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冰
新年伊始,我國連續發布了《環境保護稅法》(主席令第六十一號)、《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93號)。環保稅是一個新的稅種,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4月1日起開始征收。目前,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共識別認定環境保護稅納稅人26萬多戶。我國確定了“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協作、信息共享”的稅收征管模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保稅的納稅人。同時,環境保護稅減免優惠政策隨之出臺。環保稅開征在即,稅政明確十四種不征或減免的情形。筆者依據環境保護稅法和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歸納總結現行的環境保護稅減免優惠政策,并逐一進行梳理和解析,供環保稅納稅人涉稅處理時參考和借鑒。
1.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保稅。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納稅人享受免稅的,應符合的條件有:一是納稅人主體是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二是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否則,應該按照《環境保護稅法》第五條的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2.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保稅。
3.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繳納環保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4.居民個人不屬于納稅人,不用繳納環保稅。個人不屬于稅法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不繳納環境保護稅。
5.規定達到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規模標準并且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養殖場應當依法繳納環境保護稅;依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環境保護稅。
6.建筑施工、交通產生的噪聲污染,不繳納環境保護稅。建筑施工噪聲、交通噪聲是影響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但考慮到對建筑施工噪聲和交通噪聲監測難度都比較大,例如,交通噪聲具有瞬時性、流動性和隱蔽性等特點,不同建筑施工類型、工藝和位置產生的噪聲也不同,很難統一標準,將其納入環境保護稅征稅范圍的條件尚不成熟。
1.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暫予免征環保稅。
2.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
3.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
4.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
5.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暫予免征環保稅。
1.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保稅。
2.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保稅。
所稱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是指納稅人安裝使用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當月自動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濃度值的小時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數值或者應稅水污染物濃度值的日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數值,或者監測機構當月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濃度值的平均值。
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減征環境保護稅的,前款規定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濃度值的小時平均值或者應稅水污染物濃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監測機構當月每次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濃度值,均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減征環境保護稅的,應當對每一排放口排放的不同應稅污染物分別計算。
納稅人享受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減稅的,應符合的條件有:一是納稅人主體是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納稅人。二是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符合《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三是濃度值符合規定。《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三條所稱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是指納稅人安裝使用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當月自動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濃度值的小時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數值或者應稅水污染物濃度值的日平均值,再平均所得數值,或者監測機構當月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濃度值的平均值。
依照《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減征環境保護稅的,前款規定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濃度值的小時平均值或者應稅水污染物濃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監測機構當月每次監測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濃度值,均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為了減輕企業監測投入負擔,對安裝使用屬于《關于印發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7年版)》中列舉的環境監測設備的納稅人,可按10%的比例抵扣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條明確,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所稱稅額抵免,是指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享受前款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企業,應當實際購置并自身實際投入使用前款規定的專用設備;企業購置上述專用設備在5年內轉讓、出租的,應當停止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并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48號)第二條規定,專用設備投資額,是指購買專用設備發票價稅合計價格,但不包括按有關規定退還的增值稅稅款以及設備運輸、安裝和調試等費用。
需要重點提示環保稅納稅人的,一是環保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環保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二是納稅人申報繳納時,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三是納稅人應當依法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四是環境保護稅減免稅屬于備案類減免項目,對符合減免稅情形的納稅人,通過填報納稅申報表履行備案手續,無需專門辦理減免稅備案手續。減免稅相關資料由納稅人留存備查。五是在盡享稅收優惠政策時,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濃度減征的納稅人應填寫相應大氣污染、水污染物的按月計算報表,以及減免稅明細計算報表,并在減免稅明細計算報表中填報月均濃度、最高濃度、執行標準、標準濃度值和減免性質代碼(或名稱)項目等欄次申報減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