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帥 于笑峰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 方便該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136例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單號單雙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8例,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奧氮平治療,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評分。結果 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1.18%、22.06%,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4.12%、7.35%,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略高于參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03 5,P=0.06 >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χ2=7.065 1,P=0.01),且研究組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也得到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更高,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 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利培酮;奧氮平;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1(a)-0007-03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with Psychiatric Behavior Disorder
YI Shuai, YU Xiao-fe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Qingdao No.8 Peoples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with senile dementia. Methods 136 cases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ith comorbid mental behavior disorder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dmission order, i.e.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6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risperidone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olanzapin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score. 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91.18%, 22.06%, and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94.12% and 7.35% respectively, thus, the stuey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o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1.003 5, P=0.06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χ2=7.065 1, P=0.01), 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ical behavior had also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Risperidone; Olanzapine; Clinical Efficacy
在近幾年,社會老齡化現象已經我國的一種社會級現象,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大眾都越來越關注這一方面的問題,其中以老年群體為高發人群的疾病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因而在老年癡呆癥患者人數逐年增加。老年癡呆患者不僅僅會出現智能下降問題,同時還會表現為妄想、幻覺、攻擊性、行為紊亂等精神疾病方面的癥狀,這樣在治療的過程中就需要適當的應用抗精神類藥物[1]。但如果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話,會導致患者意識障礙問題進一步加重,出現嚴重的椎體外系不良反應,同時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降低治療及預后效果。該文主要是對該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136例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患者分別采取利培酮和奧氮平藥物治療,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有效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該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屬已知且自愿的基礎上開展的,所有患者的入院檢查結果都符合CCMD-3(中國精神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第3版)老年癡呆病診斷標準相符合[2]。按照患者入院單號單雙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8例。參照組68例患者中,36例為男性患者,32例為女性患者;年齡為55~84歲,平均年齡為(72.06±5.94)歲;病程為2~17年,平均病程為(6.27±4.01)年。研究組68例患者中,35例為男性患者,33例為女性患者;年齡為55~85歲,平均年齡為(73.15±4.20)歲;病程為2~18年,平均病程為(6.24±3.9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老年癡呆疾病診斷標準;阿爾茲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得分在8分以上;治療前已經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藥物2周以上或者是沒有接受過認可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為障礙,敬意精神狀態量表(MMSE)得分低于17分[3]。排除標準:排除所有所有腎、肝、心等嚴重疾病者,以及在入院前兩周內使用過抗精神藥物治療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利培酮(生產批號H20010309)治療,口服,初期服用劑量為0.5 mg/d,然后按照患者病情變化進行適當調整,但是需要將患者的服用劑量控制在4 mg/d范圍內[4]。研究組患者采用奧氮平(H20010799)治療,口服,初期服用劑量為2.5 mg/d,然后按照患者病情變化進行適當調整,但是需要將患者的服用劑量控制在5.0 mg/d范圍內[5]。6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采取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定量表對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進行有效評估,同時還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分減分率超過40%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且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分減分率在30%~39%范圍內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發生改變,甚至出現加重趨勢,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分減分率低于30%為無效[5]。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都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n(%)]、(x±s)表示,其中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分
研究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定量表各因子都要低于參照組,其中行為混亂、焦慮恐懼、攻擊行為3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示研究組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得到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由此可見,雖然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略高于參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參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06%,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35%,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一直以來,在學術界關于老年癡呆患者的研究主要都是集中在患者認知癥狀方面,而對于患者及患者家庭、社會受到非認知精神行為障礙影響的相關研究在近幾年才逐漸開展[6]。其中在在特定階段中,老年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障礙發生率甚至能夠高達90%,這一癥狀也是對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的主要癥狀,目前在臨床治療中主要是采用醫學干預措施,能夠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7]。奧氮平是一種噻吩苯二氮類多巴胺/五羥色胺拮抗劑,能夠有效結合5-HT2受體,同時還能夠對中腦邊緣多巴胺能通路產生選擇性作用,因此出現EPS的幾率相對較小[8]。其中針對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患者應用小劑量的奧氮平,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即使發生了相應的不良反應,也不需要進行針對治療就能夠自愈,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通過臨床實踐證明,如果老年癡呆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類藥物的話,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認知功能衰退速度[9]。因此在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精神行為障礙進行針對治療的時候,必須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說明治療可能獲得的收益以及可能會產生的風險問題,只有在患者家屬都已知且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夠對患者的精神行為障礙的“靶癥狀”進行針對性治療。另外在具體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定期評估患者病情,并根據其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在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之后應該及時停止使用藥物或者是減少劑量,當精神行為障礙癥狀出現反彈之后可再次使用[10]。在該地調查結果中顯示,研究組患者通過使用氨氮平治療,其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4.12%、7.35%,而采用利培酮治療的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91.18%、22.06%,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參照組,而且研究組患者的阿爾茲海默病病理行為也得到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雖然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略高于參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蔡鳴等人[11]的《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對比分析》一文中,治療8周后奧氮平與利培酮對老年癡呆伴發的精神行為障礙的療效相當(P>0.05),其中奧氮平組的有效率為93.88%(46/49),利培酮組的有效率為91.84%(45/49),利培酮組錐體外系、興奮或激惹和失眠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氨氮平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1]。這與該文調查研究結果相一致。在李欣等人[12]的《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一文中,研究組采用氨氮平治療,對照組采用利培酮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阿爾茲海默行為病理評估量表(BEHAVE-AD)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該文的調查研究結果也具有一致性。在曲春暉等[13]的《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臨床研究》一文中,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7%,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8.1%,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1%,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3]。其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結果與該文一致,雖然在該文中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也存在顯著差異,與該文調查結果不同,但該文中研究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也要略高于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因此從整體上來看仍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采用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且安全性更高,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但霞.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3):10437,10440.
[2] 徐萍,李晨虎,饒順曾,等.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5):525-527,578.
[3] 魏娟,謝江濤,武興興,等.奧氮平治療對改善老年癡呆精神行為障礙的臨床療效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6):41-44.
[4] 黃濱濱,郭艷紅,蔡英杰.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6):98-99.
[5] 徐清,蔣幸衍,方馨怡,等.喹硫平與奧氮平治療老年期癡呆伴行為和精神障礙的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8):900-902.
[6] 古淑敏,陳非,曹國興.美金剛聯合奧氮平治療伴發精神行為癥狀的老年癡呆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2017,26(4):46-49.
[7] 邱思武.齊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療老年癡呆癥精神行為障礙的臨床效果及對脂代謝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 13(5):507-508.
[8] 孟森,李玉方,吳金輝.奧氮平治療對改善老年癡呆精神行為障礙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16):93-94.
[9] 王勇,張威.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療老年期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對照研究[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2,18(5):276-277,307.
[10] 許紅梅,南飛.奧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老年癡呆所致精神障礙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1):1298-1299,1302.
[11] 蔡鳴,馬強,高平,等.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0):1772-1773.
[12] 李欣,薛坤喜,吳勇,等.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臨床醫學工程,2017, 24(5):665-666.
[13] 曲春暉,孫平,王立鋼.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伴發精神行為障礙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9):11-12.
(收稿日期: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