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紅艷

對話中鹽
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鹽總公司打造東西兩個化工基地建設的重點企業,公司產品布局橫跨制鹽、鹽化工、生物制藥三大板塊。多年來,蘭太實業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步伐,持續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經過多年的科學運營,形成了“產業發展、資本運營、人才強企、文化塑企”的集團化運營模式。公司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寶貴經驗?對于中鹽化工企業改革發展又有什么啟示?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李德祿,就企業現狀、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安全環保及企業未來發展等話題與讀者交流。
記者:2017年,蘭太實業公司總體保持穩定高效運行并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發展成績喜人,能否簡單介紹下公司

李德祿:2017年,蘭太實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總公司年度工作會議和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在總公司“國家鹽業公司+優秀化工企業”的發展戰略指引下,我們堅持創新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緊緊圍繞企業經營改革和轉型發展目標,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提升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核心產業競爭優勢,深度挖掘企業提質增效潛力,扎實推進穩生產、保安全、控風險、降負債、促銷售、提質量、增效益等重點環節工作,各項經濟指標超額完成總公司下達的目標任務,營業收入和利潤創造了公司成立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全面超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總公司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記者:近幾年,蘭太實業作為中鹽旗下大型資源型化工企業,創新轉型成效強勁顯現,您認為公司轉型發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德祿: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突出戰略引導作用,以科學規劃引領企業轉型發展。在總公司戰略目標和發展方針的指引下,公司董事會結合企業實際,按照總公司加強東西兩個化工基地建設的總體布局,及時調整完善了公司三年滾動發展規劃,明確了將蘭太實業建設成為優秀化工企業的總體目標,努力將公司資源、技術、人才、成本、管理五大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優勢。同時,在總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利用上市公司融資平臺,適時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全力推進總公司戰略調整和產業發展布局。目前,公司產業發展、資本運營、人才強企、文化塑企的集團化運營模式日趨成熟并不斷完善。一年來,全體董事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以科學、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努力提升董事會規范運作水平,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全力推進資產重組工作,有效發揮了董事會的戰略決策作用,充分維護了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記者: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化工行業同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的經濟發展環境,蘭太實業如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創新發展能力?

李德祿:當前,隨著國家創新驅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實體經濟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已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為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我們審時度勢,重點加快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核心產業產品的調整步伐,基礎化工產業純堿板塊,以技術管理創新為支撐,在現有裝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產能提升改造和技術攻關力度,通過不懈努力,純堿產能已由年設計產能100萬噸增至130多萬噸,純堿單月產量首次突破12萬噸大關,各項消耗指標均居行業領先水平,成為氨堿法純堿生產技術經濟指標對標先進企業,經濟效益達到建企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精細化工產業作為公司的核心支柱產業,為進一步提升金屬鈉、氯酸鈉等主要產品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優勢,經過反復論證和國際國內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先后立項并報請總公司批準,投資建設了年產2萬噸金屬鈉產業化及3.1萬噸副產液氯綜合利用項目,對金屬鈉產能規模進行了調整升級。同時,根據市場多樣化趨勢,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公司及時調整液態鈉產品結構,投資建設了年產1.2萬噸高品質液態鈉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公司金屬鈉實際產能達到6.5 萬噸,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在技術、規模、成本等綜合能力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鈉企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始終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進一步了鞏固公司在全球金屬鈉市場的龍頭地位。從總體來看,目前,隨著公司金屬鈉新增產能的釋放和純堿規模效益的發揮,我們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核心產業優勢更加凸顯,制鹽和生物醫藥產業協調發展,企業風險管控和抗壓能力顯著增強,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更加突出,產品和產業結構更趨合理,企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已形成并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記者:對于化工企業來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需強化產品創新觀念,及時推出適銷對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經濟環保、質量過硬的產品。但是,作為一個化工企業,污染和能耗始終是不可回避的問題,蘭太實業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李德祿:2017年,公司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在優化工藝、強化控制、持續改善環境標準化建設上,不斷加大資金、技術、人員投入,提升治理水平,從源頭上減少“三廢”產生量,年內鉻鹽泥產生量較上年減少約130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較上年分別減少29.37噸、28.70噸、5.23噸;熱動力廠鍋爐煙氣超凈排放、尿酸廢水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等環保裝置升級改造正在全面實施,全年公司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事件,環保形勢持續好轉。
記者:在蘭太科技大樓展覽廳,我們看到很多榮譽證書,公司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為“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內蒙古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請問公司如何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李德祿:科技創新是企業加速轉型發展的“引擎”和“催化劑”,也是蘭太實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理念和動力。長期以來,我們追求科技創新,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重點跨越,以產品低成本和差異化為重點;支撐發展,以機制創新、隊伍建設為抓手;引領未來,以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研發為先導。2017年,蘭太實業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技術平臺建設,先后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蘭太鹽化工研究開發中心、自治區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等5個技術平臺的建設工作,適時啟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年內公司申報專利26項,其中23項已被受理,6項成果獲專利授權證書、7項成果被登記為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成果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技術創新項目“氯酸鈉結晶器自動控制穩定系統”被授予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新型液態鈉罐裝運輸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氯酸鈉高溫電解液制冷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項目”等科技創新項目實現突破性進展,“鹽藻類新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百藻堂牌著名商標分別獲得自治區資金獎勵。同時,作為國內行業先進企業和第一起草人,公司修訂完成了《工業金屬鈉》《工業氯酸鈉》兩個國家級標準,標桿示范、行業引領作用突顯。2017年公司以領先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為“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內蒙古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
記者:提質增效是企業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業創新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力的內在要求。2017年,蘭太實業如何鞏固企業運營發展成果,推動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李德祿:為鞏固已取得的發展成果,公司持續提升運營管理水平。2017年,我們開展實施了40多項“管理效益提升年”主題活動,通過定措施,找差距,補短板,各項目不同程度的實現了提升目標。我們還本著適度放權與總部管控統籌兼顧、管理權限和財務權限相匹配、資源共享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三個原則,對公司企業組織機構、職責、管理權限指引等管理要素進行了優化整合,編制完成公司“兩化融合”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制鹽新型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和《藥業新型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公司管理效能和運營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完成了NC業務流程與必聯網業務流程并網運行,全面實現了電子化采購。
2017年,制鹽分公司采取分層采掘、加大篩分洗滌和強化生產工藝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產品質量大幅提升,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和作業人員,實現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制鈉分公司生產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金屬鈉綜合電耗9935度,創歷史最優成績,氯酸鈉綜合電耗5173.4度,達行業歷史最好水平;氯化異氰尿酸廠氰尿酸單耗0.59噸,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青海昆侖堿業對蒸氨廢液總氨蒸餾冷卻水系統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年節水量達3540噸以上;運輸上積極開展集裝箱業務,結合汽運,加大產品發運量,節省運輸成本近1000萬元。生物醫藥產業努力克服醫改政策的影響,轉變運營模式,在當前醫藥改革持續推進和行業內企業大幅虧損運營的情況下,保持了相對平穩的運營態勢。2017年公司還通過積極爭取優惠電價、社保補貼、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的國家優惠政策,助推了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
記者:正確處理黨組織與公司治理結構的關系是完成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任務的重要保障。蘭太實業如何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過程中,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融入企業轉型升級,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李德祿:2017年,公司黨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及總公司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扎實有效開展黨建工作,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職責,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將黨建工作列入公司《章程》,明確了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重新修訂完善了公司“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黨委會議事規則,對企業重大決策履行黨委會前置程序。研究起草了《蘭太實業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任務清單》等黨建工作制度。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公司黨委完善了中層管理干部相關制度,嚴格按照程序,嚴謹規范的進行干部選拔任用管理工作,構建起了科學完備的管黨治黨責任鏈條,為企業運營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發揮了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2017年公司黨建工作成果豐碩,制鈉二廠黨支部被評為“國資委基層示范黨支部”,制鈉二廠團支部被評為“全盟青年安全示范崗”,“制鈉分公司職工大講堂”榮獲“全區優秀職工講堂”,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廣大員工的收入隨著企業效益的增長同步增加,獲得感和幸福感隨之增強。
記者: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請您介紹一下蘭太實業的近期發展目標是什么?
李德祿: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我們將以總公司“國家鹽業公司+優秀化工企業”戰略目標為指導,按照“創新 變革 競爭 共贏”的戰略方針,承擔起總公司在西部化工基地建設中的重任,牢牢抓住國家振興實體經濟建設發展和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利好政策,采取更加積極穩健的經營措施,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加大技術研發與管理創新力度,推動鹽產業的轉型升級,集中優勢發展精細化工產業,提升醫藥新興產業效益貢獻率,突出基礎化工產業的規模效益,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發揮好黨的政治核心引領作用,努力在企業創新轉型發展的新征程中實現新突破,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