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朱蘭
[摘要] 目的 探究飲食及運動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該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選取研究對象為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將對象分別歸入觀察組、對照組,各150例,兩組均采取基本護理手段,觀察組增添飲食、運動護理干預,記錄兩組護理前后FPG與2 hPG水平;觀察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統計兩組新生兒結局。結果 觀察組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泌尿系感染例數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出現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胎兒窘迫的數量相較于對照組更少,新生兒結局較為理想,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飲食、運動護理干預后,母嬰結局情況較為理想,可推廣運用。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飲食護理;運動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97-02
妊娠期糖尿病為孕婦特有的疾病類型,發病后,可能導致孕婦出現蛋白尿、昏迷、水腫、心腎衰竭等并發癥,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影響到了母嬰健康[1]。糖尿病與飲食、運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應當適當增加飲食、運動護理干預,以穩定產婦血糖水平,幫助產婦改善母嬰結局[2]。該文2016年9月—2017年9月為進一步探究飲食及運動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選取3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為對象開展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以前來該院治療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為研究對象,將孕婦分別歸入觀察組、對照組150例。觀察組孕婦年齡20~34歲,平均(25.32±3.72)歲;孕周35~40周,平均(38.77±0.51)周;41例初產婦,109例經產婦。對照組孕婦年齡21~37歲,平均(27.19±1.26)歲;孕周36~39周,平均(38.91±1.28)周;40例初產婦,110例經產婦。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自愿入組,研究相關材料已上報倫理委員會并通過。
1.2 方法
均予以所有患者基礎護理,如檢查引導、體征監測、環境干預等。觀察組則著重增添飲食、運動護理,具體為:①飲食護理:飲食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措施,護理人員在正確評估患者糖尿病相關情況后,應當為患者制定科學的膳食計劃,一方面,應當保持患者足夠、合理的營養攝入,另一方面,應注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情況較為特殊,產婦的營養攝入在供應自身需求的同時,還需供應嬰兒的成長,需保證胎兒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能量的供給,同時,應注意防止胎兒生長過度。在制定飲食計劃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熱量的合理攝入,避免患者產生餐后高血糖,防止饑餓酮癥,注重食物均衡性,增強高纖維、高營養食物的比例,確保產婦能夠補充足量鐵、鎂、鈣等微量元素,對于口味較重的產婦,應當防止其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進食方式為少量多餐。②運動護理:運動對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具有一定影響作用,護理人員應當將運動對血糖水平的控制作用告知產婦及家屬,并傳授其預防低血糖的要領。護理人員可依據產婦情況,為產婦施以運動指導,幫助產婦樹立良好的運動習慣,通過運動提升身體的胰島素敏感,使血糖水平得到一定的控制。在運動過程中,應當量力而為,以散步、瑜伽、體操及其他有氧運動方式進行,避免過分勞累。產婦應避免單獨一人進行運動,運動前,應叫家屬、護理人員等陪同。③健康宣教:為爭取產婦配合,護理人員應當對產婦施以一定的健康宣教,為產婦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特別是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護理方案等,使產婦能夠正視自身病情,更為重視飲食、運動對自身病情的影響,能夠主動、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統計兩組新生兒結局。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x±s)表示,分別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泌尿系感染例數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觀察組出現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胎兒窘迫的例數相較于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妊娠期糖尿病出現的機率正在不斷升高,給母嬰安全生產帶來困擾。產婦體內血糖水平升高,糖代謝異常,可能導致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泌尿系感染、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胎兒窘迫等情況出現,嚴重威脅母嬰健康[3]。因產婦情況的特殊性,臨床護理工作應增強對產婦血糖水平的關注,通過一定護理干預控制血糖變化,防止出現不良母嬰結局[4]。通過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開展飲食護理,控制孕婦的糖攝入量,能夠提升孕婦的機體抵抗力、免疫力,一方面有助于穩定孕期血糖水平,保證產婦順利生產,另一方面能夠確保胎兒合理營養供給,有利于穩定胎兒情況,減少新生兒不良事件的出現幾率。同時,孕婦產褥期飲食護理對孕婦的產后康復具有較好促進效果,有助于提升產婦的體質,如孕婦母乳喂養,合理飲食能夠確保新生兒的健康生長,有利于母嬰安全、健康。此外,為孕婦采用運動干預,通過適量的運動,提高產婦的體脂,同時,運動能夠降低體重,使機體組織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進一步提升,以降低胰島素需求,有助于穩定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血糖水平,進一步穩定產婦孕期情況。適當運動有助于腹中胎兒的成長,產婦運動過程中,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身體素質,有利于提升生產體力,另一方面,能夠通過運動放松身心,促進母嬰健康成長。且運動后,產婦身體素質得到提升,產褥期康復速度更快,新生兒體質更優,母嬰結局良好[5-10]。
研究中,觀察組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泌尿系感染例數均少于對照組,證明在產婦的飲食、運動上施展護理,能夠提升糖尿病產婦生產的安全性,降低不良生產結局。同時,研究發現,觀察組出現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胎兒窘迫的數量少于對照組,采取飲食及運動干預后,胎兒成長更為健康,新生兒身體素質更優,更健康。以上數據證實,飲食、運動干預對母嬰結局的改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飲食、運動護理干預能夠改善產婦身體素質,有助于順利生產,母嬰結局情況較為理想,可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朱麗.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8):91-93.
[2] 吳佳秋.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2):1845-1847.
[3] 王曉燕.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4):265-267.
[4] 李微,郭亞利,尚作美,等.個性化飲食及運動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圍產結局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9):1851-1853.
[5] 周露.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13-114.
[6] 蔣進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與運動療法的護理效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16):2472-2473.
[7] 吳世蘭,張曉.運動和飲食控制法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和妊娠結局影響分析[J].農墾醫學,2015,37(6):542-543.
[8] 李浩,劉彩紅.飲食和運動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及血漿脂聯素、瘦素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9):1848-1851.
[9] 周靈,李麗.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6,37(7):910-911.
[10] 岳桂華.系統性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4):73-75.
(收稿日期: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