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陜西 西安 710014)
“浸入式教育”始于六十年代的加拿大,最初是指一種以法語為媒介向母語為英語的學生教授法語的革新項目。[1]在加拿大,除魁北克省以法語為其官方語言外,其他地區的官方語言都為英語。但因工作或家庭需求,大部分加拿大人都希望能夠同時掌握這兩種語言。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法語課已無法滿足學生需要運用法語的要求了,故加拿大推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法語教學改革,即法語浸入式教學。[2]參與法語浸入式教學的學生通過學習“用法語教”的各種學科課程后,雖然不能成為專業的法語語言研究者,但都能夠熟練地運用法語。
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英語在處理國際事務或學習別國技術方面的重要性。1997年,中美加英語浸入式項目首次在中國西安開展,并迅速擴展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它打破了傳統英語教學的模式,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本文通過筆者對小學二年級英語浸入式美術教學的體會與分析,探討了年輕教師在英語浸入式教學中的優勢與劣勢。
我國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課程模式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早期半浸入式學科課程”模式,即學生在校的一半課時用第二語言進行講授。用英語授課的課程包括英語、品德與生活、音樂、美術、體育、自然6 門學科,共計每周15 節。第二階段則采取了“部分時間浸入式綜合課程”的模式:一二年級采取“綜合主題教學”,其中含品德與生活、音樂、美術、體育、英語五門課程;三至六年級采取社會、科學、英語、體育、美術課程教學。[3]筆者現擔任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二年級英語浸入式教師,主要采取“部分時間浸入式綜合課程”的模式,每周五節常規英語課,體音美課程各1 節,共計8 課時。英語美術課程所使用的教程為中美加英語浸入式綜合教程,每單元根據教學情境需要,會有1-2 節英語美術課程。例如:中美加英語浸入式綜合教程第二單元中,就有1 課以秋葉為主題,教授學生如何用各種樹葉制作圖畫;1 課以秋游為主題,教授學生畫出自己曾經去游玩過的地方等。教學目標分為語言目標和能力目標。語言目標主要讓學生學會2-3 個詞匯;能力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達到動手繪畫或制作的要求,激發并鍛煉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力。雖然每周只占一課時,但筆者認為在小學低段的浸入式教學中,英語美術課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1.小學二年級學生年齡偏小,以形象思維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教師如能巧妙地、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情感、認知和個性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2.傳統的英語課枯燥乏味,大大削減了英語學習的樂趣,阻礙了學生的全面提升。小學生本身對美術積極性很高,在此基礎上浸入式教學以英語為語言載體,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想象與動手的機會,同時創設了英語學習的環境,使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英語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
近年來,隨著大批師范院校畢業生加入到小學英語教學的隊伍中來,他們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我校英語教師的隊伍當中,年輕教師們思想開放,頗具活力,在改革中往往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首先,年輕英語教師無疑是最活潑、最具創新精神的群體之一,這一特征得以讓他們在新興的英語美術教學中發揮其優勢。筆者認為我校大部分年輕教師不受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禁錮,能夠迅速領會英語美術課程的理念和精神,并以創造性的思維編排課程,巧妙得將英語與美術相融合,帶給學生非凡的體驗。以我校英語美術課為例:1.杜超老師在《Autumn Leaves》一課中,基于其語言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設計了觀察與分析樹葉這一活動,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語言輸出量,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2.楊錚老師在《Finger Prints》一課中設計了用指紋作畫的活動,充分闡釋了何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部分,楊錚老師首先帶領學生復習了與手指有關的詞匯,然后引導他們用英語描述自己所觀察到和想象到的畫面。在手指作畫部分,本著“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她不以固定作品局限學生的思路,而是留給他們自我發揮的空間,這也是浸入式美術課程的指導思想所在。
其次,年輕教師在年齡、心理、個性上與小學生最為接近,也更具親和力,他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也更愿意接受學生的意見,因此深得孩子的喜愛并能及時得到真實的教學反饋。
再次,年輕教師更熟悉現代教育技術,善于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使得美術課成為學生獲得知識、體驗生活、開發智力、培養興趣的良好平臺。例如:我校英語美術教師——杜超老師利用當今發達的網絡資源,在《Autumn Leaves》一課中制作了精美的PPT,打破了課本的局限,結合音頻、視頻、觸覺器官等向學生全方面地展示了樹葉的神奇色彩,充分利用了小學生對動態和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調動了他們的各個感官及肢體,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最后,由于近年來各高校加大了對英語專業教學素質教育的推進,很多年輕教師擁有較高的英語聽說能力,語音標準,口語流利,實際交際能力突出,思維靈活,知識面寬,具備了成為以英語美術教師的基本條件。
盡管年輕英語教師擁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應辯證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只有不斷找出不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做好英語浸入式課程的推廣工作。
首先,因多元價值觀,年輕教師越來越重視個人價值、利益和情感,缺乏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往往為了職稱評定、教學成績以及眼前利益而被動學習,甚至一些教師為了物質追求而從教,不能很好地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不能主動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第二,年輕教師不注重表率作用,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的言行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與品德。現在的年輕人,容易極端化,對學生缺乏耐心。有些教師不能正確對待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壓力,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易受到影響與誘惑。
第三,年輕教師在浸入式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方面也有不足。英語浸入式來到西安僅有15年,還是新生事物,年輕教師對其了解還不夠深入。英語美術課程除了要求教師具備專業英語知識外,還必須全面領會英語浸入式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審美概念。但就目前浸入式項目在我國開展的年限和程度來看,甚少有教師能夠達到浸入式美術課程的要求。大多年輕教師雖英語專業素質強,但由于不熟悉浸入式美術課程的教學方法,不能夠將其獨具的創造性思維和教學融會貫通。
年輕教師是承前啟后的一代,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源頭活水”,在浸入式美術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給他們提供發揮自身優勢的舞臺,另一方面也要搭建平臺做好年輕教師的培訓工作,爭取為浸入式項目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