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燕 榮振霆 張旭冉
(石河子大學,新疆石河子832000)
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形態多樣,內涵渾厚,歷史悠久,匯集了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藝術的智慧和情感。也是現代藝術設計用之不竭的富裕寶藏。這種源自民間傳統工藝的圖案藝術,蘊藏著眾多現代室內陳設設計的理念和藝術特征。將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引入現代室內陳設設計教學理念之中,其體現的圖案意義并沒有缺少室內陳設設計觀念。所具有的藝術表現力,而在室內陳設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對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獨特的圖案形式特點、寓意性特點、裝飾特點進行借鑒和探索。可以挖掘出具有地域文化韻味的民族文化藝術。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是新疆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民間彩色印染的土織布。它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絢麗多彩的彩色搭配還有樣式各異的圖案造型、獨具特色的印染工藝,都被新疆地區維吾爾族人們廣泛使用。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就是把豐富而又絢麗多彩的紋樣刻畫到核桃木或者梨木等這些堅硬且耐用的木材制成的木模上,刻成的木模圖案展現出凹凸的效果,然后用木模來蘸顏料并且印在維吾爾族人們自己制作的土織棉布上,并且用榔頭敲打,紋樣便印制在土織布料上。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木模雙色印花布,所指的是整塊印花布上只有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的印花土布,整體以黑色為大部分面積的顏色,并用赭紅色用來填補,整體風格古樸典雅。其制作流程整體是便捷簡單,并且使用率較高,它是先用胚布放在紅色染缸中并侵染均勻,等到半干的時候再用木模來蘸取黑色的顏料來進行印染,黑紅雙色木模印花布在維吾爾族人們生活中較為常見是因為這兩種顏色具有非同一般的寓意,特別是黑色,黑色在他們的心中具有至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一種顏色都重要的地位。具有吉祥如意、典雅與美麗的寓意。在整幅印花布圖案之中,黑絲也起到支撐框架和把控畫面節奏的作用。同時這是維吾爾族手工藝人們常用的配色手法,用暗色來襯托亮色,這樣一來印花布便具有了非常醒目的視覺效果。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多色印花布,又被稱作套色彩印,是維吾爾族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木模印花土布。大部分是用紅色、藍色、綠色等常用的多色為主色調。用金黃、翠綠等高純度的顏色來輔助,色彩風格富貴多彩,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其中常用土黃色、藍色、玫紅色等顏色。
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結合到室內陳設設計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們必須透徹認識到木模印花布圖案相應的基本特征、藝術特色和民族文化內涵。然后再從圖形紋樣基本形的組成,到特征分析與提取并進行衍生,進而成為陳設設計的首要元素。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進入設計實踐的過程中,而且通過圖案裝飾紋樣相關的設計觀念引入室內陳設設計教學中。同時也可以采用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的豐富多樣性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充分的引起學生們的想象力,更進一步的提升了學生的能動性,對室內陳設設計教學也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維吾爾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所選用的形式題材特點大多以植物花卉、果實、幾何形體、新疆特色的建筑風格、器皿為主,其中以幾何形體和花卉圖形最為普遍。維吾爾族偏向組合運用圖案紋樣。例如把植物紋樣進行變形,重組組合成花中生葉、枝上纏花等圖案紋飾。也有的將幾何紋飾和植物紋飾通過紋飾組織方式變成連續紋飾的組織形式。
在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中,這一圖案形式特點與現代室內陳設設計課程中空間形式特點課題教學練習有著相似之處。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雖然始于民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匹配了現代室內空間形式美法則,如對比與調和、對比與統一、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勻等法則。在進行課程練習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們在了解并體驗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形式之后,分別將之置于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室內環境中。進而在空間形式上充分體現了地域性傳統民族文化特色的強烈視覺效果。
在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中,維吾爾族人們在創造木模印花布時是朝著吉祥、吉利的愿望出發的。并在他們心中進行了“合情”高于“合理”的圖案表意,就是在圖案的表現中將情感寓意融入其中,讓之變得更加合乎人們的情感表達。維吾爾族人們賦予印花布大量的內涵與情感表達,整體分為四類:第一,宗教信仰類:維吾爾族人們由于受伊斯蘭教的熏陶,在紋飾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宗教色彩的影子。第二,自然、樸實的鄉土民情類:維吾爾族人們對于花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所以花卉的圖案幾乎都會應用在印花布上。其中,最常用到的圖案就是巴達姆花,因為其象征著幸福,還有一種便是象征在堅貞純潔、忠于愛情的蓮花。第三,祈福祈壽類: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作為一種最常見的日用品,其被賦予了重要的角色(子孫福壽共享的祈求)石榴紋與葡萄紋是最常見的紋飾,因為其寓意著五谷豐登。第四,向往富貴物質生活類:例如多采用牡丹紋飾,常取其象征富貴、吉祥如意之寓意。這些賦予了圖案符號象征性寓意,用來遞送現實生活中精神祈盼,賦予了圖案以意造物的寓意性特點。
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這一寓意性特點,可以在陳設設計課程的室內空間造型訓練中進行很好的延伸應用。在具體的課程訓練中,明確要求學生們確定一個詳細的空間位置,再選取一些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紋樣進行平面構成的輕度變化,在具體環境下找出靈感。學生們選擇了有寓意的紋樣來成為變化的元素,并展開了絢麗多彩的遐想,產生了“合情”而又“相對不合理”的圖案形式的寓意效果。在融入具體設定的具象空間環境中,使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紋樣以意造物的寓意性特點在室內空間環境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在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紋樣的裝飾化表現中,“美”與“好”是不可分割的,維吾爾族印花布所形成的圖案的“美”源自于其功能的“好”。其蘊含著民間的民族文化背景與自然環境中,使圖案紋飾在美化與點綴生活的同時,也承載著傳遞宗教禮儀、贊頌生活、贊譽美德的功能。圖案裝飾的審美與功能標準直接密切聯系,就是因為這種聯系,才使得傳統木模印花布具有活的生命力。這種始于民間勞動者的生活生活土壤之中的藝術形式,不但是物質生活的一種褒揚,還是對精神生活的一種傳承,它使圖案裝飾化擁有了絢麗的藝術渲染力,也為今天的室內陳設設計藝術儲藏了寶貴的設計元素。
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裝飾特點,可在室內陳設設計教學實踐過程中被充分借鑒利用,例如,在室內陳設設計課程中的家具設計課程訓練中,以現代的審美觀點對傳統民族圖案中的一些傳統元素加以重塑、提煉與運用。通過本課題訓練,學生們學習到傳統民族圖案裝飾化中所蘊含的“美”“好”的魅力。
伴隨著社會飛速發展與進步,設計作為一種藝術,越來越多的收到了人們的關注,所以要發展設計,就要求藝術設計教學從根本上摒棄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建立起順應時代發展,符合未來的設計理念和教學體系。
就藝術設計教學形式而言,創造意識和創新意識是通過學生課堂教學來提煉的。圖形教學是一門設計的基礎課程,但是也不可以因此而輕視這方面的基礎研究。作為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平穩的基礎教學體系。這種教學體系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明顯的缺點。導致許多學生誤以為圖形的學習只是一種模式化的學習,只是按照一些特定的形式填充,確定形色的位置,所以造成了學生們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創意,限制了學生們的思維。導致學生們在時間課程中專業設計學習的時候無從下手,而且忽略了藝術設計的本職創造力。
隨著人們對于民族傳統文化關注度和需求不斷提升,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越來越值得被運用到現代室內陳設設計之中,將木模印花布圖案引入陳設設計課程教學中,不但符合圖形教學本身的發展需求,而且也尋找到了圖案與室內陳設設計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同時教學內容也突破了自身的創新。從中建立了以學生自我為主導地位,提高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兼收并蓄,還可以把這些學到的知識繼承下去,創新性地運用到以后的設計學習中和生活實際運用中去。
創造性思維的栽培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維吾爾族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它題材豐富、內容多樣、形式廣泛。就在根植于民族藝術文化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要求更好地通過高校教育來繼承民族藝術文化。但是,繼承并不是堆砌,在教學設計中直接照抄是錯誤的,而是要在這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新要求在思維中求異,從普通中求異。既求新又求異,沒有推陳出新,便會形成一種民族傳統藝術文化發展的滯后,對傳統印花布圖案的運用并不是單單的表面拼湊或簡單的加工復制。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發展,人們對文化藝術和傳統精神的需求在不斷提升。學習了解并應用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應先了解現代社會人們的精神面貌、文化藝術等,要求體現時代感和現代感。民族文化藝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其實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進步,既包括傳統,又一定地體現著時代精神,兩者相互促進。在當代高校要求藝術設計教學要加大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創新性,從而對傳統印花布圖案的發展進行有意義的嘗試。
圖案教學不但要適合圖形設計自身的發展要求,還要找出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與現代室內陳設設計的最佳契合點,把圖形學習中總結的一些設計原理巧妙地融入到室內陳設設計教學中去。因此,圖案教學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學體系,除了培養學生們的基礎知識的能力,更多地要鍛煉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并且可以把圖案與實踐具體結合起來,這在現代高校的藝術教學中處于關鍵性地位。
參考文獻:
[1]王磊.維吾爾族傳統圖案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裝飾,2012(09):141-142.
[2]于杰影.新疆維族傳統木模印花布藝術特征及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7.
[3]劉燁.淺析民間圖案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148.
[4]于杰影,王宏付.維吾爾傳統木模印花布圖案藝術風格與工藝技術研究[J].絲綢,2016,53(04):57-64.