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彤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因素及預防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患者120例,對患者的感染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在本組120例患者中,出現泌尿系感染的有17例;消化系統感染的有33例;呼吸系統感染的有66例。與其它類型比較,呼吸系統感染發生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在經過治療后,病情均有明顯好轉。結論 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治療起來難度較大,本文就呼吸內科中,老年病患受感染的因素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相對的預防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呼吸內科;感染;因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9..02
本文對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患者120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患者120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齡62~84歲,平均年齡為74.34歲±8.98歲。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都經醫生確認患有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患有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在內。
1.2 方法
將所有入選患者的臨床資料匯總在一起,按照病況的不同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要結合主治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意見,以便于針對病情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感染情況,感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呼吸系統感染為主,消化系統感染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本組患者中感染情況如下,呼吸系統感染發生率與其他類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經有效治療后好轉,見表1。
3 討 論
3.1 感染影響因素分析
3.1.1 生理因素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與研究,我們發現感染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其上呼吸道帶真菌率高達15%。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年齡及身體素質的因素,身體抵抗力較弱,使得病情反復,通常需要住院治療。種種原因導致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率遠遠高于其他人群,再加上某些疾病在治療時需要使用廣譜抗生素,這種抗生素會抑制或直接殺死人體內的敏感菌株,真菌獲得了繁殖機會,且毒性不斷增強,最終引發全身性真菌感染。
3.1.2 心理因素
老年人群在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后,會出現咳嗽、氣短、胸悶、咯血以及咳痰等癥狀。患者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會直接影響到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導致患者出現煩躁、失眠、恐懼等心理,這樣反而不利用后續治療的開展。由于住院時間過長,生活無法自理,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長期下去極易會引發老年抑郁癥。
3.1.3 環境因素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家屬探視會帶來較多的外界細菌,細菌通過交談、接觸傳播,最終引發反復感染。再加上部分護理人員在進行病房管理時,護理措施沒有做到位,種種原因都極易引發呼吸道感染。
3.2 控制老年人呼吸內科感染的具體措施
3.2.1 心理護理
無論是在哪種疾病中,心理因素都起到關鍵作用。因此,醫護人員應當保持充足的耐心,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在心理上,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幫助其樹立治愈的信心。
3.2.2 盡量避免藥物濫用,對抗菌素的應用進行嚴格控制
由于在呼吸內科疾病的治療中,需要用到較多的抗菌素,這也是造成呼吸感染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當嚴格控制抗菌素的用量,適當縮小使用范圍。為了避免患者身體出現菌群失調的現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病原學檢查,觀察藥敏實驗結果,決定抗生素的使用與否。
3.2.3 加強醫療和護理管理水平
首先要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及職業素養,護理人員必須對該疾病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并落實心理護理,對老年患者給予足夠的尊重與關心。其二是做好預防措施,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人體免疫力。
在本次研究中,針對引發感染的主要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的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改善患者的病況具有臨床價值。綜上所述,在對老年特殊群體進行治療時,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計劃,采取針對性措施,從心理因素著手,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 軍.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因素及臨床治療[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21):115-116.
[2] 劉素云,馬丙蘭,姜秀春.老年呼吸內科感染原因及預防措施[J].亞太傳統醫藥,2012,8(08):169-170.
[3] 馬乾年,江 虹,張 璇.呼吸內科老年患者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9):152-15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