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要】加強寫話的訓練和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善于創設寫話情境、教給寫話方法,重視寫話評價,讓每個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會寫話、敢寫話、樂寫話。
【關鍵詞】寫話 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89-01
寫話是低年級學生寫作的啟蒙,是引導學生邁入作文大門的關鍵。《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寫話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因此,加強寫話的訓練和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低年級是孩子系統學習規范化語言的開始,讓每個孩子對寫話產生興趣,掌握正確的寫話方法,提高寫話能力,樹立寫話信心,達到敢寫、會寫、樂寫是低年級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
一、指導方法,提升“會寫”能力
(一)注重閱讀,積累詞句
俗話說:“胸無點滴墨,怎能下成文”。強調了閱讀與積累對寫話的重要。指導低年級寫話,進行課外閱讀,做足課外積累不容忽視。在教學中,我很重視每天20分鐘的課外閱讀布置,推薦適合此階段孩子閱讀的課外書,請家長共讀并檢查孩子的每天閱讀情況,要求做好《采蜜集》的好詞佳句摘抄,為寫話儲備更多的材料。學生慢慢地養成課外閱讀和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并學以致用,在寫話時會準確地運用閱讀積累的詞句,豐富了寫話語言。這樣有詞可用,有話可寫,學生的寫話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大地提升。
(二)依托文本,讀中促寫
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編者精心篩選過的示范性課文,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潛詞造句,都為學生寫話提供了最有力的幫助和引領。因此,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寫話。從剛開始的指定運用某些詞語寫一句話,漸漸地指導學生仿寫課文段落,對感興趣的文章還可以續編故事。另外,對文本中留有許多空白之處可以進行想象說話或寫話。如《胖乎乎的小手》說說做做中仿寫句子:我替爸爸____。我給媽媽____。《荷葉圓圓》一課中,讓學生仿第二三四小節的寫法,進行拓展練習:圓圓的荷葉,還會吸引誰呢?它們又會把荷葉當成什么呢?用詩歌的形式寫下來。《“紅領巾”真好》一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編詩歌。有孩子這樣寫:清晨,林中誰最快樂?是可愛的熊貓。爬來爬去,爬上爬下,一會兒打滾兒,一會兒吃竹子。這樣,從詞到句到段,孩子們在學習文本中不知不覺地習得了方法,提升了寫話的能力。
二、評價展示,提高“敢寫”自信
(一)留言評價,促進成長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準備一百頂高帽,送給學生。”教師的評價能刺激學生寫話欲望,提高敢于寫話自信心。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前的等級評價模式,從鼓勵肯定孩子角度出發,用兒童的語言、朋友的口吻去評價孩子的寫話。孩子們很喜歡這種朋友式留言評價,它不僅創設了良好的評價氛圍,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更強調了評價的激勵性、針對性和方向性的功能,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如“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了不起!老師要給你點贊”“你寫的真棒!通過你的寫話仿佛讓我看到了那絢麗多彩的畫面。”“你是一個很用心的女孩,相信你通過努力,你的文章很快便會精彩起來,你說是嗎?”……這樣在關愛中娓娓指出缺點,在鼓勵中探討改正缺點的方法,讓學生在形成寫話能力的過程中彰顯自信,使學生哪怕不會寫、寫不好,也會因為教師親切的評價而敢寫話,愿意為寫好話去努力。
(二)交流展示,增強信心
低年級孩子表現欲、好勝心強。他們愿意將自己寫話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自己寫話的快樂。每次寫話過后,讓孩子同桌互助讀一讀自己的杰作,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其中的幾句,然后互相評一評。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樂不可支。因為他們總認為自己寫得好,總想得到別人的贊美。比一比、學一學,這些正是低年級教學中特別管用的。在評價中互相欣賞優美句段,在評價中增強寫話的自信心,在評價中發現問題,提高自己寫話的興趣與水平。同時,在教室專門開設了一個“寫話園地”,用以展示學生優秀或有進步的寫話作品,讓全班小朋友和家長都來欣賞墻上寫話作品,孩子的表現欲望得到了強烈的滿足,精神上也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激勵自己,不斷增強自己的寫話信心,從而想寫話,敢寫話了。
三、創設情境,提供“樂寫”平臺
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寫話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寫話氣氛,讓學生樂于寫話。
(一)畫寫結合,體會“樂寫”趣味
低年級學生富于想象、愛涂涂畫畫。借助這特點,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畫中寫,寫中畫,從而提高寫話水平。如學習了《秋天的圖畫》,我就讓孩子們畫畫、說說、寫寫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秋天。一幅幅漂亮的圖畫,配上自己簡單的文字,既降低寫話的難度,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使孩子們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有內容可畫,有內容可寫,也就樂于寫話了。
(二)設計活動,激發“樂寫”欲望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孩子們天性愛玩,對活動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生活,設計一些主題鮮明、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把學生自然引入到寫話中來,讓他們觀察、感受并在活動中積累寫話素材,從而激發寫話欲望。如一年一度的校運會、科技節上的科技制作比賽,課間的游戲,六一表演……都是學生親身參與的活動。他們體會更深,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在課間,組織一組學生玩“吹泡泡”的游戲,其余學生觀察。游戲前,讓學生說說什么時間,同學們在哪里做什么游戲?表情怎樣?游戲中,接著問:“同學們是怎么吹的?吹出的泡泡是怎樣的?像什么?”游戲結束時,再問:“同學們玩的怎么樣?”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問,把游戲的過程說一說,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說話。這時,再讓全體學生分組玩,玩完后,小組內說一說,寫一寫。此時,學生不僅體驗到活動與寫話結合的樂趣,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表,而且寫出來的也會比較真實、有趣。從而使寫話,達到一種較為完美的境界。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作文處在啟蒙階段,只有教師善于創設寫話情境、教給寫話方法,重視寫話評價。這樣,我們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才能漸入佳境,使每個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會寫話、敢寫話、樂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