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日月開春景,四海笙歌迎犬年。2018年農歷春節來臨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僅中國普天同慶,而且國外400多個城市也都能聽到春節拜年的聲音,春節正在走向世界。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節日,是中華民族價值觀念和審美追求最生動的體現。自2010年開始,中國文化部等機構在海外共同推出“歡樂春節”及“四海同春”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與各國人民共度農歷春節、共享中華文化,受到海外民眾歡迎,并逐步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菲律賓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毙纬捎谖鳚h的春節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蘊含著人們對家人的祝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然的熱愛、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了中國人“闔家團圓”“萬象更新”“天人合一”“崇尚和平”等既體現中華民族道德倫理,又契合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主題,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思想的精髓。在當下中國不斷受到西式觀念的持續沖擊,各種“洋節”蔓延泛濫之際,中國春節文化卻趨向“世界性”,這一現象引人關注。在全球化時代,如何推動春節文化走出去并扎下根,應該成為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春節文化走出去,要注重精神內涵。春節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應用價值是其走向世界的堅實基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通過春節民俗活動與迎春儀式,以喜迎新春的姿態,踐行著人與自然時序的和諧,融合了一年中收獲的喜悅與對來年的期盼,蘊涵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這種觀照天地人的“天人合一”精神,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
春節文化走出去,要展示民族形象。春節的文化大餐,既能滿足廣大海外同胞鄉土情懷的需求,也將蘊含在春節背后的歷史人情、風俗傳統、民族地理等更深層的文化形態向世界展示??梢哉f,春節文化走出去,不僅激發春節文化的創新活力,也豐富了春節文化的內容供給,為傳播中國精神、弘揚中國價值作出了有益嘗試。
春節文化走出去,要講好中國故事。春節文化已經不是單純的中華傳統文化內容,最不能缺乏的就是“時代基因”。必須統籌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創新方式方法,講述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特色,讓全世界都能聽到聽清聽懂中國聲音,不斷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使當代中國形象在世界上不斷樹立和閃亮起來。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因為文化的差異才呈現出人類文明的多彩。只有更好地完善和豐富春節文化內容,使之傳統和現代并存、交流和融匯共生、繼承和創新共舞,才能以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讓龍的子孫在世界各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