化護理模式,是基于人文主義關懷理念發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方法,在整個臨床護理實施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將患者的會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尊重患者人格完整性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5]。對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以滿足患者護理需求的基礎上,同時兼顧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和結直腸癌手術治療情況,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對患者實施管理,最終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術后恢復效果。
綜上所述,對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能夠保證患者血糖合理穩定,從而促進患者術后獲得良好的恢復,并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尹彩蘭.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應用胰島素方式的觀察[J].天津護理,2011,19(4):195-196.
[2] 朱玉姣.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2,7(9):75,53.
[3] 馬慧萍.老年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3):16.
[4] 王健,陸艷紅,孫光瑞,等.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圍手術期護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14):43.
[5] 陳艷.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21(12):1465.
(收稿日期: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