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淑棟

2017年,國家頒布實施《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放開食鹽專營。11月14日,《山東省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山東省食鹽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又提出,2018年1月1日起,山東省將全面實行新的鹽業管理體制和食鹽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淄博緊隨其后也出臺相應措施。鹽改步伐不停,老百姓選購食鹽也有了更多選擇。
近日,記者走訪大潤發、奧朗特等超市,發現目前市場上食鹽價格差別較大,最常見的為400克袋裝“魯晶綠色精制鹽”,售價1.6元;400克袋裝“深井海藻低鈉鹽”,售價2.8元;稍貴點的有“雪花鹽”250克零售價6元,最貴的是產自陜西的320克袋裝“氨基酸碘鹽”,零售價12.5元。
記者隨機詢問了十多位挑選食鹽的消費者,對于這樣的價格,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相比價格,消費者對食鹽的功能更加關注,大部分人更傾向于選擇對健康有利的食鹽。
在大潤發超市,一對年輕夫妻正在挑選食鹽,最后選擇了一款“澳洲自然海鹽”,他們看到產品是進口海鹽,感覺質量應該會更好。而另一位挑選了“雪花鹽”的王阿姨告訴記者,家中有病人不適合吃加碘鹽,“雪花鹽”沒有添加碘。也有些消費者同時買了不同品種的食鹽,表示“食鹽品種太多,隨便拿兩袋換著吃”。
記者發現,鹽改之后食鹽價格越來越便宜。在金喬社區如果超市里“一品海晶鹽”“海珍鹽”“海藻低鈉鹽”等種類齊全,擺放最多的還是價格適中的本省食鹽。“我們日常銷售的是海晶鹽(加碘)、綠色精制鹽(未加碘),價格在1.5元到2元之間。”超市店主向記者介紹,鹽改之后今年上半年食鹽價格降過一次,400克魯晶“綠色精制鹽(未加碘)”以前是每袋2.8元,換了包裝后成了每袋1.5元,價格越來越便宜。
2017年11月24日,淄博市政府網站發布《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淄博市鹽業體制改革和食鹽監管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通知》,淄博市鹽業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步伐。
通知中提到,為加快推進淄博市鹽業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市政府研究確定,成立淄博市鹽業體制改革和食鹽監管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此前,11月14日,全省鹽業體制改革推進工作會上,正式下發了《山東省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山東省食鹽監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2018年1月1日起,山東將全面實行新的鹽業管理體制和食鹽質量安全監管體制。其中,按政企分開原則,山東剝離省鹽業集團及市、縣(市、區)鹽業公司承擔的鹽業行政管理職能;撤銷省鹽務局,省鹽業集團不再加掛省鹽務局牌子。從14日起,鹽業監管責任同步下放至各市、縣(市、區)政府,不再實行原先雙重領導、雙重管理的體制;各市、縣(市、區)鹽業公司及人、財、物等下放所在市管理,由所在市政府統籌鹽業監管體制和鹽業企業改革;省鹽業集團持有的市、縣(市、區)鹽業公司的國有產權,無償劃轉所在市國資監管機構。
根據方案,山東省鹽業集團原先的全省鹽業行業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移交給有關部門。其中,省經信委為省政府鹽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鹽業行業管理、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為省政府食鹽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負責食鹽質量安全管理與監督工作。市、縣(市、區)參照省里做法相應進行調整。
隨著政企分開的臨近,銷售人員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以前賣鹽需要鹽業零售許可證,每次進鹽還要提前定計劃。自今年年初開始就不用了,還主動打電話詢問銷售情況。”一個超市店主說,有代理外省食鹽的業務員來談過,價格給的也很低,可他還是不想進外地鹽:“一是本區居民都習慣吃這幾種食鹽,二是怕低價食鹽質量出現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外地食鹽產品進入淄博市場,對本地食鹽的銷售有所沖擊。記者從省鹽務局網站查詢發現,自食鹽專營放開以來,山東省鹽務局陸續公布了七批跨省經營食鹽批發業務的企業名單,共有99家來自全國各地的食鹽企業可以進入山東市場。據了解,目前進入淄博市場的外地鹽企已經有十幾家之多,大部分為外省企業。這些企業帶來的鹽產品種類也多種多樣,由于部分產品價格低廉,沖擊了本地鹽的銷售市場。
記者發現,有一款最便宜的食鹽是來自外省的,為云南產500克袋裝“高原深井鹽”,零售價只有1元,在各超市很受歡迎。而對于部分外地食鹽的低廉價格,有業內人士分析說,有些外地鹽企產能比較大,加上當地人工成本比較低,從而降低了當地的生產成本,使得價格相對較低。但也不排除某些鹽企為了打開市場、推廣產品,特意以低價吸引顧客的可能。
淄博雖然不產鹽,但為應對外來食鹽產品的沖擊,本地銷售企業也對產品進行了更新,并豐富了產品種類。近段時間以來,海藻鹽、低鈉鹽等各類功能性食鹽產品不斷推出,也有低價位的產品上市,市民在選購食鹽時的挑選余地也更多,可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挑選不同功能、不同價位的食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